第984頁
2023-08-31 19:07:51 作者: 米迦樂
她喜歡隨時表達愛意的男人,而剛好,自信滿滿的肯尼思最喜歡對她表達愛意。
不能更美好了。
*
周末沒有去費城刷競選活動。
兩個人窩在家裡,既沒有出去玩,也沒有出席什麼宴會。
早晨去中央公園晨跑,傍晚出門遛狗。
跟弗蘭克、查理開了一個四人的電話會議,《與約翰的一周》大獲好評,下周預約了幾家媒體採訪,紙媒和電視台都有。
國會下周一結束休假,肯尼思要返回華盛頓上班,張文雅回紐哈芬。
下周五費城的宴會,周六周日競選活動,張文雅不需要每天陪同。賓州群眾是很想看到他倆一起出現,但不需要每一次都滿足群眾的要求。
主要是也沒有必要,別人想要刷臉熟都要帶著老婆孩子齊上陣,擁有極高國民度的美國王子不需要。
這倒是正合張文雅的意。重要的籌款晚會之類她陪同出席一下就好了,其他活動她隨意。
月底他倆合著的圖書會開始發售,蘭登書屋信心十足,準備瘋狂營銷,然後——這不是什麼秘密,也不是什麼黑幕,蘭登書屋和肯尼思家族都想把這本書推成普利茲獲獎圖書。
刷逼格的時候到了!
美國有很多新聞獎和文學獎,但要論知名度和影響力,非普立茲獎莫屬。普立茲獎從1916年開始頒發,早期只有四個獎項:公眾服務獎、最佳新聞報導獎、最佳新聞寫作獎、新聞史獎。目前普立茲獎增加到二十一個,從兩千多份入圍稿件中選取二十一份,大概是一百比一的比例。
作者有話說:
*約翰·甘迺迪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個獲得普立茲獎的美國總統。
第544章
◎伯利恆的隕落◎
張文雅對這事也非常上心, 雄心勃勃。
普立茲獎的新聞類獎項不限制獲獎者國籍;創作類獎項除了美國歷史類作品之外,都要求創作者有美國國籍,但這也不是不能操作的, 創作類獎項本來就是後來增加的, 那麼修訂一下國籍限制也不是問題。
普立茲獎由哥倫比亞大學組建一個評委會進行審核評選,可操作性還是很大的。這方面的工作就交給泰德叔叔去操作了。
這項工作也早就開始了,具體不知花了多長時間, 也不知給出了什麼交換條件,總之,九月的第二周的周三,哥倫比亞大學校長突然宣布, 普立茲獎全面取消國籍限制,新聞類獎項不變, 創作類獎項有小說獎、戲劇獎、美國歷史作品獎、自傳傳記獎、詩歌獎、非小說類作品獎和音樂獎,其中美國歷史作品獎限定只有講述美國歷史的書籍才能入選, 所以之前不限制創作者國籍。
現在全面放開國籍限制, 意味著外國作家創作的外國人物傳記也能申請普立茲獎——至於能不能得獎那可是保不齊的事情。並要求圖書類作品第一次出版是以英文在美國出版社出版,限制也很多。
哥倫比亞大學校長聲稱,普立茲獎一直被稱為「新聞界的諾貝爾」, 但卻一直沒有像諾貝爾獎那樣全面放開國籍限制, 不符合二十一世紀的世界大一統的格局;進入了新世紀,普立茲獎也應該來個大改變了!
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沒有引起廣泛的關注。普利茲其實相當自傲, 並不鳥什麼諾貝爾, 每年的頒獎儀式也非常低調, 從不搞什麼現場直播, 只會在紐約紙媒上低調的刊登一下獲獎名單就完了。
肯尼思總統在競選總統之前便以《當仁不讓》一書成為普利茲自傳傳記獎得主,是唯一一位獲得過普立茲獎的美國總統,你要說有逼格嗎?當然是有的!不然老喬祖父怎麼會一番操作給兒子刷了個知名獎項呢。
如今小約翰也想像父親那樣,未當總統先刷個創作類獎項,這個可以有!
不然要只是張文雅自己,想刷個普利茲壓根不可能。
*
九月底出版傳記圖書,那妥妥又是為競選助威,會再次提醒賓州群眾,他們將要為一位運籌帷幄、為群眾做實事做好事的議員投票;也會在全美群眾心中再次加深印象,小約翰鎮定沉穩,將群眾的利益放在未婚妻之前,難能可貴。
當時兩邊跑的肯尼思議員得到了全美無數群眾的讚美和心疼,他儘可能的平衡好工作和私人感情,兩個方面都處理的非常棒,美國群眾對他的辦事能力和指揮能力有了最直觀的感受。
美國群眾也很想知道張文雅的心路歷程:她遭遇的事件著實不少,幾年抵得上別人一輩子,絕大多數人一輩子都不會遇到什麼「大事」,而她……人們甚至說不好這對她是「幸運」還是「不幸」了。
是「不幸」嗎?當然,但要儘量把突發意外事件變成「幸運」,這不是簡單的事情。
目前來說,張文雅自覺自己做的不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嘛,要利用一切資源,使劣勢轉變成對自己有利的「好事」。
*
《紐約時報》和《紐約客》的專欄每周各一篇,兩個專欄一年加起來要寫八十篇左右的短文,《紐約時報》側重中美兩國對比,《紐約客》比較偏個人生活。兩家都想求她寫結婚和蜜月的文章,蜜月回來後她在《紐約客》上陸續發了幾篇蜜月之行的專欄文章,大獲好評,銷量增加明顯。
網際網路在年輕人中影響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人在網站上瀏覽新聞,傳統紙媒銷量連年下跌,其中《紐約時報》因為依託全美最大城市,銷量下跌的不明顯,但其他城市的主要媒體幾乎都在下跌。雜誌類比如《紐約客》這種文字類雜誌的銷量也在緩慢下跌,時尚類雜誌則不跌反升。
<span>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