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頁

2023-09-24 01:53:05 作者: 低手寂寞
    現在距離事發已經有五個多鐘頭了,救援工作進展緩慢,坍塌地段,基本已經被碎石和泥土填滿,救援隊和武警消防救援人員,用生命探測儀和紅外線探測儀,在外圍多個地點進行了探測,但都沒有找到生命的跡象。

    而更加糟糕的是,坍塌極有可能會擴大,造成次生災害,安全起見,救援人員已經撤離出來,在混凝土加固拱打好之前,不能冒險進入,這也就意味著,救援時間又被推遲了數個鐘頭,而每延誤一個小時,可能就意味著,裡面的生命離死神就更近了一步。

    王思宇的心忽悠一下,提到了嗓子眼,卻鎮定地點點頭,走到前面,看了施工圖,又向旁邊的專家組組長諮詢道:「程工,如果按照現在的救援方案,要多久才能完成救援工作?」

    那位工程師摘下眼鏡,用袖口擦了半晌,才輕聲道:「破壞面積比較大,初步估算,最快也要四十八小時,如果進展不順利,可能還要更久。」

    「四十八小時?」王思宇心裡涼了半截,目光盯著圖紙,嘆了口氣,輕聲道:「太慢了,這樣的救援速度,生還的希望就更小了啊!」

    程工戴上眼鏡,拿手指著施工圖紙,仔細地介紹了起來,經過幾種方案對比,現在這樣的方案,已經是最為穩妥的了,其他的方法,都具有較大的危險性,一旦出現意外,很可能,連救援隊員都走不出來。

    王思宇下意識地摸出煙,塞到嘴裡,點燃後,皺眉吸了一口,沉吟半晌,輕輕搖頭,走到用木板鋪成的床榻前,坐在潮濕的褥子上,臉上露出無奈之色,這種情況下,人力是渺小的,也許,只能寄託於奇蹟出現了。

    四十分鐘後,他突然收到唐衛國發來的簡訊,上面寫著:「佑宇兄,情況不妙,有人捅上去了,明天早上,新華社、央視、中新社等十幾家媒體記者,都要趕到洛水,進行跟蹤報導,我在這裡應付,準備召開新聞發布會,那邊就全交給你了。」

    王思宇愣了半晌,才嘆了口氣,按動鍵盤,發出沉甸甸的兩個字:「收到!」

    第45章 生命線

    能夠讓十幾家權威媒體蜂擁洛水的人很多,但有膽量這樣做的人,卻寥寥無幾,接到信息後,王思宇馬上懷疑到了兩個人,一位就是洛水市新任市委書記的人選尹兆奇,另一位,就是一直在旁邊虎視眈眈、蓄勢待發的省委組織部長陳啟明。

    尹兆奇的嫌疑很快就被排除,理由很簡單,支持他來洛水的,恰恰是省委書記梁鴻達,而梁書記出於自身利益的考量,不會把事情鬧大,況且,尹兆奇的屁股還沒到位,板子先打過來,也不合情理,容易犯了眾怒,至於陳啟明,倒有這方面的動機,可能想做些文章,把水攪得更混一些。

    雖然一旦出現重大傷亡事故,上面進行行政問責,承擔責任的,多半是市政府下面的分管領導,但這樣的事情,會直接影響到上面對洛水市委班子的看法,若是處理不當,作為市委主要領導,無論是唐衛國,還是王思宇自己,都會丟去很多分數。

    畢竟,他們不同於普通的地方幹部,而是各自派系的新銳領軍人物,洛水有事,高層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這兩人,至於其他市委領導,分量就差得太過懸殊了。

    正因為如此,兩人都不敢怠慢,對於這次的突發事件,要小心應對,同心協力,度過難關,並且,王思宇到了事發現場,也是一種信號,假如他們兩人保持了一致,即便出現最壞的情況,某些人也會投鼠忌器,不會把事情鬧得太大。

    正沉思間,手機鈴聲響起,王思宇看了號碼,見是省委書記梁鴻達打來的,趕忙接通,輕聲道:「梁書記,您好!」

    梁鴻達顯然火了,在電話里拍了桌子,大發雷霆道:「王書記,怎麼搞的嘛,我上次去西線工程考察,專門強調了安全生產的重要性,你們都當成了耳邊風?」

    王思宇微微皺眉,沒有吭聲,過了半晌,才輕聲道:「梁書記,這次是突發事件,事先很難預見,目前當務之急,是先把下面的受困工人解救出來,然後才能調查事故原因。」

    梁鴻達鐵青著臉,哼了一聲,皺眉道:「現場的進展怎麼樣?」

    王思宇嘆了口氣,有些無奈地道:「進度不快,坍塌面積很大,在清理過程中,還不時有碎石掉落,為了避免再次出現險情,只能採取保守救援方案,按照現在的推進速度,最快也要四十八小時!」

    「四十八小時?」梁鴻達沉默了,良久,才輕吁了口氣,緩和了語氣,沉穩地道:「王書記,省委對這次的事情高度重視,希望你們能想盡一切辦法,把問題及時解決。」說完之後,把手機掛斷,重重地丟在茶几上。

    聽著耳邊傳來的「嘟嘟」聲,王思宇的心情愈發沉重起來,常務副市長石崇山走了過來,一屁股坐在他旁邊,輕聲問道:「是梁書記?」

    王思宇點點頭,苦笑道:「是啊,發了一通火。」

    石崇山臉上露出慍怒之色,嘴一歪,忿忿地道:「發火?他發什麼火!要不是他過來催命,哪會出事?」

    王思宇皺起眉頭,不滿地看了他一眼,輕聲道:「不能這樣講,這個時候,更應該冷靜,要沉住氣,不能鬧情緒。」

    石崇山也意識到了剛才的莽撞,就嘆了口氣,有些沮喪地道:「王書記,專家們的預測比較悲觀,裡面的人凶多吉少。」

    王思宇擺擺手,語氣沉穩地道:「只要沒見到屍體,就要當他們都活著,現在最重要的,是想盡一切辦法,了解到裡面的情況。」

    石崇山站了起來,背著手踱了幾步,轉過身子,輕聲道:「王書記,電信系統的技術人員已經到了,半個小時前,他們在入口處,緊急搭建開通微蜂窩CDMA通信搶險,可經過測試,坍塌的土層太厚了,無線信號根本沒辦法穿透覆蓋,現在只能採取第二套方案,從遠處把通訊電纜拉過來,但難點在於,必須提前打通生命線。」

    「可沒有聯繫,這生命線也很難打通啊!」王思宇嘆了口氣,起身走到前面的牆邊,看著上面標註的救援工作示意圖,招手叫來專家組的程工,指著圖紙,關切地道:「程工,你剛才曾經講過,能否順利實施救援,打通生命線是關鍵,這要求極高的精度,我琢磨著,如果在外面多放上幾台機械,同時作業,成功率會不會高些?」

    程工的目光穿透厚厚的鏡片,落在圖紙上,輕聲道:「王書記,理論上是可行的,但這種專業設備,市里只有兩台,需要外調,但事實上,據我們估計,應該是沒有必要了,塌方面積這麼大,除非……」

    王思宇擺擺手,打斷他的話,皺眉道:「程工,設備方面不用擔心,我來想辦法,現在的問題是,現場需要增加幾台,才能保證成功率,為救援工作贏得時間。」

    程工看了他一眼,遲疑了下,終於又回到桌邊,和幾位專家商量了一番,又到外面進行了實地考察,二十幾分鐘後,才返了回來,肯定地道:「六台同時工作,效果應該會好些,假如人員比較分散,總會有某個點能起到作用,太多了也沒必要,作業空間不夠。」

    王思宇摸起手機,給財叔撥了過去,把情況說了一下,請他協調,調派設備支援,掛斷電話後,又諮詢了幾個問題,便在石崇山、梁坤等人的陪同下,到現場查看進度。

    此時,外面的天色已經完全暗了下來,隧道附近拉上了幾排臨時照明燈,近百人在各處緊張地忙碌著,而幾十米外,各式小車、工程車輛、電信搶修車輛、電視台採訪車、醫院的救護車都一字排開,均把大燈打開,射向隧道洞口的方向。

    此時,人們的心臟都提到了嗓子眼,為裡面的人捏了一把汗,十幾分鐘後,英華集團的奶槽車也開了過來,晃晃悠悠地停了下來,他們運來半噸熟牛奶,準備生命線打通之後,用軟管將牛奶輸進去,為受困人員提供食物。

    查看了現場作業情況,眾人回到工棚,圍坐在桌邊,簡單吃了些東西,又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桌邊聚集了十幾位菸民,眾人同時吸菸時,房間裡煙霧瀰漫,很快變得烏煙瘴氣,空氣太過污濁,已經有些透不過氣。

    打通生命線的工作果然異常困難,接連三次,全都打歪了,而隧道清理推進的工作也異常緩慢,急得王思宇直跺腳,卻無計可施。

    到了凌晨時分,援兵終於趕來,京城的兩隻專業救援隊伍帶著先進的設備趕到現場,在經過現場勘測,與專家們商議後,重新修訂了救援方案,同時,集中六台設備,爭取早些打通生命線。

    四個小時後,在秘書林岳的堅持下,王思宇離開了現場,回到小車上,披了一件嶄新的軍大衣,打了個盹,睡到早晨七點半。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