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2頁

2023-08-31 17:27:39 作者: 中華田園牛
    「大家都看看吧。」

    弘治皇帝快速看完,照例也是將奏疏傳給大家都看看。

    眾人快速的看完,這一個個也是思索起來。

    「按照劉公的這份計劃來說,我大明至少也是要興建上千座醫院才行,這需用的大夫什麼的,數量更是將會非常的龐大。」

    「並且還需用新建至少十所醫學院來培養相關的醫學人才、大夫,這花費可是不小啊。」

    楊一清看完之後,想了想說道。

    「確實是花費不小,而且不是一年、兩年就可以完成的,這需用五六年、甚至於十幾年的時間才能完成。」

    楊廷和也是跟著開口說道。

    「人生要有目標,朝廷要有方向。」

    「歷朝歷代,朝代更迭,似乎每一個朝代都在重複著前一個朝代的故事,始終逃不過治亂循環的模式。」

    「我大明之所以能有今日的繁榮鼎盛和繁華盛況,那是因為現今我大明所走的路、發展的方向和以往的任何朝代都不一樣。」

    「我們更加的注重民生,我們不斷的移民、開拓更多的耕地,同時發展科技,研究出各種各樣能夠大大的提高生產力的工具、技術出來。」

    「所以我大明人才可以更加的富足,擁有吃不完的糧食、穿不完的新衣服,還能夠住上結實、溫暖的新房子。」

    「這都是以往的時候,天子和朝中諸公有著明確的發展、努力方向,始終將百姓的點點滴滴都放在心上,努力的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

    劉晉一聽,笑了笑便說道。

    「今日之大明,早已經四海無敵,強盛而富庶,但我們不能只是滿足於眼前的這一切,還應該要有更加長遠的發展目標和眼光。」

    「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大明自然就會有不同的收穫,也就知道我們還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要去做,要去努力。」

    「醫療制度的發展僅僅只是一個方面,是降低我大明人口死亡率,提高健康水平的一個方面。」

    「我們大明繁榮昌盛,地廣人稀,如果能夠擁有更多的人口,則黃金洲、澳洲、關外等地還可以進一步的開發,我大明的海外殖民地、藩國也是能夠跟著隨同一起受益。」

    「不僅僅是醫療技術方面,我們也還可以從糧食、交通、住房、教育等等諸多的方面去努力。」

    「以糧食來說,如果不是大力的發展農用機械,堅持移民到關外去的話,去年北方的大旱,我們大明能夠拿得出那麼多糧食來嗎?」

    「但這就夠了嗎?」

    「顯然是不夠的,未來我們的人口還在不斷的增長,我們會需要更多的糧食,需要更多的耕地,這些都是需要更多的農業機械,也需要更好的技術。」

    「朝廷要做的事情很多,責任很大,可不僅僅只是說靠仁義道德孝順就能夠將國家給治理好的,需用的是從方方面面,從一個個小的方面去不斷的提高,努力,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將大明給建設的繁榮富強。」

    聽到劉晉的話,眾人也是紛紛的點頭,一個個也是思索起來。

    一直以來這治國都說要仁義道德、以孝治天下什麼的,好像真的做到這些,這天下就可以太平,這大明就可以繁榮富強一般。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歷朝歷代都是這樣去做的,但最終還不是都一樣,難道輪迴宿命?

    現在劉晉將這些進行分析,分成一個個方面來去做,農業、交通、工業、經濟、稅收、軍事、醫療等等一個個方面。

    然後在每一個方面不斷的去努力,不斷的去發展,最終這才慢慢的有了如今大明的繁榮鼎盛。

    現在大明的繁榮昌盛遠超過以往的任何朝代,百姓富足,社會穩定,縱然是出現去年的大旱災、大瘟疫,整個大明依然穩定,不會像以往的朝代一般,一旦有什麼災荒之類的,立即就民不聊生、餓殍滿地,烽煙四起什麼的。

    這一切還不都是在方方面面努力的結果。

    第2068章 興建醫學院

    「賣報!賣報!」

    「為民族健康、國民保障,朝廷將出資在大明各地首批建立十所醫學院,培養醫學人才、發展醫療科技和技術!」

    伴隨著報童的吆喝聲,大明各地逐漸迎來了嶄新的一天。

    看報紙的習慣早已經深入了大明人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在城市裡面,報紙已經成為了必不可少的一種東西。

    成都,自從長城鐵路開通之後,整個成都的發展就進入了高速的階段,日新月異來形容都絲毫不為過。

    大量的工廠、商行落戶在成都,也是讓成都的經濟規模越來越大,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定居在成都。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成都的人口已經突破了三百萬,成為了西南地區最大的城市,同時也是西南地區的經濟發展中心。

    不過成都的經濟發展雖然是非常的迅速的,但是在其它方面來說,還是要落後於大明一些的,尤其是在新學學校方面。

    至今成都這裡都還沒有一所新式的高等院校,所有讀新學的學子,如果想要繼續深造的話,只能夠前往其它地方的高等院校進行深造。

    這對於四川乃至整個西南地區的學子來說都是很不公平的一件事情。

    但這就是現實,因為大明朝廷是不會調撥款項去辦新學的,所有的新學學校都是私人出資開辦的。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