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頁
2023-08-31 17:27:39 作者: 中華田園牛
「另外還有這個玻璃茶具,玻璃酒具,這一次攜帶過來的數量都不多,賣完就沒有了,所以如果金先生看準了,還是儘快收入囊中為好,下一次就不知道什麼時候有的買了,這東西在我們大明也是非常稀少的。」
「……」
第187章 一本萬利
仁川港內,五艘大福船這裡繁忙無比,僱傭的朝鮮人正在賣力的將一袋袋大米搬運到大福船上面,搬一袋大米就可以獲得一文錢,又不需要跑多遠,這樣的好事可是打著燈籠都找不著。
至於海事學院的學員們此時正在進行起航前的物資補給、船隻檢修、帆布修補等工作,準備再次返回大明。
時間上比較急,來的時候劉晉就已經再三的叮囑,採購到糧食就儘快返航,劉晉需要糧食,越多越好。
杜明恩這邊自然是牢牢的記住了劉晉的話,採購回去的糧食全部都是大米,已經去掉穀殼的大米。
直接購買大米自然是需要多花錢,但是杜明恩手中現在真的不差錢,這一次帶過來的所有玻璃製品都被朝鮮的商人搶購一空。
對於玻璃製品,特別是鏡子,朝鮮人和大明這邊的人一樣,幾乎沒有任何的抵抗力,更何況這些學員們推銷的時候,一個個都是一口一個『在我們大明怎麼、怎麼樣』、『這東西在我們大明也是非常稀少、珍貴的』、『這是我們大明最流行的東西』、『只有大戶人家才能夠用得起』等等之類的。
這都是事先劉晉想好的營銷手段,這個時代的朝鮮什麼都學大明,大明這邊喜歡什麼,朝鮮這邊也是一樣,大明流行什麼,朝鮮自然也是流行什麼。
再加上適當的飢餓營銷手段,這五艘船本可以帶很多的玻璃製品過來,但劉晉並沒有讓杜明恩帶太多,每一樣東西都是有一定數量限制的,給朝鮮人的感覺就是這東西確實是稀罕,下手慢就沒有了。
所以僅僅只是帶了一船的玻璃製品來到朝鮮,杜明恩這邊就賣出了超過三百萬兩白銀,手中有錢的很。
所以根本就不在乎這直接購買大米是不是價錢會更高,在乎的是如何能夠將更多的糧食帶回大明。
一斤稻穀脫殼完畢之後能夠剩下大概七兩大米,這直接帶大米回大明就意味著能夠多帶上三成的糧食,這筆帳,杜明恩自然是算的清楚。
「一艘福船大概能夠裝六千五百石糧食,五艘船就可以裝三萬兩千五百石糧食,足足五百萬斤大米,短時間內來說應該足夠用了。」
(查了下資料福船長超過24米,寬超過9米,載重量超過500噸,這裡算最低的500噸來計算,500噸等於100萬斤,明朝一斤大概為560克左右,一石大概為153斤左右,我這裡就簡單的去掉零頭來算,大家不要去太計較這個。)
杜明恩看著岸邊堆積如山的糧食,腦海中細細的計算起來,他這一次是除了糧食什麼都沒有採購。
並且按照劉晉的吩咐,優先將玻璃製品賣給能夠提供大量糧食的商人,用糧食來購買的話,還可以給以價格上的優惠,所以這一次也是採購到了足夠的糧食。
「這玻璃的買賣還真是一本萬利,一船的玻璃製品帶過來,不僅僅換回來五百萬斤大米,更是換回來三百萬兩白銀,採購這些糧食所花掉的銀子連零頭沒有。」
想到這裡,杜明恩就忍不住笑了起來。
他也是個商人,以前也是做糧食買賣的商人,將南方的大米運到北方來銷售,說起來也算是一個比較成功的商人了,靠著糧食的買賣也算攢下了不少家底。
但是和劉晉比起來,他頓時就覺得自己以前那根本就是小打小鬧,上不了台面,以前累死累活的,一年忙到尾頂了天能夠賺幾萬兩銀子,這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這還是糧食買賣,屬於這個時代最賺錢的幾個買賣之一,和鹽、鐵、絲綢、茶葉、布匹等買賣並列為這個時代最賺錢的買賣。
可是劉晉呢,一個西山煤業靠著賣以前沒人要的煤炭僅僅在京城這邊就能夠賺百萬兩銀子一年,搞出來的玻璃廠,那更是暴利的東西,古今樓都是京城達官顯貴們爭相消費的地方,現在又跑到海洋上來發財,來一趟朝鮮竟然可以賺三百萬兩白銀。
這手段,這發財的速度,他是真的嘆服。
好在這買賣也是有他的份,這船隊和玻璃廠是分開的,船隊賺的錢是船隊的錢,玻璃廠賺的錢是玻璃廠的錢。
畢竟股東不一樣,船隊的股東是杜明恩、劉晉、弘治皇帝,玻璃廠的股東是劉晉和朱厚照,帳還是要一筆筆算清楚。
這玻璃製品從玻璃廠這邊先賒購過來的,價格按照古今樓這邊銷售價格的七成來算,到了朝鮮這邊,杜明恩賣是按照古今樓這邊兩倍的價格來銷售的。
所以仔細的算一筆帳,回去之後將玻璃廠這邊的款項一結算,再給這一次出海的船員們發發薪水、獎勵等等,這一趟還是能夠有兩百萬兩的利潤。
根據當初商量好的,他杜明恩能夠占三分之一,也就說來朝鮮這邊一趟,僅僅也不過才半個月左右的時間,他就能夠賺到差不多將近七十萬兩的銀子。
算到這裡,杜明恩整個人都笑的合不攏嘴,這銀子來的太快,太輕鬆了。
這更是堅定了他跟隨劉晉發財致富的信心。
「難怪南方這邊的那些大家族一個個都想方設法的出海做買賣,這齣海一趟就足夠吃上一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