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2023-09-23 23:34:31 作者: 長安墨色
他押錯了題。
沈長林不覺奇怪,李童生要是能猜得著題目,恐怕就不止是秀才了。
初考的題目只有簡短的一句話,是昨晚上里正得了消息來宣布的——【諸學子盡力作答,發揮所學體現所思即可】
李童生只參加過縣試府試,主要考察經文詩賦姘文孝經論等,這些對於總角幼童來說自然過於深奧,一時之間有點躊躇,不知要怎麼指導學生答題。
沈長林想起後世學校強調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不如結合古時的價值觀一起答題,便提議先默寫一篇《三字經》,能提現書寫能力和所學經典,然後畫上一副簡單的水墨畫,沈長林以前上過國畫培訓班,雖然只學了一點皮毛並且大半都還給了老師,但是簡單的畫點水草魚蝦還是可以的,其次以孝道做一篇文,他們還沒學過姘文詩賦,用白話即可。
自然,沈長林沒有說的太直白,而是明示暗示引導李童生也這樣認為並說出來,這樣不傷師生情分,也隱藏了一點鋒芒。
畢竟,一個五歲孩子表現的過於成熟,叫人生疑。
明日下午里正會來收卷子,也就是說有十四個時辰的時間答題,刨除睡覺吃飯休息的時間,大概還有八九個時辰,而完成第一項默寫經典便要三個時辰,要將字寫好看並且不錯不塗改,得慢慢來。
李童生思考了一會,叫兒媳跑了一趟去鹹水村傳口信,兩個孩子今晚歇在他那,明日考完再歸家。
作者有話說:
求收藏呀~
第14章 交卷子
◎去縣城看成績◎
沈長林和沈玉壽提筆懸腕,一筆一划的寫著《三字經》。
如今已入了冬,天氣十分寒冷,寫一刻鐘就要停下搓手,不然指頭都僵了。
李童生叫兒媳燒了一盆炭火端進來,炭火在這個時代也是奢侈品,鄉下人一般直接燒柴取暖,就算李家這樣的富裕戶也是如此,只因二兒媳的產期在臘月,李童生才讓二兒子買了兩簍回來預備給唐氏做月子。
沾了未出世的孩子的光,書房裡暖和不少。
寫完最後的「戒之哉勤勉力」,第一項默寫經典宣告結束。這時已是午時末刻,沈長林將筆擱下才感受到肚餓,肚子正一陣陣抗議。
沈玉壽寫的慢一點,比沈長林晚兩刻鐘結束。
二人都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結束後除了疲憊還有心理上的滿足,吹著宣紙上未乾的墨漬,沈長林欣賞著自己的作品,特別想學王婆自誇一句,寫得好!
李童生捋著鬍子也很滿意,他們正是好動之年,就憑這份定力,便是有前途的:「淨手吃飯吧。」
午飯早已做好,王氏特意開小灶做了小蔥炒蛋和豬油拌飯,一直溫在灶上,公爹一喊開飯就端了上來:「吃的飽飽的才有力氣答題,要是不夠我再給你們煮麵,敞開肚皮吃!」
「不行,不可多吃,五六分飽即可。」李童生皺著眉頭,一邊幫他們夾菜邊解釋:「吃撐了易困,困了精力便不集中,影響答題。」
說完微含怒意的批評王氏:「豬油拌飯太過油膩,容易積食,晚上煮點肉粥配小菜和雞蛋羹吃。」
王氏可委屈壞了,出去同唐氏抱怨:「我好心辦事倒遭嫌了。」
「爹這是著急,不是針對嫂子你。」唐氏開解道。
屋裡沉浸在乾飯中的沈長林很想說,他不怕積食。
平日豬油是得省著吃的,常用來炒菜的是質地不純的菜籽油,油和油之間的區別可不小。
李童生囑咐他們慢些吃,然後慢悠悠的邊抿茶邊道:「讀書人的考試也是一門學問,縣試府試也就罷了,雖要考五場,但是環境還不算不錯,不怎麼磨人,聽說後面的鄉試會試才叫難,除了要有學問,還得有策略,有好身體,上千學子要連考三天,吃喝拉撒都在小小的號間之內,夏日酷暑蚊蟲叮咬,冬日苦寒難耐……不少人熬不住直接被抬出考場,甚至直接斃亡。」
老師說的津津有味,努力吃飯的學生也聽的有趣,師生三人都沒覺得有甚不對,是沈長林最先反應過來,不對啊,他們只是參加一次普普通通的縣裡考評,參加科舉考試?這是他不曾想過的路。
這條路非常艱難。
縱觀歷史,寒門出身的舉人進士似乎不少,但這個寒門是要打引號的,細究會發現他們的貧寒是與官宦階層對比的貧寒,而非赤貧,掙扎在溫飽線生存線上的人,不敢妄談夢想。
沈長林吞下一大口豬油拌飯,眼眸微眯,但是夢是可以隨便做的,反正不花銀子。
不說科舉做官,在這個以讀書人為貴的,文化越高日子就會越好過,舉人進士考不上,考個秀才開個書館日子也能美滋滋。
師徒二人的想法產生了其妙的共鳴。
「先生請繼續說,我們愛聽!」
李童生露出孺子可教的微笑:「科舉考試分為四級,第一級是童試,要考三次,分縣試府試院試,過了縣試府試的便可稱童生,算是正經生員了,院試過了則可稱秀才,成了秀才便不算白身,可以不納稅,見縣官不拜,不受刑罰拷打,還能參加第二級鄉試,鄉試每三年一次在京師及省城舉行。」
「鄉試過了則是舉人,有了做官的資格,第二年可入京參加會試,最終錄取三百人為貢生,貢生均可參加殿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