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7頁

2023-08-31 15:58:58 作者: 青山鐵杉
    他絕不是到了巴黎就躲在啄木鳥影業酒池肉林,也已經和戴高樂政府見過面了。

    希望法國能夠在南極會議上和英國採取共同立場,至少外交上幫助一下英國。

    然而溝通的並不完全是順利的,倒是被告知戴高樂準備在南極會議之後訪問英國。並為此和法國人談了許久,一個問題沒解決,又出現了另外一個問題。

    「好了,算我不對。」海蒂·拉瑪不甘願的承認錯誤,「我沒有體諒你。」

    「外交大臣到時候過來簽個字,拍張照就拍拍屁股走人了。哪像是我,親自在這裡談,還得吵架。」艾倫威爾遜得寸進尺表示自己壓力大,順便提及了後勤保障的重要性,讓海蒂·拉瑪給自己解解壓,尤其是後者更加的重要。

    彼此再沒啥可說啦。艾倫威爾遜相信自己的主意正確,可是煩躁不安;海蒂·拉瑪也相信自己的主意不錯,卻輕鬆平靜。對艾倫威爾遜說可以上去了,他就勇攀高峰。

    從理論上說來,海蒂·拉瑪正在那兒等待他的幫助。一路上艾倫威爾遜在重溫自己該完成的各項任務:計算她的攣縮時間,幫她呼吸,跟她閒聊分散她的注意力,用手敷在她的額上,蘸水潤她的嘴唇。此時應該由他來控制局面。他忙得連交流時間都沒有。

    隨著阿根廷、澳大利亞、比利時、智利、法蘭西共和國、日本、紐西蘭、挪威、南非聯邦、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和美利堅合眾國的代表團抵達。

    在十一月的中旬,艾倫威爾遜開始在一個可疑盟友的首都,進入了忙碌狀態。合縱連橫周旋於各國的隊伍當中,看起來很有外交成果,也只是看起來。

    阿根廷、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南非、南非、挪威甚至法國和英國自己都不同程度上對南極有主權要求,看起來人多勢眾,但恰恰當今世界的兩大強權對南極是沒有主權要求的。

    所以這一次的南極會議,本質上是英法兩個破落戶,帶著一群小國在挑戰美蘇。

    要能成功那才是有鬼呢,但艾倫威爾遜卻還要裝出一副信心滿滿的樣子,去飛蛾撲火。可想而知他現在是一個什麼心情。

    知道結果必然不樂觀,他還要這麼去做,因為在珀斯的妻子已經動員控制的澳大利亞媒體,對南極會議表達了整齊一致的樂觀,這種樂觀處在澳大利亞的角度上也是有理由的,英法兩國都對南極主權有聲索,英法兩國肯定是站在澳大利亞一邊。

    澳大利亞這個國家整個國家的氛圍是相信血濃於水,想當然的認為美國在怎麼樣,也不會站在澳大利亞的對立面。

    不過澳大利亞不知道,在這個時代澳大利亞人在美國眼中還真不是這麼重要。美國人考慮的是自己,自己沒理由對南極有主權要求,就禁止其他國家的主權主張,哪怕是和蘇聯站在一起。

    絕對不是澳大利亞人認為的,美國會看在同文同種的份上站在澳大利亞一邊。

    艾倫威爾遜甚至已經可以想像,南極會議在澳大利亞的熱度炒的這麼高,最終美國和蘇聯一起反對所有國家對南極主權要求,傳到澳大利亞會是什麼反響。

    前面在和美國代表團交換彼此對伊朗石油危機看法的艾倫威爾遜,轉頭就對澳大利亞代表團表示一定會為澳大利亞爭取南極的主權要求,而實際上他沒有留給澳大利亞哪怕一秒鐘。

    誰說南極會議要談南極了,他和法國人談的是明年戴高樂對英國的訪問。

    對美國談的是伊朗石油危機英國的立場,如果不是這裡是法國首都巴黎,不是蘇聯首都莫斯科,他甚至想要和蘇聯談談北歐的安全問題。

    但在南極會議的正式會議上,艾倫威爾遜還是代表著度南極有主權要求的國家,以慷慨激昂的姿態發言,尤其是認為澳大利亞對南極主權的聲索具有正當性。

    「蘇聯的態度很簡單,任何國家不能以任何理由對南極有主權要求,南極洲不屬於任何國家,僅能用於和平的科研目的。」

    「南極的非軍事化,也是美國的主張。」在蘇聯外交部長葛羅米柯發言之後。美國代表杜勒斯前來的副國務卿也同意蘇聯的看法,「南極屬於全人類的財富,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

    美國和蘇聯的表態,讓整個會場處在詭異的寂靜當中,美國和蘇聯站在一起?

    艾倫威爾遜拿出來了海蒂·拉瑪為他準備的玉米棒子,當著所有國家的面高舉起來,在如此莊重的場合進行了一場赫魯雪夫模仿秀,憤怒的叫嚷,「是啊,美國和蘇聯把事情定下來了,多麼和諧的一幕啊。」

    艾倫威爾遜高舉玉米棒子的一幕,如同前段時間風靡世界的照片,表達了對美蘇兩國的不滿,整個南極會議的會場一片譁然。

    第1013章 南極條約

    「副國務卿,這?」出現這樣一幕,讓美國代表這邊出現一陣騷動。

    「沒事,我們會說服英國人的,鬧一鬧也改變不了結果。」史密斯示意稍安勿躁,目光則看向蘇聯外交部長葛羅米柯那邊,著什麼急呢?應該急的是蘇聯人才對。

    「這是為了世界和平的考慮,為地球留下一片淨土。」葛羅米柯一副公事公辦的口吻,心中雖然生氣,但沒有表現出來,此時還不忘記拉美國下水,「這是蘇聯和美國共同商議的結果,也是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看法,雖然很多國家沒有參加這一次的南極會議。」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