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頁
2023-08-31 15:58:58 作者: 青山鐵杉
其實對於大英龍傲天來說,這都屬於基本操作,在接到了女兒帕梅拉蒙巴頓的電報之後,深感戰後財政支持有限的蒙巴頓將軍,就和吉隆坡的艾倫威爾遜聯繫上了。詢問一些軍用品補充的成本問題。
畢竟這是涉及到十五萬皇家海軍預備役物資的事情,省錢固然是重要,但也要保證質量。
很快就收到了來自英屬馬來亞的電報,艾倫威爾遜在電報中表示,他可以親自監督這批產品的質量,並且給出了只有本土三分之一的報價。
雖然電報當中信心滿滿,但其實艾倫威爾遜也才剛剛制訂出來了馬來亞的紡織業規劃。紡織行業主要由四個版塊構成,即基礎紡織、服裝製造、紡織製成品及輔料。其中紡紗、織造產業占比較低,印染和製衣業發展相對有基礎。
在任何地方,紡織業都是最為基礎的工業入門行業,英屬馬來亞當然也有紡織工廠。只不過不成體系也是真的。
但蒙巴頓將軍並不知道,他計算了運費之後,將除了軍裝之外的後勤物資,全部做成訂單發往了吉隆坡。有些不符合傳統做法,但一家人的事,也沒什麼可說的。
第542章 產業發展計劃
紡織、製糖、橡膠、錫礦、棕櫚油、備用產業還有石油以及木材和鋼鐵、塑料,稍微在英屬馬來亞盤點了一下,艾倫威爾遜就發現基礎條件還是不錯的。
這些產業都扶持的話,在東南亞這個山中無老虎的地方,稱王稱霸是輕而易舉。
當然後世的馬來西亞也就僅僅止於這個階段了。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其實如果沒有新加坡的話,馬來西亞可以算是一個東南亞的燈塔。
不過後世馬來西亞的水平,對於艾倫威爾遜來說是完全不夠的,起步時間和日本差不多是同時,比韓國還要早,完成歷史任務是不行的,底線是弄不過日本但一定要比韓國強,實際上艾倫威爾遜還想要在人均上壓制日本。
畢竟日本本國要什麼沒什麼,還沒有這麼多相對有利的條件,除了社畜人數遠超過現在英屬馬來亞的人口之外,日本是沒有優勢的。日本有石油資源麼?有橡膠產業麼?有棕櫚油產業麼?什麼都沒有,連糧食都沒有。
至少要在廣場協議之前,要和日本打一個半斤八兩有來有回,才對得起當前的起步時間。
為什麼說廣場協議之前,那是因為廣場協議之後的日本,已經不正常了。從一九八零年到一九八五年,日本的人均產值從一萬,升到了一萬一千六百美元。
一九八五年是日本的輝煌時期,也就是當年出現了廣場協議。廣場協議之後,日本的人均從一九八五年的一萬一千六,變成了一九九零年的兩萬五千四。又過了五年到了一九九五年變成了人均四萬。
如果英屬馬來亞和日本按照同一個路線進行競爭的話,等到日元升值的時候,如果英屬馬來亞這邊沒有變化,可以直接截斷日本的後路。
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紀,日本產品在高端上仍然是和歐洲國家不能相比的。
就拿日本最為擅長的汽車行業來說,雖然日產車在全球出售的數量比德系車多,豐田也是大眾的兩倍市值以上。
但是就算是日本本土,奔馳寶馬奧迪也是超過日產車的高端品牌的。
更不要提在世界其他地方,德系車在高端車領域,從絕大多數國家都是碾壓日產車。不存在日吹口中,只是中國境內德系高端車吊打日產車,任何國家的高端車都是吊打。
連日本子最好的汽車產業都這樣,其他產業更是無法和歐美企業競爭。無非就是靠著便宜走量撐起來的,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紀,日本仍然保留很多談不上技術含量的產業。
主要原因是衝擊高端失敗,再加上日本人口對於一般的國家多出來兩倍。兩者相輔相成,被歐美堵住了產業升級的路,所以必須保持很多低端產業創造就業。
當然亞洲國家是不知道日本虛實的,因為生活水平差得太遠,看一眼全是濾鏡,只有摸到了日本的走過的路才能管中窺豹。
紡織、製糖、橡膠、錫礦、棕櫚油五個產業,這是依靠馬來亞的客觀資源和本身條件就可以做到的,後面四個石油開採以及木材依靠馬來亞本身也可以做到,至於鋼鐵、塑料則需要外力支援了。
鋼鐵行業肯定需要澳大利亞鐵礦的支持,塑料需要英屬馬來亞本身還沒發現的石油資產,以及當前尚在英國控制之下的波斯灣附近提供支持,塑料和鋼鐵先作為備案。
終於艾倫威爾遜在抵達吉隆坡一個月之後,正式拿出來了紡織、製糖、橡膠、錫礦、棕櫚油以及石油勘探和木材開採七個行業的發展規劃,以及電氣化規劃,做成報告發往倫敦等待批准。
發出電報之後,艾倫威爾遜就去找英屬馬來亞的紡織工廠,談完成皇家海軍訂單的事情了。
倫敦,蒙巴頓仍然在以第四海務大臣的身份,對整個皇家海軍的事情指手畫腳。
當然在大部分的時間,蒙巴頓仍然關心的是分內之事,也就是後勤和財政開支。
皇家海軍的日子並不好過,軍費撥款側重於空軍建設,雖然最近聽說了什麼三位一體的討論,蒙巴頓將軍也表示支持,但空軍的眾多項目正在研發當中,總不能在這個時候斷掉資金支持砍了項目吧。
所以三位一體雖然得到了重視,空軍的投入短期內還是沒法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