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頁

2023-08-31 15:58:58 作者: 青山鐵杉
    還不能完全不賺錢,完全不賺錢的話,就沒有人投資英屬印度了,要確保除了英國企業之外,一些其他國家企業投資次大陸,就賺不了多少錢的法案。

    厽厼厽厼。雖然原本的歷史上,印度在把外資企業引進來之後下絆子的事上做的就很好。但艾倫威爾遜覺得,它還可以做得更好。

    同為外資,就算是英國獨立了,只要在殖民地時期埋下的暗樁沒全部挖出來。

    英國企業就會比其他國家的企業有優勢,就算是以後尼赫魯推進印度社會改革,這個優勢也是存在的。

    畢竟艾倫威爾遜也不相信尼赫魯,能真的把印度變成蘇聯那樣的國家。

    威爾金斯不用感謝他所作的微小工作,別問,問就是英美特殊關係……

    總督府的工作目前來說頗為枯燥,英屬印度就更加枯燥了,除了剛剛到達的美國遊客之外,每天無非就是糧食問題。

    不過既然美國鋼鐵公司捐助了一船糧食已經出發,此時就完全可以先用來望梅止渴嘛。

    雖然目前還吃不著,就算是到了也不一定有災民的份,可精神上的振奮是無窮的。

    所帶來的精神力量,可以幫助很多人渡過這一次的旱災。

    至於這個功勞是誰的,深藏功與名的艾倫威爾遜肯定不合適,當然還是印度女神費雯麗的。

    據不願意透漏姓名的消息人士,也就是艾倫威爾遜指出,某些寺廟正準備把費雯麗供起來,這也非常正常麼,印度教有三點三億個神,多一個也多不到哪去,封神有什麼不可以?

    既然消息,已經被不願意透漏姓名的專員助理放出去,那自然就會登上報紙,登上報紙就自然有人贊同,不贊同的聲音就當沒聽見。

    不被重視的聲音消失了,剩下的人自然就全部贊同,這件事就板上釘釘了。

    「艾倫助理,你看到今天的報紙了麼?」埃德爾在午餐時間拿著今天的報紙,上面寫著要給費雯麗封神的消息問道。

    「沒有啊,我還以為你說的是國大黨和穆盟在倫敦的第二輪辯論。」艾倫威爾遜一臉無知的樣子道,「我們是公務員,要看一些有意義的報紙,這種報紙是給印度人看的,效果上等同於娛樂新聞。」

    第259章 印度之父

    一個人在始作俑者面前詢問一件事,這是一種什麼感覺艾倫威爾遜不知道。

    但作為被詢問人,他的心裡還是挺暗爽的,他雖然占了費雯麗一點便宜,但同樣也給予了巨大的回報,大英國寶是絕對不吃虧的。

    「也是!」埃德爾品味著艾倫威爾遜的話,覺得還是有些道理,真的轉向了國大黨和穆盟關於英屬印度未來的答辯,幸災樂禍的道,「兩黨的話完全沒有共同點,對未來的規劃就沒有一條相同的,相信國會的議員,現在也明白了保持英屬印度的完整性不現實了。」

    「這樣如果以後有了分治的結果,責任就不在大英帝國的身上了!是他們自己選擇嘛。」艾倫威爾遜心中滿是自豪,他地位雖低,但幾乎一己之力為大英帝國做到了所能做的一切。

    厽厼厽厼。歸根究底他還是要以十二萬分的努力,拯救即將進入急速下墜軌道的大英帝國。

    避免一個世界霸主落得一個跟屁蟲的下場,對待蘇聯的問題上,艾倫威爾遜希望的未來是,美國自己一個國家搞不定蘇聯,但加上老歐洲就可以穩吃對方。

    如果美國一個國家就能搞定蘇聯,那豈不是證明英法這些搖旗吶喊的國家都沒用?這樣的話有朝一日蘇聯沒了,美國豈不是要給英法餵屎?

    歷史已經證明了,蘇聯還在的時候,英法看起來挺像是這麼回事的,蘇聯沒了之後,英法的地位還不如蘇聯還在的時候。

    雖然奇怪專員助理是不是過於高興了一點,但埃德爾轉念一想,這確實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也就沒有多想。

    可以說英屬印度兩大政治勢力的第一次辯論,還有些試探的話。才剛剛進行的第二場答辯,已經把完全尿不到一個壺裡的態度,展現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首當其衝就是讓國會當中,一直主張保留英屬印度完整性獨立的那部分議員已經徹底啞火了。

    但主張強硬維持英屬印度統治同樣也沒有得到好,國大黨和穆盟在任何事情上幾乎都有分歧,但只有一點,對獨立的主張!這是雙方唯一的共同點。

    主張強硬維持英屬印度殖民統治的,主要是邱吉爾為黨魁的保守黨人士。做在野黨的時候說話就是硬氣,隨便放話不負責任。

    國大黨和穆盟到達倫敦的意義主要在於,徹底讓完整保留英屬印度獨立,和保留英屬印度殖民統治的聲音小了不少,雖然邱吉爾還在下議員,孜孜不倦的對艾德禮政府展開抨擊。

    但不得不說,邱吉爾也只是想要擺出一個強硬的態度,而不是真的想要把英屬印度怎麼樣,不過是求一個報紙頭版頭條的位置而已。

    和國會的議員們不同,對於大多數的倫敦公民來說,心路歷程就簡單了許多。

    過去一年來英屬印度這個名詞,在倫敦公民的眼中水漲船高,得益於龐大的負面新聞,所以在國大黨和穆盟兩大代表團到達倫敦之後,自然也引起了倫敦公民的注意,畢竟黑紅也是紅嘛,倫敦公民對糞坑裡出來的政客,也是有好奇之心的。

    因此在第一輪的辯論就引起了倫敦公民的關注,當然這個熱潮也不懷好意。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