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頁
2023-08-31 15:58:58 作者: 青山鐵杉
「出於原則,無可奉告。」艾倫威爾遜翻閱著帳目,想都不想的回答道,「關於英占區的地位和管理問題,首相和內閣秘書的意思是,由貿易委員會進行直接管理,配合倫敦的調配機構,拉進英屬印度和英占區的互補性,兩翼齊飛帶動本土就業。作為一個具有保密意識人,我沒什麼可說的。」
「非常具有保密意識。」哈羅德一拍大腿,毫不吝嗇的給予誇獎。
第159章 學校沒教過
「首相和愛德華爵士,對這一份兩翼齊飛的計劃十分上心。可見如果做好了這件事,一定會被倫敦方面看重。」艾倫威爾遜總算是看完了帳目,當然回去之後他要從龍騎兵手中,拿到另外一份,兩相對照之下才能確定。
不能怪艾倫威爾遜小心,菸草利潤畢竟是過於豐厚了,涉及的人也太多,容不得半點閃失,既要為了帝國鞠躬盡瘁,也要同時兼顧個人追求,這其實是很難的事情。
內心當中,艾倫威爾遜從來沒有指望過目前的大英帝國,還能重返巔峰教美蘇做人。只是希望英國還能保持自主權。
打完二戰還能壓住美蘇兩國是根本做不到的,美國國力超過英帝國的總和早已經發生了,二十世紀初期,進入愛德華時代的美國就已經有超過整個大英帝國所有國家總和的工業產值,這個時間點遠遠早於一戰前。
一戰前英帝國的國力已經度過了其巔峰。因為如果考慮第一次法國鐵甲艦危機之後,皇家海軍的實力遠遠超過了緊隨其後的兩大強國的總和,那個時代的皇家海軍根本不是什麼兩強標準,完全就是二十一世紀的美國海軍,一國海軍可以單挑所有國家,根本就不需要標準。
兩強標準本身就是大英帝國,已經不得不通過制定海軍計劃才能壓制對手的產物。
但海軍有特殊性,建造周期過長且需要投入巨大,就算是後發者追趕,領先者的存量艦隊也是很嚇人的。
這種追趕的艱辛美國在追趕英國皇家海軍的時候體會到了,二十年後蘇聯紅海軍也會體會到,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同樣會體會到。
可以但被追趕上,以英國和美國現在的國力對比,英國想要反超無疑是白日做夢。
世界大戰之前的大英帝國並不是如日中天,世界大戰對英國的本身意義,就是殺掉競爭者的殊死搏鬥,只不過兩次都讓德國人承擔了。
現在皇家海軍就迫切的需要更新戰艦,戰爭期間已經表明,航空母艦才是未來的發展趨勢,而不是戰列艦。皇家海軍的戰列艦需要退役,新戰艦需要建造,但目前的大英帝國根本沒有錢。
這不是工黨和保守黨的問題,如果是保守黨執政,只能儘可能的讓舊戰艦多服役幾年,新戰艦還是沒法建造,皇家海軍在下一輪革新當中還是跟不上。
最悲劇的是,短時間內英國連反制的手段都找不到,長久來看美國只可能因為種族問題出現滑落,可現在才一九四五年!英國根本抓不住這個機會。
短時間內艾倫威爾遜只能想想怎麼保住自主權,關鍵還是錢的問題。所以他才這麼迫切的需要回到英屬印度,怎麼說也是一個四百萬平方公里,四億人口的殖民地,一定還是有潛力可挖的。
如果可以選擇,艾倫威爾遜希望美蘇對抗的前線在亞洲,這樣可以讓歐洲這邊得到喘息的機會,而且好像,爆發戰爭的地方確實是在亞洲。
至少目前的局勢,肯定已經超過歷史同期,就拿歐共體的事情來說,蘇伊士運河戰爭之後,法國對英國大失所望,轉頭就推動和德國的和解,才成立了歐洲經濟共同體。
蘇伊士運河戰爭之後,戴高樂重新上台開始獨立自主,將歐共體實質化。
英國人申請加入歐共體是被美國人催促著進去的,要申請加入歐共體是需要法國人批准,當時法國總統是戴高樂,讓英國人去求法國人。
況且戴高樂又是個標準的民族主義者,對英國人完全不友善,談判過程幾近羞辱,還兩次否決,英國人賠了無數的笑臉,還得等到戴高樂下台才加入。
至少現在英國肯定避免了被美國和法國同時找到機會羞辱的時刻,歐共體已經成立了,雖然是殖民國家的聯合,但說實話肯定比單純的經濟共同體有用,這就是一個好的開始。
對於自己的歐洲之行,雖然艾倫威爾遜本意並不想來,但終究是為大英帝國的體面,成功發揮了一點微不足道的努力,現在就等著調令到達,返回英屬印度了。
「我這次可能會升職。」在海爾曼家族的房子裡面,艾倫威爾遜意氣風發,走出了帝國公僕的思維,再次找到了人上人的狀態,就當是為回到英屬印度預熱。
「你要離開德國了嘛?」安娜聽完艾倫威爾遜大放厥詞,幽幽的道,「可能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才會再次見面。」
「電報聯繫,我相信我們的緣分還遠遠沒有結束。」艾倫威爾遜也表達了對龍騎兵姐妹的不舍,在和這對龍騎兵的相處過程當中,他充分的體會到了什麼叫說一不二,滿足了大男子主義的卑劣欲望。
想到新德里的帕梅拉蒙巴頓,首先人家的父親是英屬印度的頭號人物。級別上就比艾倫威爾遜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這種家庭的女人,肯定不會向龍騎兵姐妹這麼聽話。
這個晚上,伊莎貝拉波金娜和安娜,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艾倫威爾遜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