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頁

2023-08-31 12:48:10 作者: 肥鳥先行
    這麼看來這個高洋弼能被派來迎接自己,應該是親唐派的領袖。

    方國壽立刻說道:「這渤海國朝廷中的局勢,還請高尚閣賜教。」

    高洋弼嘆了一口氣說道:「方師您也是知道的,我渤海國內也行三省六部制度,三高官官謂之尚閣,在下蒙國主信任,僥倖身列尚閣之中。」

    方國壽點頭,渤海國全盤照搬了大唐制度,三高官官就是渤海國的宰相,而高洋弼是尚書省尚書令,也就是渤海國的宰相。

    高洋弼又說道:「這中書令呂琳是我渤海國第一望族,世代經商,又是國主的舅兄,是我國朝中最反對繼續和大唐貿易的官員。」

    這下子方國壽立刻明白了,這呂琳就是渤海國中最激烈的反唐派。

    方國壽這一行的目的,是向渤海國主借船,用商船運輸軍隊繞道榆關側面,從海上攻擊榆關。

    只不過這些軍將玩家將事情想得太過於簡單,總以為只要方國壽出面,就能從渤海國借到船。

    高洋弼繼續說道:「在呂家是渤海國最大的商團,他們的馬車商會是渤海國最大的陸上商會,自從上國的商隊進入渤海國之後,呂家的生意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原來如此,方國壽瞬間就明白了如今渤海國的情況。

    渤海的商船基本上都是屬於王室的,渤海王也是東北亞地區最大的船王。

    而掌握了渤海陸上商會的呂家,也是渤海第二大的家族,也是和王室時代通婚的貴戚。

    大量隴右的日用品和奢侈品進入渤海國,對於掌控還要貿易的國主自然是沒有影響,甚至因為這些新奇玩意兒降低了成本,渤海王還是很暗中高興的。

    但是對於以陸地商會為根基的呂佳來說,往來於渤海國內的玩家商隊,就是他們最憎惡的競爭對手。

    渤海國內自然的分出了支持加強大唐貿易的海商派,以及反對大唐商人來渤海國貿易的路商派。

    而飽讀儒學典籍的高洋弼,自然是忠於國主那一派的了。

    明白了渤海國眾人的立場,也就是明白了誰是自己的敵人,誰是自己的朋友。

    方國壽掏出一份印刷精美的書說道:「這本書是根據這幾年長安科舉的試題,所出的四書五經精講,如今可是長安士子最熱捧的書。」

    「上次來渤海國,就聽說高尚閣家的公子有志於在大唐科舉,這本書應該是能幫上忙。」

    方國壽掏出這本書後,高洋弼眼睛一亮。

    大唐兼容並蓄,只要能夠通過大唐的考試,即使是異族也能在大唐做官。

    而大唐很多著名官員,甚至原本都在這些藩屬國擔任高官,甚至乾脆就是王族。

    能在大唐為官,可要在自己國家那個小地方當土大王強多樂!

    高洋弼世代學習儒學,他的兒子高坊有志於在大唐參加科舉考試。

    可是渤海國內沒有名師指導,更是連大唐科舉的熱點都不知道,高洋弼知道自己兒子根本考不上科舉。

    不過兒子執意要去大唐,高洋弼也不好將兒子困在身邊,花了大價錢從大唐請來了一名落魄儒生指導兒子,但是讀了幾年書依然沒什麼長進。

    方國壽倒是也沒有吹牛,這本《五年科舉三年模擬》,是一名叫做孫明才的長安玩家所編寫的。

    孫明才也參加了這一次的科舉考試,並且考中了明經科,不過到吏部選官的時候,只剩下一些偏遠的縣丞縣尉可以挑選。

    孫明才是豁出身家來長安參加科舉的,如果要選上好的職位,還要再花錢打點。

    孫明才幹脆就沒有出仕,留了個名字在吏部等待新一輪的選官。

    不過長安居大不易,孫明才既然沒出仕,那也要找個謀生的手段,孫明才是個剛剛被裁員的教輔機構講師,他很快想到一個辦法,那就是在大唐風雲中重操舊業。

    每年參加科舉考試的讀書人越來越多,而大部分讀書人都只能對著四書五經硬讀,每次考試都是碰運氣。

    自己考上了明經科,當時又對科舉考試做過針對性的複習,如果出一份教輔書不是賺麻了?

    甚至孫明才還可以在長安辦一個科舉考試補習班啊!

    第五百五十五章 借船

    孫明才走訪了前面幾場科舉考試的參加者,讓他們默寫出試題後彙編出來的最新版本。

    除了搜集了近五次科舉考試的真題之外,孫明才還花了大的潤筆費,請這些在科舉考試中取得高名次的往屆考生,重新寫下了自己策論的答案。

    其實這些東西也不是什麼秘密,只要在長安久了的備考考生也都能搜集到。

    而寫的策論也不是什麼不能泄露的機密,今年顧況和韋應物的策論早已經傳遍了長安城。

    但是像是孫明才這樣系統的搜集,分析出題思路,拆解優秀策論範文的,還是第一次。

    而孫明才自己就是教培機構出身,很懂得如何進行應試教育分析。

    他甚至在現實中找來了幾名中文系的教授,搜集了幾份中晚唐的貼經和策論題目,塞進了書中作為模擬科舉試題。

    這本《五年科舉三年模擬》從出版問世,就立刻成為長安最暢銷的書籍。

    而且長安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富商大豪,總有子弟想要科舉進學。

    長安城裡還有大量國子監弟子,以及前面幾次科舉落榜的考生,他們也都在等待著下一屆的科舉考試。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