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0頁
2023-09-23 16:56:39 作者: 妃璽
柳芸剛來那兩年艱難,是叉燒先皇登基就一直天災人禍不斷的鍋,各地糧倉不斷放糧早就空空如也。
而雲昭看似去年才大豐收,實際上前兩年受災面積就很小了。
之前的稅收還沒有降,就算不是豐收也沒有減產。
各地糧倉其實在不斷填滿。
只不過去年徹底爆倉了而已。
所以,雲昭的糧食價格已經處於歷史新低,柳芸說的市價高一成,那是按照大臨的平均糧價來的。
將年份最久的糧食處理給玉王,正好能解決儲存問題,順便也讓玉王有底氣跟其他勢力爭。
免得一不留神被滅了,那塊土地又得換主人,雲昭方也不好操作。
打仗的消耗畢竟不小的。
得到雲昭的回應,玉王止不住失望,他當然希望用銀子能購買到雲昭的最新武器,然後一鼓作氣將其他勢力滅了,直接一統大臨。
同樣也知道雲昭不懷好意,可他也沒別的辦法,只能妥協。
他還是很缺糧食的。
之前有父皇,太子就算被廢,地位也牢固,其他人自知沒戲,大多都只是為做藩王準備著。
當太子沒了,其他人才起了心思,匆匆忙忙的為奪嫡動作不斷。
又怕大臨皇知道吃掛落,一個個都在暗地裡謀劃,自然放不開手腳,底牌有限得很。
誰知戰爭是持續的,就算現開採鐵礦,打造兵器也需要時間。
糧食問題更是持續的。
雲昭願意賣給他還得感謝著,能怎樣拒絕?
玉王倒是不放棄,一邊要糧食,一邊持續談判,希望能從雲昭手裡拿到新武器。
玉王覺得又不是直面太皇太后,或許能用銀子解決問題。
天高皇帝遠,誰家邊關沒有幾個不做人的?
萬一遇上就是他賺了。
其實不只是玉王,其他王也發現只有雲昭可以做交易,他們也需要糧食。
永耀失去了五座城,根本沒有餘糧可賣。
而天慶和大臨的仇恨還歷歷在目,加上已知曉可能會出現災難,到時候還不知道什麼樣子,肯定將糧食拽得緊緊的。
對於大臨某些王的請求,天慶充耳不聞,一顆糧食也不賣。
所以,只剩下雲昭可選。
他們的人不好走玉王的地盤,剛好還有永耀輸給雲昭的五座城邊境線。
雖然這邊也屬於另外一個王,可兩王牽制,其他人就能趁虛而入。
雲昭獨家生意,糧食只送到邊境線,要怎麼運回去就得靠他們自己。
守著地盤的兩王若得到消息不搞破壞才怪了。
能打擊敵人,還能白得糧食,誰都不傻,肯定會插一腳的。
各王之間顯然更加劍拔弩張了。
明知道雲昭不做人,故意為之,他們也毫無辦法,這種事情誰讓誰死,再不願成為別國的棋子也不想送人頭。
好幾個王都恨得牙癢,雲昭太賊了。
居然沒有趁機攻打大臨,如果雲昭打了,說不得大臨幾位王還會聯手抵抗外敵,關係不會壞到這種程度。
偏偏雲昭只是煽風點火,作壁上觀。
大臨就只剩下內耗了。
柳芸笑呵呵的來者不拒,陳糧多的是,趕緊用銀子來拿走吧!
除了煽風點火,讓他們不消停之外,這樣也挺好的,至少各王手裡有糧,就不會絞盡腦汁的去剝削什麼都沒有的老百姓。
反而,為了收買人心,說不得還會拿一些糧食給管轄地的百姓,美其名「安撫」。
所以,糧食賣得挺值的。
雲昭交易得這般爽快,仿佛很缺銀子的樣子讓眾人堅定的認為太皇太后實際上還是很窮的。
不然的話,為何賣那麼多糧食給大臨?
都等於將整個大臨養活了好不好?
大臨內部的糧食危機解決了,剩下的就只有群雄割據的矛盾。
原本的大臨朝廷早已經分崩離析,百官都各自跟著自家的主子走了。
沒辦法,主子的爭鬥擺在了明面上,他們要麼站隊,要麼就成為保皇派,完全沒有左右逢源,做牆頭草的機會。
而大臨的傀儡皇是什麼情況眾官都清楚,還留在京都的屈指可數。
眾王將百官分了,手裡有人有糧,就不可能安穩下來。
折騰這麼多就是為了黃袍加身,豈會放棄?
柳芸對此很滿意,只要大臨短時間內合不回去,將來只會更難。
要不了幾年,眾王說不得就會迫不及待的自立為皇,各自傳承。
再傳承一兩代,誰還想一統大臨就是妄想,必須擁有強大的實力,再花費很長時間打仗,整合……想想都不容易。
畢竟那時候,各國的老百姓過上了安穩的日子,就不會還記得住自己本該是大臨人。
三觀,意識,道德觀念等等都完全不同了,大臨就此徹底的成為過去式。
對一個皇朝來說或許殘忍,但對老百姓來說,快些結束戰爭,過上安穩的日子最重要。
眾王如今的格局是差不多的,地盤大小,人才,各種資源等等,當然不可能平均,但是差距不大。
所以,想要壓倒性的勝利非常困難。
再有雲昭從中挑撥,暗中平衡各家勢力,若沒有顛覆性的因素出現,大臨幾乎會按照柳芸的想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