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頁

2023-09-23 16:15:43 作者: 唐四方
    「我這哀了有哀呀,前清皇族性情弱,怕只怕那陽奉陰違信口開河,喜怒憂思悲恐驚了把那欲圖就全都擱了,我這沒事就把大鼓說,鞠躬時又把帽脫。」

    「好。」薛果帶頭大叫了一聲好。

    這幾句詞在現在唱是沒有什麼問題了,還是比較弘揚正能量的,充分反映出了當時的時代背景。

    台下觀眾也都非常熱情鼓掌,不說別的,單是能聽見是失傳了的曲種就不枉此行了。

    那些說何向東是關係戶的人也說不出話來了,誰家關係戶這麼猛啊,這麼多失傳了的曲種他都從哪兒學的啊?

    薛果也在台上稱讚他:「您這滑稽大鼓唱的是真好啊。」

    何向東也笑著道:「那是啊,我也有藝名。」

    「哦?您叫什麼?」

    何向東道:「我叫大西瓜。」

    薛果使壞:「這是按長相來起藝名的啊?」

    何向東怒罵:「去。」

    相聲界藝彥有說,「說為君,唱為臣」,「千斤話白四兩唱」。侯寶林先生也說:「表演學唱類的節目要先學會說,說清楚了再唱,唱不要亂唱,不要濫唱,我們是表演相聲,不是賣唱的。」

    就算是《雜學唱》這種以唱為主的節目,它都不是一口氣唱下來的,相聲畢竟是一門語言的藝術,就算是唱,也一定是要說清楚了再唱。

    每個曲種的來歷,門派,特點什麼了,說清楚再唱,不能是亂唱。說要說的清,批講書文戲理;學要學的像,酷似真聲。

    相聲裡面要有趣味性,但是學唱節目裡面趣味性不能體現在唱裡面,要唱就一定要唱的好了,唱的像了。唱有正唱和歪唱之分,但就算是歪唱其實也是好好的唱,他逗笑觀眾的不是唱功,有些是唱詞,有些是動作。

    唱完了大鼓,何向東繼續說道:「大鼓唱完了,接下來給大伙兒來唱一點戲曲聽聽。」

    薛果也道:「唱什麼戲呢?」

    何向東道:「戲曲有很多種,京劇、評劇、越劇、河北梆子、河南豫劇、黃梅戲很多,我給大家唱唱評戲吧,怎麼樣?」

    薛果捧道:「評戲好啊,評戲好聽。」

    何向東道:「說到這個評戲啊,就不能不說它的前身蓮花落,評劇是從蓮花落上面引申出來的獨立劇種,評劇唱的人有不少,但是蓮花落卻是快要失傳了。」

    薛果來了一句:「你要會唱蓮花落,你給我們唱唱也行啊。」

    台下觀眾也再那裡大喊:「唱一個。」

    何向東抬手壓了壓,道:「就唱兩句啊,蓮花落唱腔其實跟評劇很接近的。」

    一頓,他便開唱,跟評劇唱腔很像,但更俏皮一些:「我說男兒漢志氣高啊,尋了一個老婆亞賽孫二娘,站著比我高喂,坐著比我長,腳也比我大,力氣比我強,打之罵之,立下家法誒,捨生忘死我要立下家法。」

    「好,再來一個。」儘管是大場合,觀眾們都激動瘋了,大聲喊著叫著,何向東的這個《雜學唱》相當成功。

    那黃主任也激動了,轉過頭來就跟侯三爺說:「老侯,這個人無論如何都要留下來,太棒了,小小年紀就會這麼多失傳的曲種,以後還得了,我等下回去就把他工作關係轉進來。」

    侯三爺也是笑呵呵的,何向東表演出色,他臉上也有光,畢竟是他眼光獨到舉薦有功,為團裡面引進人才了嘛,這看誰還敢在背後嚼舌根?

    那些說何向東是關係戶的人也徹底沒聲音了,碰到這個百年難遇的狠角色,還怎麼玩?

    人家侯團也的確沒有徇私啊,都是行內人,一眼就瞧出來人家有沒有本事,何向東上台表演到現在,除非是瞎子,否則誰還敢說他沒水平啊?

    太厲害了,無論是對相聲的節奏把控,還是唱腔唱調,簡直是絕了,還會這麼多失傳的曲種。侯團這回真是引進來一個了不得的人才了,居然還這麼年輕。

    何向東倒是沒管那麼多,觀眾滿意他就開心了:「這就是蓮花落,跟評劇很像吧,這唱法唱腔都是有傳承的。」

    薛果也說道:「那你給我們唱唱評劇啊,不然我們也不知道像不像啊。」

    何向東笑笑道:「那好,那我就來一點,這個評劇也是一個很完整的劇種,生旦淨丑都有,有一種評劇叫西路評劇,以前是在北京這一帶傳唱的,在清末民初傳唱很廣,後來東路評劇傳入北京,這西路評劇就漸漸沒落了,現在也就還剩幾個傳人了,我給大伙兒唱兩句聽聽。」

    又是一個快失傳劇種,所有人都傻了,你怎麼會那麼多啊?

    第0209章 老評劇

    何向東笑笑,稍微介紹了一下西路評劇:「西路評書也是從十不閒蓮花落裡面發展出來的,它是在蓮花落的拆出時期產生的,什麼叫拆出呢,簡單來說呢就是把曲子裡面的第三人稱改成第一人稱。」

    「我們曲藝裡面唱曲啊,比如說你唱個三國,劉皇叔怎麼樣怎麼樣,諸葛亮怎麼樣怎麼樣,這是用第三人稱在唱,在唱他們的故事。拆出之後,就是演員來扮演角色,用第一人稱來演唱,這就是戲曲了,戲曲裡面每一個演員都在扮演一個角色。這就是曲藝和戲曲的區別。」

    「評劇就是打蓮花落拆出的時候來的,很多劇目也是在拆出的時候重新編的,那時候叫蹦蹦戲,西路評劇以前叫北京蹦蹦戲,所以他唱出來是有京味的,東路評劇是流行在唐山一代的,唱出來有唐山口音,這是不一樣的。西路評劇的念白說的也是京音,唱腔受梆子影響比較大,我唱兩句大伙兒嘗嘗啊。」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