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2023-09-23 16:15:43 作者: 唐四方
《相聲大師》作者:唐四方【完結】
內容簡介:
男問:「這書好笑嗎?」
女搖頭道:「不好笑,都冷死了。」
男人解開自己的衣服,柔聲道:「來穿上我的衣服,小心著涼。」
女人也很感動,笑著說道:「謝謝,褲子就不必了。」
……
這是一部寫現實的小說,這是一部寫相聲行幾十年興衰變遷的小說,這是一部寫民間藝人的小說。
第0001章 津門學藝
「在想當初,大宋朝文彥博,幼兒倒有灌穴浮球之智。司馬溫公,倒有破瓮救兒之謀。漢孔融,四歲就懂讓梨遜之禮。十三郎五歲朝天。唐劉晏七歲舉翰林,漢黃香九歲溫席奉親。秦甘柔十二歲……哎呦!」
伴隨著一聲痛呼,一個八九歲模樣的小孩捂著手臂,小巧五官緊湊到一起,正撇著嘴一臉委屈地看著他師父。站在小男孩對面的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兒,身上穿著黑色對襟褂子,頭上還帶著一頂黑色氈帽,帽子上一個碩大的補丁十分明顯。這小老頭手裡持著竹鞭子,沉著臉盯著小男孩。
「師父……」小男孩弱弱叫了一聲,嘟著嘴,含著眼淚很是委屈。
老頭絲毫不為其所動,仍是沉著臉,道:「你還好意思委屈,秦甘羅說成秦甘柔,再敢嘴裡拌蒜試試看?」
小男孩倒是機靈,見委屈打動不了師父便立刻換上一副討好的笑容,道:「師父這您都能聽出來啊,哇,真了不起。」
老頭臉一黑,道:「我聾了是吧,我。」
「嘿嘿……」小孩搓著手笑了起來。
老頭叫方文岐,小孩叫何向東,老頭是何向東的師父,也是他從老渣(人販子)手裡頭把何向東救出來的,收為弟子,傳授本事,一直養著這孩子,說是師徒,其實跟爺孫沒有兩樣。
何向東年紀小也有些淘氣,但跟師父的感情是沒話說的。要是沒有師父,他現在指不定成什麼樣呢。老渣那幫人對他們這些小孩下手可不軟,八九十年代街上那麼多斷手斷腳乞討的孩子是打哪來的,可不就是這幫人幹的缺德事麼。
方文岐輕哼一聲,道:「趕緊的,再使一遍八扇屏的活兒,就說小孩子這段兒,要還是說不好,看我怎麼收拾你。」
見逃不過去了,小男孩也就認了命了,憤憤道:「不就是使八扇屏的活兒嘛,有什麼了不起的,師父您瞧好了,我說說您聽聽,在想當初,大宋朝文彥博,幼兒倒有灌穴浮球之智。司馬文公,倒有破瓮救兒之謀。漢孔融,四歲讓梨,懂得謙遜之禮。十三郎五歲朝天,唐劉晏七歲舉翰林,漢黃香九歲溫席奉親。秦甘羅一十二歲身為宰相……」
八扇屏是傳統相聲中的一段兒,是個非常典型貫口活,由幾十個大大小小的貫口組成。八扇屏是相聲藝人開蒙的活兒,可以說基本上每個演員都會,但是想說好了卻是極難。說的好也有,像北京的「二趙」的版本就堪稱範本的存在,經典中的經典。
這「二趙」指的就是著名的相聲演員,趙世忠、趙振鐸兩位趙先生,老舍先生在60年代就稱讚北京文藝界的名角就有「四馬二趙」,這二趙說的就是這兩位。
貫口並不是大家所想那樣憑藉極快的語速說出來就行的,也並不是隨便找一人讓他把詞兒背熟了,快速背誦出來,就是貫口了。
相聲裡面怎麼使活都是有講究的,都需要師父手把手交的。舉個簡單例子,你聽人家相聲演員說段子都笑得不行不行了,等你把原模原樣的段子說給別人聽,人家卻冷的要蓋被子,原因出在哪兒,就是活兒不會使。
就說貫口,首先第一點不是快,而是咬字要准,吐字要清,要唇齒喉舌的配合,容不得半點磕巴或者嘴裡拌蒜。其次,什麼地方可以偷氣,什麼地方可以換氣都是有講究的,都是需要學習的。另外還需要身段、表情、動作、語氣的配合,很是講究。
相聲這門藝術是起源於北京的,甭管傳到什麼地方,說的都是北京話,雖然某些地區的相聲藝人在表演的時候有涉及到當地的方言,這也是為了拉近和當地觀眾之間的距離,行話叫倒口也叫怯口。傳統相聲裡面也有用方言表演的段子,叫怯口活,比如怯拉車、怯洗澡等等。
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推廣普通話,相聲演員也開始用普通話表演,但其主體仍是北京話,從相聲表演中的諸多兒化音就能看出來。
方文岐本身就是老北京人,他是民間藝人常年奔波各地賣藝,傳給何向東也是最傳統的北京相聲。
「吳周瑜七歲學文,九歲習武,一十三歲官拜水軍都督,執掌六郡八十一州之兵權。」貫口都是越來越快的,前面一段何向東一字一句慢慢道來,到這裡,何向東面色一正,語速陡然加快:「施苦肉,獻連環,祭東風,借鵰翎,火燒戰船。」
語速一頓,何向東繼續道:「使曹操望風鼠竄,險些命喪江南。雖有臥龍、鳳雛之相幫,那周瑜也算小孩子當中之魁首。」
何向東比出一根大拇指,得意洋洋看著他師父,也不知道他是在誇讚小孩子當中的魁首周瑜,還是在誇他自己。
方文岐看的好笑,黝黑的臉龐露出一點笑容,道:「說一段莽撞人吧。」
「啊?」何向東小臉兒立馬垮了。
莽撞人是八扇屏裡面最難的一段,講的是莽撞人張飛的故事,不僅僅是篇幅很長,裡面還涉及到好幾位歷史人物,都需要相聲演員在貫口中表現出來不同的人物。而且在這段貫口中還涉及到許多兵刃、打鬥的激烈場景,都是需要相聲演員自己描繪出來的,要讓觀眾身臨其境,相聲演員表演形式單一,要做到這些非常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