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2023-09-23 15:05:27 作者: 看泉聽風
作者有話要說:謝謝993693、秘密投的霸王票 ^_^
--------------------------------------------------------
很多讀者文下都在嫡庶的關係,我這文是架空小白文,不考據,但在開坑的時候,關於嫡庶問題,我也稍微查了一點資料,跟大家分享、討論下,也希望大家跟我一起八卦八卦(*^__^*) 嘻嘻……
我查到的資料是這樣的,整個魏晉南北朝,對姬妾和庶子女都比較嚴苛,不像明清時期,庶子還有繼承權,但在大環境下,南方和北方也有些不同。
北方,如讀者所說的,嫡庶觀念分的很清,《顏氏家訓》上明確指出了,「河北鄙於側出,不預人流,是以必須重娶。」很多家庭都是「嫡待庶若奴,妻御妾若婢」。
比如北朝,社會上出現嚴重的輕視庶子的風氣。庶生兒子不予入流,不錄家籍,甚至不被舉養。但大家也知道,北朝比較特殊,唔,整個上流社會都盛行怕老婆……姬妾的地位非常卑微,所以這種風俗其實婚姻制度的體現。
有個宰相叫盧玄,生了五個兒子,但只有兩個兒子計入族譜,剩下的三個因為庶出,族譜就乾脆除名了。很多庶子因為「不預人流」,根本沒有機會當官。史料上記載了好幾個庶子,本身挺有才華的,但因為是庶子,一輩子不能當官,只能當個閒散人。
但凡事都有特例,比如說三國時期的將領鍾會、西晉時期的阮孚都是史料上註明的庶子,但那些人依然是一生官位顯達,並沒有由於庶孽而遭到任何歧視。鍾氏為穎川高門、阮氏為陳留士族,地望均屬河南。
然而《顏氏家訓》上也明確寫出來了,「江左不諱庶孽,喪室之後,多以妾媵終家事」這段說就是說,南朝對庶子相對來說比較寬容,甚至有些人家讓侍妾管家。
在《南齊書》中記載的褚澄,就是庶子,尚宋文帝女廬江公主,拜為吳郡太守,後官至左中尚書,官運亨通。南齊初年朝廷重臣王儉也是庶子,尚宋明帝女陽羨公主。查不到這兩個公主是否為嫡出,但我想就算是庶出,好歹也是公主,嫁給嫡出的世家子是綽綽有餘的,兩人尚公主,一來是說明他們才幹好,二來說明南方對庶子相對比較寬容。
王儉的孫子,王規也是庶出,他的叔叔還常說,「此兒吾家千里駒也」一個庶子能得家族如此重視,就算他再有才幹,也是和南方士族不太重視嫡庶出生有關。
琅邪王氏還有一個叫王固的人,他的嫡母是梁武帝的妹妹義興長公主,他本來是庶出,但還是被視為公主所生,得以封侯,難道這樣善待庶子,會讓公主傷心,讓皇帝憤怒?
這樣的例子,不僅王氏有,同樣高門的謝氏、幾個吳姓士族都有,大家興趣的可以去查查看。這些資料可以看出南方士族對庶出的孩子,讓庶出的孩子同嫡出享受一樣受教育、當官的待遇,這些都不能算是特例了吧?家族對庶子都如此寬容,我想對庶女應該更寬容吧,畢竟女兒和兒子還是不同的。庶子如果沒有嫡子,還有可能繼承家業,而庶女不能繼承家業,反而可以用來聯姻。
我文里設定蕭家祖宅在江南,是南方,所以家裡對庶子、庶女的態度相對來說,寬容許多,比如大姑娘、二姑娘在江南的時候,大部分時候還是和蕭源一起受教育的,蕭源也是叫她們姐姐的。還有以蕭源所受的教育來說,她也不可能真正做到對待庶出的姐妹如奴婢一般。
當然南方士族,「不諱庶孽」不等於不分別嫡庶。嫡、庶之間在繼承權方面差別還是很大的。
《世說新語》中寫過,桓石虔就是庶子,家裡人雖然也是叫他「郎」也就是少爺,但並沒有被父親承認身份,只是家人的尊稱而已。《晉書》王恭傳載,恭言「我有庶兒未舉,在辱母家。」
這情況和蕭家幾位庶子女的情況類似,庶出的二子、四子下人也是叫郎君的,但那也只是叫叫而已,四郎君也就是四姑娘的弟弟,甚至沒有到過江南祖宅,更別說是入族譜了。二少爺,他的情況稍微好點,因為他的姨娘是嫡母的陪嫁丫鬟,他從小在祖宅長大,但這並不代表他會有資格繼承家業。
我這文里的三姑娘、四姑娘和六姑娘的情況,她們都是庶出,是女主的父親四處為官時候留下的庶女,蕭珣並沒有把這幾人帶回去,就讓她們跟著姨娘和辱母生活,有嬤嬤教導,但那些只是她們姨娘請來的嬤嬤,和蕭家出來的嬤嬤是不一樣的,所以相對來說,她們的教養要比從小養在祖宅的大姑娘、二姑娘差很多,蕭源對四姑娘是不在意,而四姑娘把這種不在意當福氣。三姑娘和六姑娘比四姑娘稍微好一點的就是,她們姨娘的眼界要比五姨娘的眼界高些,因為她們出生和五姨娘不同,這些我都會在文後說的。
蕭源不可能和那些庶出的姐妹們一樣,在書房裡完全不顧身份的對罵,更不可能說出如那種「你是庶女,我是嫡女,我們身份不同」,因為她壓根沒這個感覺,她們本來就是不同的。只有自卑才會強調,蕭源不自卑,所以她根本不會去想,也不認為四姑娘的地位會危及到她。所以對於四姑娘的有些挑釁,她會不在意,能過就過了,打個不是太恰當的比方,這和清代張英「讓人三尺又何妨」這種感覺是差不多,站在了那個位置,就不會太在意某些得失了,因為他們不缺。幾位庶女,她們相互看不順眼,她們只會鬥嘴,也只能鬥嘴,而蕭源不會參與這種事,但如果她有需要了,就會直接差遣嬤嬤去教訓四姑娘,這就是身份上的差距。
有人說我文里有寫嫡庶不分、寵妾滅妻,嫡出子女和庶出子女是一樣地位,我看了我發的這幾章,看了幾遍都沒看出來我寫過這種事,或許你們看的不是我的文吧。
有讀者舉幾個皇帝的例子,說是皇帝的生母不得冊封,我不是很明白你的意思,我想直接在留言下回覆你的,但是似乎JJ抽了,我只能在這裡說一些。你舉得例子都是庶子當了皇帝的史實,這也算是抬高了庶子的地位吧?
李陵容、荀氏是外族人,謝玖出生屠夫之家,周貴人生平我沒找到,但這些人有個共同點就是她們從一開始就是妾的身份,那時代妾本來就不能扶正,但並不代表她們是庶女,當然她們的出生,估計有些應該是嫡女吧,她們的父親應該沒法子養小老婆……
而我文里沒有出現讓庶子繼承家業,讓姨娘扶正的內容,甚至沒有姨娘和正室對噴,所以這些例子,不知道跟我文有什麼關係?至於蕭家庶女嫁給皇子當正妻,= = 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有寫這個情節呢
嫡就是嫡,庶就是庶,這點我文里寫的很明白,我是說過,嫡女、庶女區別沒有庶子那麼大,在利益前提下,嫡女可以當妾,庶女也可以當皇后,歷史上的確有這樣的記載,就算是特例,不是也出現了嗎?
還有花開親親說姨娘的排行不對,說是正室和姨娘不應該相提並論,我回復過了,但似乎看不到我回復了,這裡重新寫一遍,關於姨娘叫法問題,我跟一個朋友討論過,我們的都認為,姨娘不應該說大,不是說這和正室相提並論,而是要避開這個「大」字,就跟避諱的感覺差不多,不知道我想的對不對。我不是不想改成姓氏,但是想想要想五個姓,寫的時候還要不弄錯……好難啊o(╯□╰)o
唉,突然覺得考據好沉重啊,人家這篇文明明只是架空小白文嘛,打滾~~~還有JJ抽的好厲害啊,嗚嗚,我都不能看大家留言了,自己回復的東西都看不到,太討厭了
5
☆、5、教妹 …
六姑娘從書房出來後,就讓丫鬟捧著筆墨紙硯去了劉夫人房裡。劉夫人每次去禪恩寺進香的時候,都會帶上一卷新抄的地藏經去菩薩面前供奉,目前這經書是大姑娘在抄,因夫人誇她字寫得好看。六姨娘尋思大姑娘年紀也不小了,這兩年肯定就要出嫁了,就讓六姑娘苦練毛筆字,沒事就跟著大姑娘一起去劉夫人佛堂里抄佛經,六姑娘苦練了幾個月,一手小楷不說端莊,已經可以見人了。
「容先生就是今早起來有些腹瀉,吃上了一副藥睡了一覺,現在精神已經好的差不多了,估計休息上兩天就能恢復了。」派去查探先生病情的僕婦隔著帘子在外間對正在念佛的夫人稟道。
「你讓廚房做些好克化的吃食給容先生送去,幾位姑娘不是讓人熬了銀耳湯嗎?你也一併送去,就說是姑娘們的心意。」劉夫人放下手中的佛經吩咐道。
「是。」那僕婦領命下去。
劉夫人下方六姑娘正在抄經,聽劉夫人這麼一說,放下毛筆,給劉夫人端了一盞蜂糖靈芝茶道:「太太,還是二姐想的周到,不然我們就聽了三姐、四姐的話,直接派人去先生那裡就鬧笑話了。」
「哦?你二姐說了什麼?」劉夫人接過靈芝茶漫不經心的問。
「當時四姐說要讓丫鬟過去探望先生……」六姑娘一邊給劉夫人揉腿一邊將書房當時的情況大致說了一遍,末了她還仰頭笑道:「四姐還誇了五姐房裡的丫鬟手巧,那麼漂亮的衣服都做得出來呢。」
劉夫人微微一笑,輕啜了一口茶水,並不接話,大姑娘低頭專心致志的抄寫經書,似乎對外界發生的一切事都全然不知。
六姑娘等了一會,見太太沒說什麼話,心裡忐忑,面上也隱約露出了懼色,就怕太太責怪自己多話。
劉夫人休息了一會,見大姑娘也把經書抄好了,便道:「時辰也差不多了,你們都下去吧。」
「是。」六姑娘鬆了一大口氣,和大姑娘一起退下了。
兩人出門後,六姑娘忐忑的望著大姑娘,「大姐,太太生氣了嗎?」
大姑娘暗忖這六妹聰明是聰明,就是心術不正,愛走些旁門左道,這些----到底不是正道!她想了想勸道,「太太沒生氣,只是以後這些事你不用特地說給太太聽。」太太難道還會不知道書房發生的事?再說讓太太厭惡四姑娘又有什麼用?太太什麼事都決定不了!
「但是----」六姑娘有些遲疑,這樣不是就可以讓太太更厭惡四姑娘了嗎?
大姑娘嘆了一口氣,從她來冀州至今,六姑娘一直很依賴自己,兩人的姐妹緣分也是天生的,她年紀還小,有些事現在教起來還來得及,她拉著六姑娘的手,「六妹,我們雖然是姑娘家,但也要做到心胸磊落,有些事只要用眼睛看,用心記下就行了,不用說出來的。你想不然為什麼我們有一雙眼睛、一對耳朵,卻只有一隻嘴巴呢?四姑娘再不好,也有太太來教……」大姑娘一邊走,一邊低聲教導著六姑娘,她們還算幸運的,五妹的性子寬厚大方,是拿她們當姐妹看待,不然她們的日子才是真正難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