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2023-09-23 09:54:54 作者: 懷愫
若不遞了帖子倒是不懂道理了,吳夫人囑咐兒媳婦挑幾樣禮帶過去,她特特加了一聲:「說是路上還照管了禮哥兒,把禮加的厚些。」
徐小郎早早就回了金陵,倒比王家的商船更快,山長因出了那樣事,後頭的口岸也不叫學生下得船去,只備齊了米麵糧油,便即刻開船,一路再無別事,順順噹噹的回了金陵。
他自是先回了家中,拜見過父親繼母,因著被上司寫信送到了親爹面前告狀,徐三老爺被擼了差事,日日只要家中吟詩作對,若不然便出得門去,尋那原先舊友,玄武湖泛舟聯句,秦淮河賞月描花,寫得些酸文醉詞的,少有著家的時候。
徐老太太還是疼愛小兒子,想想兩個兒子都在外任作官,便是孫輩兒也在外頭謀前程,卻單單只有徐三老爺這一家子,兒子守孝不能考秀才,親爹又被拘在家中不得外出做官,每每徐老太爺要說些甚,都叫她擋了回來。
悄悄拿了私房銀子貼補,還到處說合給兒子相定了一門親事,徐家幾代在朝的,徐大老爺又是布政使,那些相當的人家不肯當填房,再往下尋摸哪裡還有不肯的。
徐三老爺三十出頭四十未足,歇在家中也只說為著妻子過世,心中哀傷之故,媒婆嘴便是一尺水都要吹出十丈浪來,更別提徐家是真箇花團錦簇了,便是繼弦,前頭又有了一個嫡子,也有不少人家肯嫁進門的。
最後給徐三老爺定了個從六品宣德郎家的女兒,徐老太太曉得兒子原先兒媳婦不睦,為著便是她商戶出身,嫌她不識詩書。
徐老太太也怪吳氏收攏不住丈夫的心,把好好的爺們往外頭推,這才鶯鶯燕燕的招回家這麼些,宣德郎是文職,這家子的女兒多少該染些書香墨香的,好叫他收了心,別一門心思的往秦淮河上跑。
定繼妻,吳家也是點了頭的,宣德郎是從六品不錯,卻是散官,只有職位沒有實權的,無權自然無錢,這樣出身的姑娘進了門,怎麼也別想拿捏前頭正室生的兒子,退一萬步,只要吳老爺不倒,徐禮的婚事徐家便不能不通聲氣就這麼定下。
只吳家想等徐禮出了孝再辦親事,可徐老太太哪裡肯,兒子在她眼裡房裡人再多也是個鰥夫,哪有老子讓兒子的道理,急等著徐三老爺出妻孝便把事情給辦了。
吳家沒得辦法,總算定的人還可意,兩邊都退一步,親事很快就成了,換帖採納定禮,徐家原沒想著叫徐小郎出門去,是他自個兒求了大伯,說身上有孝,拿上詩文得了山長首肯,才進得書院。
這回回去,拜見繼母這一節卻是避無可避了,他還穿著一身學院緇衣,束髮整冠,裡頭徐三老爺跟繼室張氏一道坐在堂前,徐禮進了門便下拜,嘴裡稱見過父親母親。
張氏只聞其人未見其人,曉得前頭有個兒子在,也知道已經讀書進了學,這場便要考秀才的,她在後院裡頭腳跟還未立穩,自然溫柔和善,細聲細語的請他起來:「在外頭可吃了不少苦頭罷,都說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往後你高中了,給你娘討個誥封來,她也安慰。」
這幾句話不獨徐小郎聽著順耳,徐三老爺也覺著這個妻子會說話,拈了鬍子點點頭:「你這文章作得如何了?」
接下來便是爺倆的事,張氏退出去,就持了繼母的身份,往徐禮的屋子裡分派活計,見他院裡只有一個老僕四個小廝,連看門的也都是老婆子。
她為著避嫌一向不曾往這個繼子院裡頭來,如今一見倒嘆前頭那個吳氏是個心思明白的,看看丈夫屋子裡那個些,便不能叫兒子也耽誤在美色上頭。
把吳氏氣死的樊娘到底沒能進徐家門,不僅沒能進門,連金陵城都不曾進得,她於徐三老爺也不是什麼剛得的新鮮可意人兒,不叫納進來,便又丟到腦後去,一門心思只寵愛從江州帶回來的新妾趙仙仙。
張氏進了門頭三日他還是在正院裡頭過的,等三日一過,便一頭扎進了趙仙仙房中,前人栽樹後人摘果,那個樊娘後頭沒了進項,只得重張艷幟,可她年歲老大,哪裡還能得著青眼,身份掉到那三流中去。
兩個女人正鬥法,張氏還是勝了一成,趙仙仙是青樓出身,再捧上的天清倌人,那裡頭去走一遭在徐老太太的眼裡也跟螻蟻沒有兩樣,進是進了門,可從來只當沒有這個人,通房丫頭還有二兩月例銀子,她連這二兩的定例也沒有,徐三老爺也不是個有定性的,等寵愛沒了,還不如粗使丫頭。
趙仙仙也同樊娘想的一樣,想著懷上身子,不論生個哥兒還是姐兒,只要生養下來,她這姨娘的名份便坐定了。
徐禮院子裡的下人俱是吳氏精心挑選的,張氏早早把正院過了一道手,要緊地方都換上了自己人,只徐禮這院子動不得,她見這老的老小的小,也不打算伸這手去,只吩咐兩句照顧好少爺,又點了幾道吃食,看見他院裡就有小廚房,笑一笑帶了丫頭出去了。
徐禮在家氣悶得很,面上端著恭敬跟徐三老爺論了會子詩文,拱了手道:「表哥升了旗總,如今在衛所當職,我想著得空去舅舅家拜會。」
徐三老爺擺擺手:「他一個武夫又甚個好說道的,也罷,總該拜會你舅舅。」說著甩甩手,到了點兒,他該到外頭去會友了,心裡還想著原樊娘說的對,住宅子裡琴瑟琵琶不如外宅子裡彈撥方便,他這裡一有響動,徐老太太就要差人來了。
徐禮送了父親出門,抬起臉來,眉間眼梢都是冷意,轉身回去就聽黎叔說了繼母來瞧過了,他皺皺眉頭,看看宅院:「此也非久居之地了。」
繼母瞧著不過比他上一二歲,十七八的年紀,他的院子又在後頭,儘早避開這些事要緊,也不拆包袱,帶了小廝去了舅家。
吳少爺還沒家來,吳夫人看見禮哥兒笑得合不攏嘴,見他身後跟的小廝還背了書筐,手上拎著包袱,把臉一沉:「怎的,那個張氏還敢拿矯?」
徐禮趕緊搖頭:「那倒不曾,只外甥在那兒住得不慣,想在舅姆這叨憂兩日。」吳氏聽見他這樣說臉上才鬆了,又笑起來:「你便是長住我這兒又怎的了,趕緊的,擺下香湯叫哥兒洗漱。」
柳氏又跟著下去安排飯食,吳夫人拉了徐禮把這路上的見聞都分說一回,聽見路上那樁事跟著嘆一回:「好好一個姑娘就叫壞了,作孽,這人還不下地獄。」
等聽見徐禮說遇上了王家人,王四郎請了飯茶,還送了一席謝師,吳夫人倒喜歡這家子會做人,又問:「這許多船,你怎麼就碰見了他家。」
知道徐小郎撿著了大白,同柳氏兩個互看一眼便笑,婆媳兩個倒是說過些討了蓉姐兒來給徐小郎當媳婦的話,沒成想竟能有這樁事在裡頭,若不是年紀差的大,王家又是個商戶,家門親算算得匹配了。
夜裡便把這話告訴了丈夫,吳老爺聽見哈哈一笑:「竟有這事兒,倒真箇是緣份了,王四郎還寫了認來問我怎麼捐官兒,一個從九品還是謀得著的。」兩個不過當談笑,金陵好人家的姑娘這樣多,哪裡就單認了他家。
既是請一家過門去,正巧徐禮也在,便跟了一道去暖房,院子屋子俱是齊整的,男人們往正堂去,吳夫人跟柳氏兩個便從夾道里直接坐轎進了花園子。
玩花樓里早早設下了點心桌,開了當院一整面的花,從樓上看那樓下的芍藥花兒,彼此先是問侯一番,秀娘先謝過吳家幫著相看宅院,吳太太又再謝過王家在路上照看了外甥。
只一打眼兒,吳夫人就曉得王家今時又不同以往了,秀娘上身是大紅遍地金羅襖,下身是金枝綠葉百花拖泥裙,頭上赤金的冠兒戴著,壓發鬧妝俱是時新花樣,嵌的寶石珠子個個有指甲大,繡帶兩端俱了垂金禁步,腰上掛了玉項牌,端得的富家太太裝扮了。
柳氏陪在婆婆身邊,規規矩矩立著,等入了座,往樓下一瞧,端得好景致,她不由一嘆:「此間設了几案,不必點香便好作畫了。」
吳夫人一向知道這個兒媳婦是有些才情的,笑一笑道:「這常來常往的,往後便借了這院子作畫又怎的了。」
柳氏自知失口,掩了嘴兒垂下頭去,只撿桌上的鮮桃子抱在帕子裡聞味兒,蓉姐兒卻眨眨眼:「不單設了几案,在這兒再掛個吊床,外頭還要起個鞦韆架子……」
話還沒完呢,秀娘就扶著額頭:「得了得了,我的祖宗,別折騰啦。」說著轉頭對吳夫人道:「我這個女兒哪裡是姐兒,倒似是個猴兒,才來一日就鑽到花園子裡頭,也不怕走迷了道。」
蓉姐兒低了頭不說話,過後又是去扯柳氏的袖子:「咱們去院兒里摘花罷,我娘說要留花給客看,我一朵都沒摘過呢。」
早早有丫頭捧了竹剪子在後頭立著,蓉姐兒還記得平五宴客的時候剪了花配在發間,這碗大的芍藥花插在發間不知多好看,她一把濃雲似的頭髮都梳了起來,首飾只戴了兩三樣兒,等的便是插花兒。
柳氏笑一笑,跟著蓉姐兒下得樓去,粉紫紅黃各色芍藥花開得眩人晴目,蓉姐兒只欲摘四朵,左看右看都拿不定主意,柳氏見了笑一笑:「王太太穿紅襖綠金裙子,頭上戴了別色俱壓不住,還是紅的最好。」
蓉姐兒一聽就明白了:「那吳夫人就要戴紫的,我戴的這艷粉的,姐姐戴的這一朵,我聽人說了,這個叫鳳羽落金池!」
柳氏原覺得蓉姐兒不似那大家子裡來的姑娘規矩,不成想著同她一處竟有意思的很,笑一笑接過來簪在發間,又蓉姐兒也斜插在發上。
蓉姐兒吩咐了丫環送上去,領了柳氏逛花園:「後頭還有臥雲亭藏春塢呢,咱們劃小船兒罷。」真真是一會兒一個主意,跟她一處都不必開口,她自個就有百般花樣好玩樂。
柳氏趕緊推辭,若是相熟人家也就罷了,可只她們兩個女眷,玩這個很有些鬧,蓉姐兒失望的嘆口氣,腳尖蹭一蹭磚地上的青苔:「娘不許我一個人玩船兒。」
到底還是沒劃成,一路又往門邊走,穿過芙蓉亭剛出了梅瓶月洞門,迎面就碰上了從正堂的後儀門穿出來往芍藥圃走的一行四人。
徐小郎在最末一個,柳氏是兒媳婦,自然等公公丈夫過去才能行,蓉姐兒沒有自己單個走的道理,一落後就又看見了徐禮。
當著那麼些人,她只彎彎眼睛,徐小郎一向落落大方,這會子竟侷促起來,兩隻手垂在袍邊,目光不往她臉上打量,只看見掛在腰帶上的綠底遍地金八條穗子的荷包,上頭繡了一朵半開荷花。
第107章 放風箏柳氏知意畫荷花徐郎情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