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2023-09-23 09:54:54 作者: 懷愫
    王四郎不十分願意:「梅姐兒呢?叫她去迎,他們倆有話說。」

    「梅姐兒讓我差去娘家報平安了。」沈氏在後頭推著他出門:「爹定是拎了東西來的,你去迎一迎,也好幫把手兒。」

    第6章 一個姑姑一台戲

    王老爺慢悠悠打河對岸來,背著手一路走一路停,等走到春風橋的時候手裡已經拎了一堆東西,早早就要乾果鋪預備下的荷花糖柿餅橘餅黑棗兒芝麻糖,全是孩子愛吃的,又轉到肉鋪里又切了十斤五花膘的豬肉,一扇排骨,還定下半腔羊叫送家去。

    王四郎一步一拖,沒走過一條街就看見親爹拎了四五個食盒,還抱著一壇酒,幾步上去接了過來。王老爺看見兒子也不說話:「嗯。」一聲,甩了手往前,走了五六步才問:「都到啦?」

    父子兩個著實沒話可說,卻又不得不說,王老爺生得富態,一清早走這些路已經喘上了,進了家門往堂前一坐,挨著碳盆烤火,沈氏趕緊把沏好的茶擺上,招呼兩個丫頭到他跟前拜年。

    蓉姐兒人手腿短,又穿著厚襖褲,走起路來一扭一扭的,到了王老爺跟前還知道他是爺爺,一年只見上三五回,難為她記得,兩隻小手合在一起拜了拜。

    蘿姐兒也是一樣,拜完了也不敢纏著他要糖吃,兩個人挨在一處,眼巴巴看著王四郎拎進來的食盒,王老爺還喘著氣,哄了孫女兩聲見她不敢跟他說話就指指糖盒子:「爺爺買的餅子,去吃去吃。」

    兩個丫頭一人拿著一個,蓉姐兒拉過姐姐的手,在她那塊橘餅上小小咬了一口,蘿姐兒也不生氣,笑著自己也咬一口,兩個人吃的滿嘴是糖粉,在院子裡亂竄,沈氏從灶下伸出頭來:「別往井台邊上去!」

    小孩子瘋跑玩樂,大人們在灶下忙活,堂上又只剩下王四郎跟他爹眼對著眼兒,最後還是當爹的拉下了臉去搭茬:「當差的時候跟人處得好不好?」

    王四郎一年跟親爹就見幾回面,早就不慣說這些了,要說他並不多恨王老爺,娶了後頭婆娘把前頭的兒女扔水裡溺死的也不沒聽過,可他恨朱氏。

    他十四歲才跟著姐姐們進了城,那時候沒見過世面,朱氏拿出一碗肥肥的炸豬肉給他下飯他還只當是這個繼母不錯,可朱氏轉身就同自己兒子說笑,譏笑他鄉下人肚皮大,沒個兩海碗裝不住。

    當時心裡頭的難受到如今還記得,明明自己才是嫡子正宗,進了城怎麼反而連個站腳下的地兒都沒有了。他也不是沒想過要爭,可他拿什麼爭,詩書經文原也上在村裡的私塾上過,可親娘一死沒人磨他,早就丟到腦後頭去了,偏偏做了官的爹只愛那會讀書的,被個婆娘拴在褲腰帶上。

    朱氏的兒子穿什麼吃什麼,他們穿的什麼吃的什麼,姐弟幾個都沒能在有朱氏的那個院子裡住上一晚,當夜就被打發到如今這個院兒里來,姐姐們擠在西屋,把正堂旁的東屋讓給他,還沒等他們摸清楚城裡的肉鋪往哪邊開門,二姐三姐就急急被聘了出去。

    這兩個人還懵愣著,就被繼母定下了終身,說是守孝守的年紀大了,再不嫁不像話,若不是生的顏色好,還沒有人要云云,又掩袖遮口的漏兩句,笑她們一身的村氣。

    王四郎少時不懂,後來混得多見得廣了才知道,這個巴掌大的小鎮裡,東頭說話話西頭迎著風就聽見了。兩個姐姐惶惶然的備嫁,心裡還感激著朱氏把她們一個聘給讀書的一個聘給當差的,以為這就是不錯的人家。

    出嫁的時候兩個人都是他給背出去的,朱氏面子還是要做的,前一天夜裡把繼女接過去住下,第二天花橋來抬,也算是從家裡嫁出去的。

    兩個姐夫什麼樣兒?一個酸到了骨頭fèng里,另一個就是個渾人,兩個姐姐初嫁過時每回回娘家就跟小妹抹淚,慢慢竟也過了這些年。

    王四郎心裡發恨,過了好幾年一句話也不同王老爺說的日子,朱氏給他說親,他連見都不見,他知道這個女人背後要哭要鬧,可他偏不如她的願。早在兩個姐姐定出去的時候,王四郎就打定了主意,絕不能叫繼母給他配婚。

    他是自己看中了沈氏的,他跟人出船,路過柳枝巷子的時候,看見她拎著菜籃子跟船家買菜,細眉細眼柔聲柔氣,還沒開口臉就先紅了,細條條一個人兒,看著就軟和,他當時就想,要是娶親就得娶一個這樣的回來,不能厲害,要聽他的話,他自然會待她好的。

    王四郎知道族裡也在催,一有紅白喜事王老爺要回家吃席面,族裡哪個人不追著問,似他這個年紀,孩子都能滿地跑了,他捏住這個,回了鄉下一趟,找到大伯,讓大伯在族長面前說了話,這才把事給辦成了。

    朱氏把銀錢抓得緊,鄉下的親戚也不是沒有怨言,十村八鄉好容易有個人當了官,沾親帶故的卻一點好都撈不著,都說這個婆娘心黑,一句話一挑就有人站出來給王四郎說話,族長特地把王老爺叫回來,接著修祠堂的事兒,把傳宗接代說了一遍又一遍。

    王老爺自然知道是兒子背地裡起的事,他還是那付風雨不動模樣,背著手坐船回去,在船行了一半的時候問:「瞧中了哪家的閨女?」這樣才把沈氏定了回來。

    巡軍鋪屋的差,不過是個過手,等他好了,定要帶著全家人往江州城裡去,爭一口氣給死去的親娘看看。

    堂前兩個人幾乎不說話,沈氏不時探頭看一看,跟桂娘一起皺眉頭,兩人要勸也不開好這個口,這姐弟幾個哪個沒有心結。旁的不提,光是拜年不上門的事,朱氏就說了多少話出來,可憑她怎麼說,就是不登門,還是沈氏進了門才叫梅姐兒去拜年。

    人不來的時候朱氏心裡惱,人來了她更惱,原來是不把她放在眼裡,如今是當著面的硌應她,肚裡把沈氏罵了十好幾遍,說她是面上憨厚心內藏jian,越發不待見王四郎。

    這些個事兒王老爺也不是不知道,不過睜隻眼閉隻眼,只要不鬧到他跟前,他從來甩手不管。兒子總歸是他兒子,後頭的婆娘跟了他一場,也不能叫她什麼也落不著,可真的落下多少東西,他心裡自有盤算。

    蓉姐兒才要邁過門檻兒因著腿短一下撲在地上,衣服厚沒摔疼,卻跟背了個王八殼兒似的爬不起來了,王老爺把她整個兒拎起來抱到懷裡。

    蓉姐兒在他懷裡不敢哼哼,低著頭玩了會兒手指頭,見他沒把自己放下來的意思就指著桌上的盒子說:「要糖。」

    她最喜歡荷花糖,刻成荷花樣兒,有紅有綠好看的很,尋常沈氏並不買給她吃,這個比沒刻花兒那些貴上幾文,到過年卻不論,要多少有多少。

    王老爺從最下面的點心盒子裡翻出一盒蘇油泡螺,這樣的點心蓉姐兒見都沒見過,還是從京里來縣裡當官的老爺家的私廚的拿手點心,既是此間沒有的,便用這個送下級官員或是高門富戶,那個官兒走的時候,倒有人把這方子學了來,本來也不是秘方,只是做起來費功夫。

    蓉姐蘿姐一人一個,啃得滿嘴都是黃乎乎的奶油,一人拿著半個,到了灶下塞了半個到沈氏口裡,這點心本就做的細巧,一盒子也不過六個,再要吃便沒了。

    蓉姐兒吮著手指頭,乖乖的不敢再要,可剛進門的王家二姑娘槿娘瞧見了,她抱著兒子去了堂前,後頭跟著那個童生丈夫,沒一會兒昊哥兒一手一個拿了過來,得意的看著兩個妹妹。

    槿娘嫁過去這些年,日子在姐妹里過得最艱難,摳摳索索小氣慣了,什麼都要多占一個,也不管兒子吃不吃得下,衝著那點心盒子伸手就抓了兩個出來。

    昊哥兒一來院子裡可翻了天,過年的時候買的空竹全被翻了出來。濼水鎮外一整座山上沒長別的樹,全是竹子,便有人砍了來,到年節擔在擔子上走街串巷的賣,一兩文錢便好買一上一串。

    小娃兒不給玩加了火藥爆竹,干是竹結扔進火堆里給她們聽個響兒,蓉姐兒年夜裡剛往火堆扔了一個,聽那「噼啪」爆開聲嚇得直哭,只好存起來擱在屋角。

    昊哥兒三兩口把點心往嘴裡塞,眼睛一溜瞧見了屋角的空竹,拿起一個到廚房去,趁著嬸嬸姨媽扭頭的功夫一下扔到了灶膛里,這一聲響得還以為屋頂塌了。

    蓉姐兒愣了一下放聲大哭,蘿姐兒也被唬住了,站著要哭又不敢,抖著肩瞪著大眼看向親娘。沈氏一陣肉疼,把蓉姐兒抱起來不住拍哄。

    昊哥兒幹完這個嘻笑著跑出去,又去摸另一個想扔到堂屋的碳盆里,槿娘也不說他,只笑嘻嘻的看著:「唉呀,還是男孩子膽兒大。」

    王四郎聽見聲兒從堂屋出來,眼睛朝昊哥兒一瞪,昊哥兒縮了手抱著空竹又出來了,到親娘面前咧嘴要哭,槿娘看見弟弟瞪了兒子一樣,心疼的什麼似的,走上去抱起來哄他:「不哭不哭,問舅媽討了去,咱們家去玩。」

    沈氏正心疼女兒,可親娘都不教訓她也不好說話,昊哥兒從來淘氣,越大越被慣的沒了邊兒,桂娘坐在小腳凳給小爐子添火,被這聲兒一震整個人從凳子上摔了下來,爐子都差點推倒。

    親娘只知道看著兒子樂呵,親爹更是不聞不問,只作無事般進了堂屋,對著王老爺唱個肥喏,從袖兜里摸出張大紅的拜年帖來,照例又是酸詩一首,這東西原是年前就要送的,挨到現在也不知道這個汪文清又掉多少根頭髮,才想出這四句詩來。

    王老爺卻連看也不看,抬抬眼皮兒示意他擱在桌邊兒。汪家上一代出過個秀才,可無奈後頭再怎麼也沒考出來,汪文清早早就過了縣試,可直到前年才過了府試,才算剛剛考上童生,整個兒家底都給折騰空了,汪家還得意呢,只以為自家要出個作官的老爺了。

    汪文清誰也瞧不上,當年說親的時候若不是瞧著王老爺有一官半職,怎麼也看不上槿娘,嫁進才曉得她不識字,「嗚呼哀哉」不知嘆了多少回,紅袖添香的美夢碎成了渣渣。

    他也從不跟王四郎論兄弟,只為著他是個白身,又瞧不上紀二郎,覺得他粗蠢是個武夫,出去交際瞅見他們連眼皮子都不抬一下,大街上叫他,若叫「文清兄」那他必得回頭與人作揖,若是喊姐夫妹夫,那必是當聽不見的。

    王家大女兒嫁到了外地,尋常不回來過年,四女兒把姨母那兒當家,不過了十五不會回來。攏共這些個人就算是到齊了,沈氏桂娘一併擺席,槿娘寄著兒子到灶下,拿起一碗沒動過的雞挑出裡頭的雞肝兒餵給兒子吃,再笑嘻嘻的拿了碗擺到席上去。

    汪文清看著文弱伶仃,到擺上席了,一屁股就往肉菜多的地方坐,剛動筷子手一伸把個沒切開的雞腿兒挾到碗裡。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