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頁

2023-09-23 04:50:19 作者: 傾碧悠然
    村里眾人有些麻木,更多的是絕望。三百斤,一些人暖房全部的收成都沒有一百斤,他們倒是說得容易。而且在糧食還不是秋收過後,而是現在就要。

    這分明……就是奔著人來的。

    稍微有些常識的人都知道,從五月開始,或者更早一點,到秋收這段時間,叫做「青黃不接。」就是剛好家中沒有糧食,只等著地里收成回來才能填飽肚子,他們這個時候來,分明就是想要眾人交不出糧,直接出人。

    可能是因為天乾物燥,衙差的脾氣也不太好,板著臉說完了公文,說了三天後來接收後,轉身就走。

    村長忙攔住,不理會他臉上的威嚴和冷意,語氣里幾乎帶上了哀求,「小將軍,能不能等到秋收過後?今年我們不用交稅糧,剛好可以挪出糧食免丁,肯定能交齊,不會拖欠的。」

    衙差一臉為難,「我們也是奉命行事,大叔您別難為我們了,要是交不出,我們也會吃掛落。」

    村長不接話茬,只念叨,「就一個月,一個月後,我們就有糧食了,我們村世世代代都是種田的,不會打仗,但我們會種地,要是我們都走了,就沒有人種地了啊,朝廷也沒有稅糧收了……」

    村長身後的眾人都七嘴八舌求饒,不求不行,再不求,就真的要拿著包袱去當兵了。那可是要命的活。

    那為首的衙差聽到這裡,詫異的看村長一眼,點頭道:「我回去如實稟告上去,但能不能往後推還得看上頭的意思。」

    村長千恩萬謝的送走了他們。

    有人試探著問道,「村長,你說,真的能推嗎?」

    村長嘆口氣,擺擺手道:「不知道,回去。」

    張采萱和秦肅凜站在最後面,其實衙差說回去稟告,這件事就應該有戲,要不然他不會應承,畢竟村里準備著去當兵也不耽誤他稟告不是?

    看來還是有人重視這些種地的農戶的,就像是村長說的,徵兵須得壯年男子,可都是種地的主力,要是把他們帶走了,以後朝廷的稅糧就沒地方收了。

    當然,也可能跟朝中各派系的政治博弈有關係,他們這些人最後命運到底如何,全在上位者的一念之間。

    村里人擔驚受怕了幾天,都過了衙差說的三天,還不見村口有人來,雖然忐忑,但眾人心弦都微微放鬆了些。

    作者有話要說:  晚上12點

    第146章 落戶

    日子慢慢划過, 村口始終沒有人來,村里人漸漸地放了心, 上一次村長和衙差說的話許多人都聽到了,是不是朝中改了對青山村的待遇?以後只交糧食,不用徵兵?

    村里人既期待,又覺得悲哀。

    真要是如此,雖然不用擔心背井離鄉丟了性命, 但是每年的稅糧只怕得加不少。

    當然了, 青山村眾人有暖房收成, 三月收完了大麥,緊接著就下種, 現在眼看著就要抽穗了, 等這邊秋收過後, 暖房裡面還能收一茬。要不是沒有糧食付工錢, 村里許多人都還想要繼續造幾間出來, 那造出來的不是房子,而是糧食。

    很快,張采萱家後面的荒地里的大麥可以割了,事實上這邊荒地和貧瘠的地里的糧食都可以收了,那種肥地還要再等等,大概得十天半個月。

    割麥子的時候,當初到張采萱地里採藥的人,後來幫著他們家翻地的四個人又來了。

    他們自己帶了刀,上來打過招呼後就開始幫忙, 張采萱無奈的笑笑。這些人知道感恩,她心裡還是很高興的。也不難為自己和驕陽了,帶著他回家蒸饅頭去,他們一開始是拒絕的,後來拒絕不了,也不要多,每人只拿兩個。

    張采萱的地不多,比起去年,收成又多了一百多斤,算起來很不錯了,這種荒地,沒有十幾年的用心,是別想有什麼收成的。張采萱撒種時,沒有像村里人那樣撒得密密麻麻一大片,只稀稀拉拉的,這樣長出來的苗其實還要壯些,間距大了,穗子也大點。

    有人幫忙,兩天就割完了,然後脫穗曬上,與此同時,村里各家都忙著秋收,一時間,就連七八歲的孩子都忙碌了起來。

    張采萱則挎了籃子帶著麻袋往山上去,秦肅凜背著驕陽一起,路上遇到了老大夫。

    老大夫自從住下,貨郎來了幾次也不見他提出要走,大概是真覺得青山村住著不錯。

    看到張采萱一家人,他還蹲在地上刨藥呢,就笑著打招呼,「秦公子,你們又上山了?」

    秦肅凜點頭。

    婉生脆生生喚道:「采萱姐姐。」

    張采萱嘴角不由得就帶上了笑容,「婉生,你今天挖了多少了?」

    只是隨口一句話,婉生似乎沒聽到,她有些愁緒一般,看了一眼老大夫,問道,「采萱姐姐,你說我和爺爺要是想在青山村落戶,難不難?」

    張采萱心裡一喜,「你們真要落戶?」

    落戶之後,一般就不會離開了,如果老大夫落戶,可能會在這裡養老了。對於青山村眾人來說,這可是件好事,雖然村長早說過不再收留外人,但不包括大夫啊!

    老大夫清咳一聲,婉生頓時就老實了。

    張采萱失笑,「大夫,如今我們村的情形您大概也知道些,到時候……」

    老大夫擺擺手,「我要是不落戶,難免讓人詬病,我既然想要住下去,就不怕這些,而且那天的情形我也看到了,以後村里大概是交稅糧多,如果真是這樣,我又沒地,便不用交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