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頁

2023-08-30 16:58:17 作者: 蝦寫
    ……

    市政廳的『意外』不可能一直意外,等待是因為需要刑偵部門和反恐辦公室對案件的一認定,是刑事案件或者是恐襲事件,亦或者就是一次意外或者事故。

    英拉遇襲後不久就去世,英拉的一些同事在當晚知道了英拉的死訊。第二天市政廳上班時,很多同事都帶上一束鮮花放在英拉的工作檯上,以示對死者的哀悼之情。一部分媒體對事件進行了關注,作為市政廳大樓第一長官,面對競選壓力的市長怎麼可能放過這個機會?或者說他本善良,關愛市政大樓的所有工作人員。

    不管原因如何,市長在確認案件性質後,在案發第二天下午一點左右,召開了新聞發布會。

    新聞發布會在市政廳大門口,這個位置可以直接看見英拉的辦公位。除了媒體之外,很多人圍觀了新聞發布會,主要人員是市政廳辦公人員和市長支持者。

    市長的說話席為定製,新聞中常見的一個小台子,小台子前有一面防彈玻璃,這只是基本安保措施。

    市長用沉重和緩慢的語氣:「昨天在這裡我們失去了一位同事……」

    台詞分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哀悼,第二個部分是說明,第三個部分是哀悼和鼓勵。多數政客品德不高,但是水平不低。市長在六分鐘的無稿發言中,說的聲情並茂,語句連貫通順,如果能來點BGM,可以說是一次很漂亮的煽情演說。如果只看到這一面就沒意思了,反過來思考,這六分鐘花費了市長多少時間準備,能反證市長到底對於死去的市政廳雇員有沒有哀悼的誠意。

    梁襲在三十米外的地方坐著看新聞發布會,現在進行到了記者提問環節。第一個記者問的是英拉死後市政廳的工作秩序。梁襲沒想到第二個記者問的竟然是市長對於競爭對手稱其曾經逃避兵役的看法。果然市長立刻站立到道德高度,嚴肅告訴記者,有一位親愛的員工在昨天離開我們,今天沒有競選,沒有政治,只有哀悼,請記者尊重死者。

    第三位記者在多次舉手後站起來,他還沒有問問題,在記者外圈的人群中傳來一聲悶響。十幾枚膠囊彈炸拋物線飛向市長,多數膠囊越過防彈玻璃或者繞過防彈玻璃,在大家懵圈中,膠囊彈炸因地球引力紛紛落地,落在市長身體周邊。

    大家轉頭看向聲音來源,一名男子手拿一隻摺疊傘,傘頭已經被取掉,顯然膠囊是從傘柄中發射出來的。男子也很驚訝,不過他看的不是別人,而是扭頭看向側面:同夥,為什麼沒炸爆?

    埋伏在人群中的兩名行動隊員左右靠近,將男子推倒在地,拿出手銬銬上男子。現場很尷尬,沒有人驚呼,也沒有人受到驚嚇,大部分人還沒回神。

    市長非常鎮定面對鏡頭:「這是彈炸,是昨天奪取了英拉小姐寶貴生命的彈炸。」這次競選穩了。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生死一賭,直接翻盤。

    這話一說,立刻有人慌亂奔逃,市長對著麥克風道:「請大家注意安全,小心台階。還有那位先生麻煩你請不要跨越花圃。」

    梁襲在市長說話前就看見了引爆失敗的歹徒目視的方向,梁襲下令後,幾名行動組裝扮的警衛快速朝那個方向過去。說實話,梁襲也不知道那個方向有什麼,但是在計劃失敗後,那個方向的壞人必然如同驚弓之鳥。四名警衛快步過去,壞人第一個念頭必然是逃竄。壞人還沒有那麼大的大腦足夠他在短時間內分析目前現場的所有情況。

    一個急速倒車後,地板油壓力之下,一輛皮卡的輪胎髮出刺耳的摩擦聲。一輛正常配置在記者會附近的巡邏車攔截皮卡,皮卡撞開巡邏車的車頭,奪路逃之夭夭。接下去自然是車輛追擊戰。

    市長這邊在大家情緒穩定,反恐辦公室的人將膠囊彈炸收攏放進防爆箱後,才回大家說明情況。

    昨夜梁襲發現了市長遇襲的可能,並且是受英拉死亡影響而出現第一個高價值目標。梁襲進一步推測出,襲擊市長的辦法只有遙控引爆的方式。市長面對連任的壓力,和梁襲與獨眼龍對話時,詢問了各種可能。

    梁襲坦誠說明,不確定市長是否為歹徒的目標。即使不是目標,市長主持這次新聞發布會合情合理,同時也會給自己加分。至於危險是客觀肯定存在的,可惜警方手中沒有膠囊樣品可供實驗,只能從理論上採取切斷遙控信號源的辦法。

    其次要完成這次工作需要記者的協助,信號干擾器會導致記者的部分儀器出現問題,他們肯定能發現出了問題。市長表示這點問題不大,英拉事件關注人不多,也沒有雷點,市長會安排自己信任的幾位記者。市長還可以將現場分為有膠囊和無膠囊版,兩套應對方案和個人情緒。

    為什麼第二位記者會問出無腦的問題?這不說明第二位記者針對市長,反而說明記者和市長關係不錯,也就是俗稱的高級黑。我黑你是為了洗白你,不是為了做壞你的身份。當未來再有人問市長這個問題,市長就有話題調侃:上次問我這個話題的是一位記者,他在某某場合向我提問,我當時非常憤怒……既有資本岔開話題,又存在彈性回應話題的空間。

    或許梁襲是錯的,歹徒目標不是市長,但對於市長來說也沒有任何損失。能有一次正面曝光的機會,對他來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唯一的問題就是冒險,因為反恐辦公室無法保證信號干擾器一定能制止膠囊炸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