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7頁

2023-09-22 18:40:33 作者: 卉苗菁彩
    弘德帝枯坐一會兒覺得無趣。他想起自己的奶茶,伸手去拿。

    觸摸到杯身上繁複的雕花,弘德帝想起這也是謝尚所制,不覺嘆息:「罷了,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朕賞誰不是賞?」

    「謝尚既願意把功勞讓給他爹,那朕就如他所願,賞他爹謝子安,只他自己,再想入閣,」

    弘德帝本想說「乘早別做這個夢了」,但話哽在喉頭,再出口便成了:「就立個更大的功勞來!」

    投效忠誠!

    人才難得,弘德帝決定看在奶茶的份上讓謝尚將功折過。

    聞言李順鬆了口氣,心說只要陛下還想用謝尚就好。

    謝尚年輕,可以來日方長。

    「陛下,」李順乘機問道:「那臘月初八朝會的賞?」

    該來的總會來,倒是一次說好便宜。

    「換了,」弘德帝淡然道:「擬旨:擢升謝子安為山東右布政使,賞賜金貂裘,妻賞賜金貂裘。」

    機會他給了,謝子安能不能做好這個布政就看他自己了。

    至於九寶項圈,九寶玉帶,弘德帝哀痛去歲給出的大寶石沒能換謝尚忠心,決定以後都自己留著,誰也不給。

    ……

    進過壽禮,就再無保密必要。甘回齋午後開始發售打營養缽器製作使用方法圖紙。

    「打營養缽器?」

    掌柜的剛掛出樣品,便有好事者來問:「掌柜的,什麼營養缽啊?這有什麼用?」

    掌柜抱拳陪笑道:「客官,這是我們東家新研發出來的農具……」

    就這樣,不等天黑,京師關心甘回齋的人都知道謝尚又要升官了。

    民以食為天,朝廷重農,謝尚制出新農具必得厚賞。

    只不知陛下又將賞謝尚什麼?

    次日一早上衙,文明山直言問道:「大尚,你昨兒怎麼沒進打營養缽器啊?」

    畫再好,也趕不上新農具於天下的利益。

    謝尚笑:「我爹進了!」

    文明山……

    謝尚解釋道:「打營養缽器制出來後,在山東和京師莊子同時實驗。最後發現在山東效應最好,可以極容易地實現一年兩熟。京師因為氣候更冷,非得精耕細作才能勉強實現——一般農家負擔不起這麼多的勞動力,還要多實驗,尋出更好的接種套種方案來才好。」

    「一年兩熟?」

    文明山完全地聽呆了,半晌方不無妒意地玩笑道:「大尚,你怎麼能這麼天才?」

    「不是我,」謝尚一點也不居功:「主子是內子想的。」

    「你知道的,內子愛惜東西,去歲為個煤渣都特特地做了蜂窩煤和蜂窩煤煤爐來。」

    「今年開年商議春耕的時候,她看不得北方莊子的地半年半年的荒著,便想著儘可能用起來,所以生了這麼一個主意!」

    ……

    第588章 聖君

    臘月初八,謝尚一早去上朝。接鴛後剛站起身便聽傳制官宣道:」聖上有旨!

    眾人再跪,傳制官又宣道:」奉天承運呈帝:詔曰:朕月初得山東提督學政謝安進打營養缽器一件,並有奏摺陳其妙用。朕鬩後不勝歡喜,意今日早朝與眾愛卿共讀。欽此

    謝尚聞旨自是大喜。

    陛下將他爹奏摺當朝誦讀是比邸報直接昭告天下更隆重的公議,他爹升宮升定了。

    在場其他官聽後也不算太過驚訝一一不論什麼朝代,能做官的,多少都有點腦子,而過去五天,已足夠他們聽說、議論、購買甘回齋新出的打營養缽器圖紙——人手一張還真不是誇張。

    至於讀不讀得懂,事實上在場的兩三千人:真下地幹過農活的,怕是數不過百一-大部分人連同他們的智囊師爺,對於這張圖紙的結論就只朝廷以農為本,謝尚又將因為新農具而得聖上嘉獎鼓勵而已。

    現嘉獎人換成謝子安,眾人也只不過是哦」了一聲而已一一其中艷羨意味遠眾於詫異。誰還不想有個能助自己、家族青雲直上的兒子?

    傳制官念:臣山東提督學政謝子安恭賀陛下億萬壽…今年二月臣在濟南城外莊子暖房用營養缽點種玉米…此法可將育苗時間較先前時提前半個月,且可在移種大田前篩選,剔除病苗弱苗…收成由此較往年增長了三層…

    甘回齋圖紙上雖提到了育苗,選苗,但是說明文,遠不及當下謝子安呈折里第一人稱自述口吻形象,有代入感,眾人不免就聽住了。

    而待聽說能增收三成後,無數人不顧殿前失儀,哇地一聲驚呼出聲一一說一千道一萬都不及實實在在的好

    處打動人心

    在場的多是地主,土地增收三成便以為著自家收入增加三成。

    誰不嚮往

    連維持朝會紀律的禮部官員都聽呆了,忘了自己的職責。

    弘德帝高坐在金鑾殿的寶座上將殿裡眾人的反應盡收眼底,心說:這才到哪兒啊?叫你們吃驚的還在後頭呢!

    謝家父子雖說有些私心,但不得不說都是人才,幹事漂亮。

    瞧謝子安這封摺子寫的,那真叫是有理有據,粗淺易懂,切中要害,據實可行一一擱誰見了都心動想要效仿。

    由此但經邸報登出,必然天下響應。

    而私心,弘德帝透過殿門,看著滿廣場的文武,心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不是一個利字,他能聚到天下英才為他效力?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