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2023-09-22 07:54:17 作者: 慢半拍的鈴鐺
    貴賓席是觀看音樂會的黃金區域,沒有過分靠前或靠後,位置很正,音響效果也是最好的。譚碩和王一夫所坐的是貴賓席最中心的兩個位置,也是最重要的兩個位置。譚碩作為本場音樂會上除秦海鷗之外的另一個主角,理應坐在這裡;王一夫作為鋼琴界的泰斗級大師和秦海鷗的老師,也沒有人比他更有資格坐在這裡。兩人落座後,貴賓席里的其他人都忍不住朝這兩個座位多看幾眼,但譚碩卻沒有注意到這些。他對自己的位子很滿意,從這裡能非常好地欣賞到台上的演奏,他和王一夫也曾坐在一起,捧著同一份譜子觀看秦海鷗的排練,因此這樣的安排並沒有讓他感到拘束。他只是有些感慨,上一次他來這座音樂廳觀看肖聰的演出,留下的是多麼慘痛的回憶,可今晚他竟然再次坐在這裡,觀看秦海鷗演奏自己的作品。《長夜之歌》與《歸來》,肖聰與秦海鷗,兩部作品,兩位鋼琴家,都與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可是這兩場音樂會的反差卻是如此巨大,就像地獄與天堂的差別,在過去的十年中,譚碩從來沒有想像過像這樣充滿期盼與希望,忐忑與幸福並存的美好時刻會降臨在自己身上。

    很快,場內的燈光暗了下來,觀眾席上的說話聲也隨之變小。音樂會的上半場是秦海鷗的獨奏,所以整個舞台上只擺放了一台鋼琴。現在,一部分觀眾將視線集中在舞台中央的這台優美的黑色大三角鋼琴上,而更多的觀眾則緊盯著觀眾席的左側,連接後台與舞台的那扇上場門,希望能在第一時間看到他們期待已久的鋼琴家出現。

    第一百零二章

    果然,場燈剛一關閉,上場門就開了,秦海鷗的身影出現在全場觀眾的視野中。這一瞬間,音樂廳內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人們用掌聲歡迎這位回歸舞台的鋼琴家,秦海鷗的樂迷們更是激動得不能自已,有人甚至忍不住歡呼起來。自秦海鷗宣布停演至今,這是他首次在公眾前露面,樂迷們從最初的震驚和不解,到後來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再到今晚終於再次看到他,其間積攢的惋惜、遺憾、思念,以及此時此刻的狂喜和欣慰,統統都被他們化為掌聲,盡情地向舞台上拋灑。

    轟鳴的掌聲中,秦海鷗快速登上舞台,大步向鋼琴走去。他來到鋼琴前站定,面露微笑,手扶鋼琴向觀眾席鞠了一躬,然後轉身坐在琴凳上。從他出現、入場,到他在鋼琴前坐下,不過短短的十來秒鐘,他沒有絲毫凝滯或是遲疑,也沒有任何多餘的動作,乾淨利落,直入主題,坐下之後不等掌聲停歇,抬手便彈。

    這時,絕大多數觀眾還沉浸在再度看到秦海鷗的激動與喜悅中,而譚碩、於豆豆、柳陽等極少數知曉內情的人,則都在這一瞬間提起了心。可秦海鷗既沒有給人回味喜悅的時間,更沒有給人擔驚受怕的機會,當觀眾席上的人們還未回過神來的時候,他就已經旁若無人地投入了演奏。台下的掌聲被台上的琴聲截斷,立刻減弱、停止,觀眾席以最快的速度安靜下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秦海鷗的身上。

    不過,掌聲停了,許多人的心卻還不能平靜。秦海鷗入場時的表現,顯示出他正處於一種高度自信、專注,又非常興奮的狀態。他的這種狀態,以及他在這種狀態下演奏出的音樂,迅速感染了台下的觀眾。樂迷們終於從如夢似幻的喜悅中清醒過來,他們終於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秦海鷗回來了----他們為之傾倒的那個秦海鷗,那個集才華、魅力與能量於一身的天才的鋼琴家,終於又回到了舞台上。

    從不敢相信到相信,從相信到被吸引,隨著音樂的展開,觀眾們也漸漸摒除雜念,全神貫注地欣賞起台上的演奏。對於一部分普通觀眾和秦海鷗的部分粉絲來說,秦海鷗在彈什麼並不重要,只要還能聽到秦海鷗的琴聲、看到秦海鷗的現場演奏,他們就已經非常滿足和高興了。而那些有音樂背景的專業觀眾和資深樂迷們,則能從秦海鷗的演奏中聽到更多的內容,他們驚喜地發現今晚的秦海鷗無論是技術水平還是藝術水平都比從前更進了一步,因此又對他產生了更深的崇拜。此外還有少數大師級音樂家如王一夫等,他們能聽出秦海鷗的演奏中最核心的部分,即演奏者對音樂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悟。秦海鷗精湛的琴藝與內涵豐富的琴聲,使這三個層次的觀眾都得到了滿足。

    獨奏曲目一首一首地過去,觀眾們陶醉在琴聲中,忘記了時間的流逝。當最後一首獨奏曲結束,秦海鷗起身行禮,然後走下舞台,進入後台稍作休整。緊接著,工作人員在台上添了兩把椅子和兩個譜台,這意味著音樂會上半場的最後一首曲子,也是本場音樂會上的第一首新作品,就要上演了。

    在這個短暫的空隙,觀眾席上的人們趁機悄聲交流感想,有人忙著讚嘆剛才的演奏,有人則議論著接下來的曲目。在此前的宣傳中,呂立秋和陳訴一直是以「神秘嘉賓」的身份出現在官方的通稿中的。雖然對於那些熟悉情況的業內人士,說起將在秦海鷗的復出音樂會上參與三重奏的「神秘嘉賓」,他們首先聯想到的就是呂立秋和陳訴,但絕大部分的觀眾都是直到看見節目單上的名字,才得知今晚的音樂會竟還隱藏著這麼大的彩蛋 。即將進行首演的兩個作品不僅出自同一人之手,還將由最好的音樂家來完成演奏,僅是這一點,就足以令人好奇和期待,令人浮想聯翩。

    不一會兒,上場門再次打開了。這一次,首先從門裡出來的不是秦海鷗,而是一襲黑色長裙,手持大提琴的陳訴。秦海鷗跟在她的身後。走在最後的是手持小提琴,滿面笑容的呂立秋。全場再度爆發出熱烈的掌聲。現場有不少觀眾也是呂立秋和陳訴的樂迷,這時只覺一雙手太不夠用,恨不得生出三頭六臂來鼓掌叫好。

    三位演奏家在台上站定,秦海鷗居中,陳訴與呂立秋分立左右。他們三人年紀相仿,在各自的領域都被當作天縱之才受人膜拜,此刻並立台上,儼然一道耀眼的風景,立刻將全場觀眾的興奮與期待推至新的高度。但三人並未多做停留,一齊向觀眾行禮後便各自就位,觀眾席迅速安靜下來。

    譚碩的這個三重奏已被三人排練過多次,因此這次演奏也進行得十分順利。此前秦海鷗的獨奏曲目都是經典的鋼琴作品,但當音樂會進行到這首三重奏時,演奏的形式和音色都發生了變化,而這首作品本身的獨特風格也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三人從去年的匿名錄音開始,就曾為譚碩的作品合作過,從小蓬門到秦海鷗的工作室,再到今天,他們終於能正式在舞台上呈現譚碩的作品。臨場演奏的興奮感令他們今晚的演奏比排練時更富激情,三件樂器之間的配合、對答與交流非常默契,隨著音樂的展開,不斷碰撞出新的火花,也將上半場的氣氛推至高潮。

    全曲結束時,所有人都感到意猶未盡。譚碩更是極其享受整個聆聽與欣賞的過程,對三人完美的演繹和演奏效果十分滿意。他和別的觀眾一樣,在自己的座位上用力鼓掌。他身旁的王一夫則是首次聽到這個作品,不由有些驚詫,心想莫非譚碩在創作協奏曲的同時竟還有餘力創作這首三重奏,邊鼓掌邊問:「小譚啊,這首曲子你是什麼時候寫的?」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