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頁
2023-09-22 07:46:47 作者: 閆桔
一條巷子從頭擺到尾,並排擺了兩桌,稍稍顯得擁擠,但熱鬧。
待到正午時分,家家戶戶都把自家的拿手菜端了出來,不論是葷的素的,七碗八盤,桌上添了不少。
羊肉湯一盆盆送了出來,人們在兩邊排成隊伍,一隻只手傳送,個個都喜笑顏開。
悶豬肉、仔雞燒冬菇、燉鴨、燒魚……等等葷菜填了一桌又一桌。
入秋的天氣比不得夏日,東西涼得快,眾人紛紛圍攏大快朵頤。
賀亦嵐也是第一次吃這種百家宴,有時候嘗到一盤與眾不同的,會問是哪家的拿手菜。
一些性格活潑的會端著碗到處溜,因為每一桌上除了固定的那幾樣,總會有五花八門的驚喜。
也有菜式撞了的,但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味道。
方老爺子一把年紀了也跟孩子似的到處轉,整個胡同里歡聲笑語,吃吃喝喝熱鬧不已。
范謹和秦二娘挨桌敬酒。
人們各自送上祝福,祝願這對新人天長地久,祝願他們早生貴子,祝願他們芝麻開花節節高。
望著那群充滿著市井煙火的熱鬧,秦宛如愛極了他們的鮮活靈動,愛極了他們對生活充滿著積極又樂觀的向上豁達。
這是一群可愛到骨子裡的人。
雖然有時候他們也會吵鬧鬥嘴,但相互間都會幫襯著,就像她們最初來買兇宅時孔氏會熱心腸提醒,怕她們吃虧。
大家都是陌生人,但聚攏在一個地方生活就是遠親不如近鄰。
有人提議應該把張家胡同改成狀元胡同,書肆老賈還惦記著范謹給他寫招牌。
待宴席收場後,老賈送來筆墨紙硯,范謹在段家大筆一揮,寫下老賈的「有林書肆」,並落款自己的姓名。
老賈看得美滋滋,說要請人好好打造一個招牌。
當時他們都當得狀元郎題字已然威風了,哪曉得數年後那招牌水漲船高,因為狀元郎變成了政事堂宰相。
於是一夜間老賈的招牌比他的書肆值錢多了。
這是他始料未及的!
方家人在段宅里坐著嘮家常,外頭的人們各收自家的桌椅碗筷,人多手快,七手八腳的很快就把胡同騰空出來。
人們拿著掃帚把胡同清掃一番,正廳里的方老爺子抿了一口茶道:「我活了一輩子,還是頭回吃百家宴,真有意思。」
賀亦嵐道:「朱家做的蛋餅好吃。」
方老爺子回味道:「容家的冷胡突鱠甚妙!」
兩人就方才吃到的菜餚討論熱議起來。
待晚些時候段珍娘要先回閔縣那邊,秦宛如同她細說了會兒。
眾人相送,秦大娘叮囑她路上小心。
段珍娘道:「且放心。」又沖方老夫人道,「外祖母你們先在京里多呆兩天,我先過去了,改日你們坐馬車過來瞧瞧。」
方老夫人:「路上可要仔細了。」
段珍娘點頭,「我知道。」
方二娘道:「先讓作坊做些貨備在那裡,等我回魏州順便帶些回去,試試那邊的行情如何。」
段珍娘應聲曉得。
秦宛如道:「那邊就交給表姐了,早些把去籽的白疊子送些過來,我好把平康坊的彈弓開出來。」
第159章 合作社 感謝支持晉江正版的小可愛!!……
一眾人送她到胡同入口, 段珍娘和僕人騎馬走了。
之後閔縣那邊進行第二次大批量採摘,開始請村裡的村民幫忙,工錢十文一天, 品質上乘的和次品要分開裝。
家裡忙完農忙的村民都過來幫工, 只要手腳麻利, 不論男女都行。
採摘來的籽棉運送到作坊, 先在倉儲那邊過稱後再由軋棉機去籽處理。
現在要提供給平康坊那邊開彈弓, 數十台軋棉機和紡車全部運作起來。
作坊正式進入生產高峰期。
地里幾十人採摘, 作坊里紡線和軋棉就有上百人, 彈棉匠也有二三十人, 人們各司其職。
紡線這邊有時候線團備得足了,就換成軋棉,去籽棉花要供應平康坊和作坊四十張彈弓,供應壓力巨大, 段珍娘又請人手進來軋棉。
有回縣丞張國申來瞧,問起當地人, 個個都很高興能在家門口掙錢。因為多數是婦人, 家裡有孩子的讓老人照看著, 自己來掙幾百文補貼家用也不錯。
況且是手上活兒, 不用風吹日曬,環境也明朗, 家裡的婆母男人都放心。
同時,平康坊那邊拿到閔縣送來的去籽棉花後,去年在這裡幹過的那些人又回來了, 他們早上過來,傍晚回去。
秦宛如又親自教了幾名新手學徒。
方家人都覺得好奇,前往平康坊參觀, 裡頭熱火朝天。
也幸虧周邊高牆圍困,聲音被阻隔在院子裡,邊上兩家住戶在外地營生,一年到頭都回來不了兩回,倒也不會嘈得人受不了。
平康坊這邊開了十二張弓,如果缺材料,就命人去賀家的莊子提取。
現在閔縣那邊運送進來的成品或去籽棉花直接存放在莊子裡,他們只跟莊子這邊對接。莊子再跟平康坊對接,西市商鋪則從平康坊那邊調取,特殊情況可以直接從莊子調貨。
整個運作流程開始走上正軌。
方家人還要在京里待一陣子,平康坊那邊多數是秦大娘兼顧,竇氏則負責西市商鋪運作。
隨著貨源穩定,先前預定付全款的戶主們陸續收到了被褥,趕在入冬前拿到東西禦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