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頁
2023-09-22 07:46:47 作者: 閆桔
這一方法得到了人們的採用,覺得比護手管用多了。
秦宛如也一早就下地體驗了一把豐收的喜悅,人們還是像去年那樣採摘,一人一畝不遺漏已經成熟的棉花。
第一批基本都是質地上乘的籽棉,顏色潔白,沒有任何雜質。
背簍里套了乾淨麻袋,裝滿一簍就倒進籮筐里,看著質地跟雲朵似的,實則裝滿一背簍還挺沉。
一些人負責採摘,一些人負責運送,租來牛馬拖大板車到作坊。
每次進作坊的籽棉都會經過稱重記帳,以便看龍門村今年到底能收多少斤籽棉。
秦宛如在地里指揮佃農忙碌,段珍娘和竇氏則在作坊收籽棉和處理它們。
軋棉機的威力去年彩英就領教過了,教賀府的家奴們處理。
三人一台操作,一個餵籽棉,一個搖木曲柄,一個搖鐵曲柄,籽和棉分兩頭走。
看著落到籮筐里的去籽棉花,段珍娘笑得合不攏嘴。
柳婆子也笑眯了眼,連聲稱讚道:「這個黃道婆當真厲害,竟能想出這樣的法子偷懶!」
段珍娘:「這可比用手剝省事多了!」
彩英也笑道:「可不,去年我們試的時候個個都說好呢,也虧得小娘子能想出法子來,要不然今年上千畝,得剝到什麼時候。」
一干人都覺得軋棉機神奇,七嘴八舌議論起來。
剛開始上手他們使用得不太順,彩英一個個教,慢慢的嫻熟了動作便快了不少。
去籽的棉花一點點積少成多,竇氏過來看著那些潔白鬆軟的東西,抓一把進手裡揉了揉,喜笑顏開道:「這東西真好,看著就暖暖的。」
第155章 好多錢 感謝支持晉江正版的小可愛!!……
段珍娘道:「今年不知有多少戶人家能輕鬆過冬禦寒了。」
人們邊說邊聊, 五台軋棉機一起操作,待幾個籮筐裝滿,便拿到彈制房那邊彈制蓬鬆。
先前從村子裡請來的兩個村民教新手們勾紗線鋪底, 去籽棉花到了後將其鋪到紗網上, 第一聲牛筋弦的震顫從彈制房裡傳來, 外頭的人們都好奇探頭張望。
只消片刻, 震顫聲就此起彼伏, 棉花被牛筋弦震顫得到處飛。
新手們覺得有趣, 都來實操。
隨著彈制房的震顫聲聲不絕, 運送進作坊的籽棉也越來越多。
最近天氣乾燥, 棉花沒有水分,可直接利用,無需晾曬,委實省事不少。
竇氏命人把稱重過的籽棉堆積到一起, 段珍娘則和眾人操作軋棉機去籽,有時候搖累了曲柄, 又換人來搖, 輪流操作。
一番折騰下來, 待第一批可以用來紡紗線的皮棉送出來後, 先前自主過來紡線的婦人們開始動工,按段珍娘的要求紡染色用的紗線。
這種紗線要粗些, 用於布「棉匠」標識或做喜被,且要均勻,對婦人們的技巧有要求。
紡車是婦人們自帶的, 有幾人技術老道,紡出來的紗線非常漂亮,連竇氏都說好。
來的總共有九人, 最後只有六人留了下來,其他三人做出來的東西達不到要求,只能遺憾退場。
現在初期有了材料,前來紡線和學彈制的人們都是周邊街坊鄰里,漸漸的紡車越來越多,已經有二十幾台,彈制房也陸續開了好幾張弓。
之前紡線達不到要求的則退而求次做軋棉機去籽。
這個不論男女都行,一人一天十文工錢,每組軋棉機是定了去籽重量的,防止慢吞吞偷懶鑽空子。
這差事多數人都能應付下來,不需要什麼技術性,三人輪換著操作,總比風吹日曬好。
地裡頭有秦宛如看著,製作有段珍娘安排,竇氏取了需要染色的第一批線團送進京里的染坊染色。
去年她們還剩下一些紅線,秦宛如讓作坊做喜被,三床八斤重的,六床五斤重的,還有三床三斤重的,共計十二床。
喜被是兩個師傅親自彈制的,學徒在一旁學習,做出來的喜被紗網細密工整,被褥平實,特別是被褥中間那個大紅色的「囍」字,叫人看著歡喜。
有婦人看過那喜被後,心癢不已,說以後怎麼都要給自家閨女備兩床。
十二床喜被彈制好後,他們用大紅的綢緞包裹,柳婆子差人送回宅子,以便帶回京去。
秦宛如抽空回來看作坊里的情形,鑑於請來的都是當地人,又離家近,中午是沒有餐飲提供的。
人們早上來,中午回家吃飯,傍晚歸,所有人都是如此。
作坊里男性短工多數都是學彈制,婦人們則是紡線和軋棉居多,都是重複性動作,技術性不高,再加上不需要承受風吹日曬,工錢雖然算不上極好,但離家近,兩頭都能照顧,活計很是搶手。
由於作坊里男女混雜,之前竇氏離去前曾跟這群人打過招呼,勿要在作坊里亂搞關係,一旦發現則以通姦之名扭送官府。
通姦罪的處罰是非常嚴酷的,丟了活計丟了顏面不說,還會挨板子,重則判流徒,唬住了不少人。
又因聽過伯爵府處理偷盜白疊子賊人的手段,一眾人不敢造次。
現在作坊手裡還有去年剩下來的紅線,能應付一陣子,布紗網的線團也陸續絞制了一批出來。
秦宛如從學徒中挑了七位手法熟練些的嘗試製作被褥,另外幾張則彈制皮棉絞紗線,開始陸續走製作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