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頁

2023-09-22 07:46:47 作者: 閆桔
    程木匠似懂非懂。

    彩英覺得這玩意兒有趣,說道:「小娘子,咱們趕緊拿到莊子裡去試試。」

    秦宛如點頭,「我先拿回去試,若是好用,就再做一批出來。」

    程木匠笑眯眯道:「好!」

    目前秦家是沒有籽棉的,供奉在前廳的有幾支,秦宛如捨不得拿來軋了,索性帶著這項新玩意兒去了賀家的莊子。

    也是湊巧,當時秦大娘也過去了一趟,姐妹倆撞上了。

    秦宛如的新寶貝被眾人集體圍觀,彩英先拿一個乾淨的籮筐放到軋棉機的前槽,秦宛如叫僕人餵籽棉試試。

    剛開始沒操作過,總是失敗,後來經過反覆調試,棉絮總算成功落到了前槽的籮筐里,棉籽也被遺落到後槽里。

    這算是成功分離。

    眾人興奮不已,爭先恐後來嘗試,越運用越熟練,短短時間,分離出來的棉絮就裝了半籮筐。

    彩英興高采烈道:「這下不用一朵朵剝籽了!」

    僕人:「秦小娘子好生厲害,竟琢磨出這樣好用的東西來!」

    秦宛如忙擺手,「別往我頭上扣帽子,這不是我弄出來的,這是黃道婆發明的軋棉機。」

    當即向他們科普黃道婆這位傑出的紡織家,引得眾人崇拜不已,紛紛誇讚了不得。

    秦大娘也好奇圍觀,看著後槽里的棉籽,撈了一把來瞧。

    棉籽上還有一層棉絮裹住的,這個就需要手工來處理了。

    但一想到千多畝地的白疊子都能用這個方法脫籽,她由衷地感到高興,覺得自家三妹了不起。

    得了這麼一個新奇寶貝,人們爭先恐後去脫籽,都覺得稀奇新鮮。

    秦宛如由著他們去,只說那棉種要留好,每一粒都很珍貴。

    姐妹倆出去說話,秦大娘望著外頭的天色,說道:「明年那麼多的白疊子,勢必得大幹一場。」

    秦宛如充滿著憧憬,「我現在就巴不得明年秋收的情形了。」

    秦大娘抿嘴笑,「明年你十八,若是平常後宅的女郎,得該著急婚嫁了。」

    秦宛如小聲道:「甭想了,被盯著的人,多半沒戲。」

    秦大娘看向她問:「可曾來找過你?」

    秦宛如點頭,「來過,被我哄過去了。」

    秦大娘哭笑不得,「你一回哄,二回哄,我就看你能哄得了幾時。」

    秦宛如想了想,忍不住說道:「有時候我覺得,這人也挺有意思的。」

    秦大娘:「???」

    秦宛如:「我以前應是帶著偏見,現在看來,好像也沒那麼無趣。」

    第132章 大業 感謝支持晉江正版的小可愛!!……

    秦大娘也不知該說什麼好, 只道:「你心裡頭得有個底,胳膊終是拗不過大腿的,他哄著你時你就算爬到他頭上都無所謂, 若不願意哄你時, 你便猶如地里的泥, 他怎麼踩都行。」

    「大姐這話說得, 我心裡頭慌。」

    「這是事實, 秦家終究只是小門小戶, 在京里這種權貴雲集的地方, 誰都能來踩, 更何況那樣的人家。」

    「我明白。」

    姐妹二人說了許久,才止了這個話題。

    莊子裡有了軋棉機這樣的神器,幾百斤籽棉很快就能脫籽。

    人們把棉籽掃進一隻籮筐里,還需要手工把上面附著的一層絨祛除掉。

    若是在現代, 則直接用藥水浸泡剔除,但系統里不會提供這類東西, 因為與時代背景不符。

    換句話來說, 它不會把播種機拖拉機用到大燕這種背景里來。

    續種留下來的棉花顏色泛黃, 成色是要比正常秋收的差許多, 但不影響保暖效果。

    人們把脫籽的棉花收集起來,又把村子裡的兩個彈棉匠找來處理。

    這樣折騰了數日, 彈制好的棉花被送進張家胡同的段家存放。棉籽則交給莊子管事,安排僕人們空閒時就剝絨棉,等著明年播種用。

    村民在這兒掙了不少工錢, 還惦記著明年能撈到這樣的機會。

    秦宛如把閔縣那邊的情形說了,他們若是有興致,明年也可以過去當師傅, 不過這事得等段珍娘她們回來才決定。

    把這邊的事情處理得差不多後,秦宛如才帶著軋棉機回城。

    為了讓家裡頭的人見識一下它的威力,她還特地留了一大袋籽棉回去現場操作。

    這不,眾人全都被它折服,雖然外形看起來簡陋,但功能卻強大。

    一家人都去餵籽棉,看著棉花與種子分離,越看越覺得神奇。

    秦老夫人贊道:「這東西真是厲害。」

    秦致坤捋鬍子道:「黃道婆確實了不得。」

    秦宛如:「以後我們製作的所有工具上都會刻她的名字,讓世人知道這位了不起的傑出女性。」

    與此同時,段家院子裡聚了不少人。

    張家胡同的鄰里全都是來看最後一批棉花,陳婆子領著家奴一邊記帳,一邊收銅板,稱棉花給眾人。

    方氏也在院子裡看著,會跟她們討論怎麼使用。

    比如塞進去做棉鞋,縫製棉褲,或做護膝等等,但凡生活里需要用到的,仿佛都能用上,就跟多功能差不多。

    有人買了一兩斤嘗試,有的買了五六斤,自己拿麻袋來裝。

    晚些時候秦宛如過來探情形,巷子裡還聚了不少人,連隔壁坊的也過來討。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