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頁
2023-09-22 04:31:17 作者: 薪越
不過買票成了一道難題,尤其是在京城,放映的影院不多,電影院外邊排起了長隊,電影票極為搶手,由此催生了票販子的出現。
票販子把一張15塊的電影票炒到了50塊,就這樣還供不應求。
這在以前是不可能出現的。
說起來和新聞媒體的宣傳有很大關係,爭論越大越能引起觀眾的興趣,當然,好萊塢大片本身就具有吸引力,誰都想看個稀奇。
「老哥,你能不能弄到內部的票子?那些票販子太不靠譜了。」林曉玲抱怨道。
「怎麼?你們電影學院的學生也有興趣?你們不是搞藝術的麼?」林子軒取笑道。
「我們是帶著批判的眼光去看的,不去看看怎麼知道該怎麼批判。」林曉玲辯解道。
「別找藉口了,我這兒可沒票,反正我看過了,也就那麼回事兒,沒什麼可看的,一點藝術性都沒有,不適合你們看,你還是該幹嘛幹嘛去吧。」林子軒說笑道。
「你蒙我呢,我們學院的一位教授提前看了,據說挺震撼的。」林曉玲不信道。
「我這兒有張票,是禮拜天晚上的,你要不要?」慕姍姍插話道。
「那嫂子你呢?」林曉玲不好意思道。
「我不愛看這類犯罪題材的片子,都是打打殺殺的,沒什麼意思。」慕姍姍解釋道。
「那謝謝嫂子了。」林曉玲高興道。
慕姍姍手裡的電影票是華影公司的人送的,前幾天《文化訪談》邀請的嘉賓正是華影公司的副總經理王贈夫,此人是一位改革派。
引進好萊塢大片是社會熱點,《文化訪談》自然不會錯過。
有時候,林子軒看到某個新聞,覺得有挖掘的價值,就會推薦給慕姍姍。
事實證明,這麼製作的《文化訪談》播出後,會產生不小的社會反響,或者是剛好和國家要下發的某個文件不謀而合。
這無形中增加了《文化訪談》的份量,這檔節目總是能和這個時代的脈搏合拍。
華國電視台的同事知道慕姍姍的父親是文化部的官員,倒是不會有什麼想法。
「你真不去看啊?片子挺好看的,都審查過了,沒什麼太血腥的鏡頭,就是怕小孩子也去看。」林曉玲走後,林子軒詢問道。
「你又不去,我去幹嘛。」慕姍姍反問道。
「早說啊,我是不想看第二遍,再好的片子看多了也難受。」林子軒醒悟道,「要不這樣,咱們去支持國產電影得了,明兒晚上有幾部不錯的片子,我記得有部是愛情片,名字挺文藝的。」
為了狙擊《亡命天涯》,幾家電影製片廠拿出了自己廠子製作的電影。
這些片子在國產電影裡質量算是很好了,不過大多是文藝片和主旋律電影。
就這樣,在禮拜六晚上,當別人都興沖沖的去看好萊塢大片的時候,林子軒和慕姍姍前往西城區的一家影院看電影,票價是六塊錢。
和好萊塢大片需要排隊買票不同,這裡的觀眾並不多。
倆人走進電影院,放映廳里連四分之一的位子都沒有坐滿,顯得空蕩蕩的。
他們挑了個位子坐下,等待著電影放映,不遠處有個女孩抱怨男朋友沒有買到《亡命天涯》的電影票,才不得不來看國產片。
林子軒和慕姍姍對視一眼,笑了笑。
兩個人來看電影,看什麼片子不重要,重要的是兩人在一起看,這就夠了。
電影開始,放映廳內安靜下來。
看得出,這部片子的導演下了一番功夫,不過還是有點老套了,要是在八十年代或許會受到歡迎,現在的觀眾可不會買帳。
這說明國有電影製片廠的體制陳舊,導演的思想僵化,不去學習新的東西,跟不上時代。
這還是計劃經濟時代遺留下來的問題。
如今好萊塢大片進入華國,逼著電影廠進行改革,逼著電影導演和演員們解放思想,否則就會被觀眾所淘汰。
電影放到一半,觀眾紛紛退場。
林子軒和慕姍姍看到最後,雖然結局早在意料之中,不過反正是消磨時間,難得的周末。
離開電影院,倆人去吃了宵夜,這才返回家裡。
隨著《亡命天涯》的上映,讓華國觀眾大開眼界,據說在看那場火車和囚車相撞的片段時,不少觀眾用手緊緊抓住椅子,緊張的不行。
無論是緊湊的故事情節,還是其中大量的特技鏡頭,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時間,通過口口相傳,京城的百姓爭相去看這部好萊塢大片。
他們以前看的都是三四流的國外電影,是華影公司用兩萬美元的買斷價引進的西方爛片,這一次他們看到了真正的好萊塢大片。
到了周一,影院外邊排起了長龍,人頭攢動,電影院好些年沒有這種熱鬧的場景了。
根據華影公司的不完全統計,光是周六晚上和周日一天的時間,《亡命天涯》在京城的票房就超過了70萬。
不可否認,周末的觀眾會相應多一些,可就算是這樣,《亡命天涯》放映一周,僅僅是京城的票房就可能突破400萬。
全國六座城市,滬城和花城都是經濟發達地區,面對好萊塢大片觀眾會更為熱情。
這麼粗算下來,《亡命天涯》一周的票房可能會突破3000萬。
這個數字就算是華影公司都沒有想到,他們覺得能有一千多萬票房就不錯了,他們低估了老百姓對於娛樂生活的強烈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