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

2023-09-22 02:40:31 作者: 秀木成林
    他們都覺得有些奇怪,於是等散了之後,略略商量,修書一封送往青山軍了。

    ……

    「他在害怕什麼嗎?」

    可沒有理由啊!

    沈箐看完信,莫名其妙,燕殷身邊高手哪怕死了殘了不少,也至少還有幾個吧,他根本不怕灰衣人啊。

    燕殷是名正言順登基的皇帝,灰衣人哪怕不是司馬超的人,也不可能螳臂當車以一個人去撼動整個朝廷吧?

    於公於私,他都沒必要怕啊。

    沈箐和燕長庭對視一眼,燕長庭把信接過去又看了一遍,沈箐聳聳肩,想不通,那就不想了唄,這個灰衣人是不是友軍還有待商椎呢。

    「行了,先不管他了,你什麼時候能好啊?」沈箐得安排一下出發時間。

    「明天再一天,後天就好。」

    「那行!」

    沈箐跳下帥案,伸了下懶腰,「那,我回去睡了?」她打了哈欠說。

    「好。」

    燕長庭應了一聲,「我送你。」

    「行!」

    沈箐很乾脆答應了。

    於是兩人一前一後出了帥帳,「今天天氣真好,你瞅月牙多亮?……」

    昨天下過雨,有一種泥土的濕潤芬芳,夜蟲鳴叫夾雜著偶爾一兩聲蛙鳴,徐徐的晚風,這是發現了燕長庭心意之後,兩人首次並肩回帳。

    相較起之前,沈箐那聲「那我回去睡了」才真正自然起來,她那腳步聲又恢復了微帶跳躍感的輕盈,永遠興致勃勃的胡侃閒聊也終於回來了。

    兩人,終於恢復了先前相處的狀態。

    短短一段路程,就連枯燥的蟲鳴蛙叫都變得悅耳動聽起來了。

    等送了沈箐回帳,燕長庭站在月光下,他微微笑起來了

    兩人終於好起來了。

    足足一個多月了啊!

    他都差點要熬不住了。

    他握了握拳,又鬆開,來回幾次,微翹的唇角一直沒有斂下,良久,在轉身踱步而回。

    ……

    燕長庭花了一天的時間安排內外諸事,到了第二天的清晨,和沈箐帶著張雲謝英華等人悄然而去,通盧縣平州,繞過朝廷的防守一線,經常平道抵達褒陵。

    抵達褒陵的第一天,他們也沒急著去救人是,而是先由燕長庭出馬去探一探這個行宮,看看深淺再說。

    燕長庭剛動身沒多久,沈箐就接到了榮王傳信,他到了行宮附近的丘鎮了。

    沈箐忙匆匆動身,先去和榮王碰頭。

    「祈哥哥,你這是怎麼了?」

    沈箐到了時候,榮王已經等了一會兒了,他身材還是那麼頎長,身披一件彈墨藍的披風,只是轉過身一看,沈箐不見吃一驚,也沒有很久不見,榮王瘦了不少,眼下青痕明顯,人看起來十分疲憊。

    「還有,你怎麼來褒陵了?會不會被他知道啊?」沈箐小聲問。

    「別提了。」

    榮王擼了一把臉,「我也來褒陵了,今早剛到的。」

    這個來,是指光明正大的那種來。

    說來還是因為虞太后。

    因為多名皇子的檄文,虞太后氣病了一場,好不容易見好些了,又在今月的千秋節宴上被眾貴眷若有似無的隱晦目光掃了全程。

    ----虞太后的出身沒人不知道,太.祖的所為至今還有人私下詬病,前有魏皇后珠玉在前,大家心裡本就難免對這麼娼伶出身靠媚上惑主上位的虞太后看輕幾分的,只是人家是大贏家,大家不表露出來而已。

    現在這麼一個驚天大八卦,就很難不私下眉來眼去心領神會。

    虞太后在這當頭堅持帶病出席千秋節,就是為了撐面子,可面子撐沒撐起來不知道,卻遭了各種隱晦的異樣眼光,偏她又不能發作,氣得個半死,強撐坐完全程,回去又病了,並有再度去信燕殷。

    虞太后前前後後去了七八封信給燕殷,燕殷只回了一封,並且這回應估計不咋地,虞太后氣得第二天就從病床爬起來,堅持帶病南下。

    榮王只得奉駕。

    ----前面說過,他被燕殷遣回皋京探視虞太后了。

    虞太后是憋著一口氣起來了,可燕殷卻不能讓她到靈原城來,要是好好的也就算了,可這,好端端來一個病太后算怎麼回事?於是下旨讓太后鳳駕轉道褒陵行宮。

    這折騰來折騰去,孝子卻由榮王來當,一邊是虞太后一邊是燕殷,他夾在裡頭里外不是人,被折騰得一個多月就掉了五六斤膘。

    「辛苦你了。」

    沈箐十二萬分同情。

    「無事。」

    榮王和沈箐說這些,也不是因為自己辛苦不辛苦的,他來了褒陵行宮也好,正好可以給沈箐這邊就近幫忙。

    他先把先把詳細情況給沈箐說了,「你二姐應是在北苑,北苑那邊,有個野囿,你得小心些。」

    所謂野囿,就是養獸禽的園囿,燕殷當年好養凶禽猛獸,都是放養的,野性不改。

    榮王熟悉的是南苑,現奉虞太后居住的也是南苑,包括他的幾個眼線,也不熟悉北苑,因為那邊還是燕殷馴養親衛死士之地,一直都在用,頗具保密級別的,所以務必得小心。

    現在由沈恬母子看來,估計還有其餘用途,算是燕殷眼皮子底下,需慎之又慎。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