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頁
2023-09-22 02:24:56 作者: 漫漫行
「為了將我們從牢里弄出來,村正他們將家裡的積蓄基本上都花光了,從那之後,我們是要錢沒錢,要糧沒糧,但是我們也要活啊!人被逼到了這個地步,為了活下去,我們只能賣地!將地賣給了鄉紳,可是那些人知道我們困難,非賣地不可,所以就壓價,壓得我們根本賣不上價,甚至有的連錢都不給我們,一畝地只給了我們十斤糧食酒把我們打法了。」
一畝地十斤糧食,薛夷光面色更加冷峻,這次連安國公夫人都聽不下去了,拍了拍桌子道:「這簡直是欺人太甚!」
安國公府平日裡也買過地,自然知道一畝地十斤糧食是什麼概念,這和強取豪奪沒有什麼區別。如果說有什麼區別,那就是更無恥,那強取豪奪的最起碼還占個不給錢的惡劣名聲,敢作敢當,而這些只給十斤糧食的人卻是打得一手好算盤,連這惡名都不想背,如果說前者是真小人,那麼這群人就是更噁心人的偽君子。
薛夷光知道,這就是土地兼併日益嚴重最重要的原因,鄉紳地主趁著天災人禍,對百姓的土地強取豪奪,這樣的做派簡直是令人作嘔。土地兼併的原因有很多,但是這些強取豪奪,剝削百姓的鄉紳無疑是罪魁禍首之一。
她雖然知道大魏不是一個法制的社會,但是她也沒有想到有些人會目無法紀到這個地步,她本以為這樣的事情只存在在歷史書上,卻不想就在她的身邊。
想到這,薛夷光自嘲一笑,她覺得自己真的就像群中大佬們說得那樣,她確實有些過於理想化,這作為參政者可不是什麼好事。
「群主不要擔心,相信你自己,你理想化的原因是因為前世和現在的生活差異造成的,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負擔,以後咱們見得多了,自然就不會理想化。」巴清對著薛夷光安慰道,她一直都覺得群主是可塑之才,最起碼在經商上是這樣的。
馮有也跟著道:「群主,其實作為一個執政多年的人,我覺得人是需要有些理想主義的,畢竟若是沒了期盼,內心是會崩塌的。有理想是好事,最起碼你知道你想要將這個社會變成什麼樣子,這總比那些連目標都沒有的人強多了。」她一直都知道群主一個目標感很強的人,這樣的人有優點,也有缺點,她覺得薛夷光的性子可塑性很強,而且只是缺少磨練。這次的事情正好是一個讓薛夷光成長的契機。
薛夷光知道這些大佬們是在安慰自己,道了謝,但是同時她也知道自己是時候要做出有些改變了,有時候不能太過理想化。
馮有等人知道薛夷光是個心裡有數的人,也不再在此事上多說什麼,而是問起薛夷光馬家村的事情,「群主打算怎麼處理此地的官吏?」
「事情總是要調查清楚的。」薛夷光沉吟一聲後說道:「當然我也不會只聽信馬全一人之詞,方方面面都要調查清楚後,我再來說應該怎麼處置當地的官員。」這些官員肯定是要處置的,但是怎麼處置,她還要細細考量,順著縣官一條線索,肯定能查出更多的人來,對於這些人,薛夷光絕不會手下留情。
「十斤的糧食又能吃幾天?」馬全接著苦笑道:「我根本就捨不得吃,只留下來給母親和妻子和孩子,但就是這樣糧食也很快就吃完了,我們沒有了地,沒有了糧食,手裡還沒有錢,為了活下去,我們只能出去裝成土匪打劫!」
「這樣的事情不只是我們一個村在做,旁邊還有村子的村民活不下去也這麼做,不是我們想當土匪,而是為了活下去,只能當土匪!」只這麼一句話,多少的心酸蘊含其中!
這個時候,薛夷光總算是明白了那句「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是什麼意思了!
第176章 悲哀
薛夷光不得不說這是時代的悲哀, 也是百姓的悲哀。
其實她在前世的時候看到過有關王朝更替的一個說法,每個王朝基本上都是經過建立,興盛,衰敗, 沒落然後最後被農民起義所推翻, 從而各方勢力開始爭奪天下, 最終有人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而每個王朝基本上都要經過農民起義,比如秦朝的陳勝吳廣起義,再比如漢朝的黃巾起義等等,這些都是農民起義。其實,根據她的了解, 若不是百姓真的過不下去了,又怎麼會冒著被殺頭, 誅九族的風險選擇造反呢?真正會造反的那些人,都是活不下的, 而又是誰將這些百姓逼的活不下去?那就是方方面面的原因了, 有君主的殘暴,有朝廷政策的殘忍, 也有各地官員的戕害, 所以, 總之是很多原因。
這些原因成了壓垮百姓的稻草,最後逼得百姓只能去起義, 去造反,當然這些都是鬧得大的,還是在朝堂不安定的情況下, 其實在大部分的時候, 百姓更會選擇去像現在她遇到的這兩撥人一樣, 選擇去做土匪,總歸能打劫到一些東西,不至於餓死一家老小。
薛夷光一路上聽著馬全講著自己的故事,只覺得心中怒氣橫生,她算是知道變法為何在燕雲實行不下去了,就燕雲和當地士族鄉紳的相互勾結,貪污腐敗,他們又怎麼會願意實行新政?若是實行新政,沒了這土地兼併,那些士族和鄉紳還怎麼給這些官員送禮?
薛夷光從不相信,當地的官員對如此嚴重的土地兼併一事毫不知情,但知情卻不管,顯然是收了對方的好處,這樣的行為讓薛夷光厭惡至極。
「附近的村子裡除了你們,還有其他的村也當土匪了嗎?」薛夷光問道,燕雲的土地兼併比她想像中更加嚴重,她除了馬家村的人,之前還遇到過幾個打劫她,只是那些人跑得快,薛夷光沒捉住人,如今想來,那些人和馬家村的人十分相似,似乎都是當地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