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頁

2023-09-22 01:05:26 作者: 岳月
    如今看來確實是兩個兒子親自做得了,不然哪能回答得那麼快?

    「叫上工部和戶部尚書,還有傅恆和軍機處的人來商議。」

    皇帝吩咐著,李玉去請人,又讓兩人落座:「坐吧,等會大臣們過來,你們詳細給他們說說。」

    這是打算把差事交給兩位阿哥了,大阿哥微微一笑應下,二阿哥也面露歡喜。

    大臣們過來後,大阿哥跟二阿哥看了一眼,在皇帝點頭後才起來侃侃而談:「南邊有鹽礦,如今沿海又能曬鹽,最缺鹽的是西邊和北邊,運送就成了大問題,要是能儘快修路,就能把鹽很快送到各處。西邊人少,北邊人更多,所以先考慮修北邊的路,我和二阿哥商議後準備修一條主幹道。」

    北邊山多的地方都繞開,能讓修路輕鬆一些,不至於費一年半年才修一小段路,那要修到什麼時候去?

    大阿哥又道:「而且我們打算讓這條路每一段由當地負責,誰修得越快越好就予以嘉獎。」

    聞言,傅恆忍不住問道:「要是當地官員為了得到這個嘉獎,只求快不求質量,讓路修完後很快無法用了,那該如何是好?」

    這也是人之常情,聽見有嘉許,官員們如何能不加緊修路,至於後面如何他們哪裡會管呢?

    另外劉統也問道:「還有一事,要是這路沒問題,官員為了能儘快修好,強制底下百姓丟下農事來修路,耽誤了收成,又或者奴役百姓,讓他們累死在修路上,很容易引起民憤。」

    大阿哥想了想,也沒被問住:「既有嘉許,必然有懲罰。若是路在短時間內就壞掉不能用,當地官員必然要問責。至於奴役百姓這個,也可以發旨意明文禁止。」

    劉統輕輕搖頭,覺得大阿哥還是太稚嫩了一點,雖然發了明文,但是上有政條下有對策,誰知道當地官員會不會表面看著聽話,私下又偷偷還敢做呢?

    大阿哥就笑道:「這一點二阿哥也提了,我們商議後覺得該有一個監督員。」

    劉統又想搖頭,畢竟監督員這個要跟當地官員同流合污的話該怎麼辦?

    畢竟天高皇帝遠,皇帝又沒千里眼順風耳,不可能什麼事都能知道。

    傅恆卻若有所思:「大阿哥是打算讓監督員隨意巡視,一明一暗?」

    大阿哥連連點頭:「傅大人說的正是我們所想的,監督員一個在明面上,一個在暗處,明處的並不知道暗處的監督員是誰,兩邊一起寫摺子送上來。」

    若是一樣的,證明兩人沒說謊,若是不一樣,那麼必然有一個人說謊了。

    皇帝挑眉,也問了一句:「要兩人寫得不同,又如何判斷誰才是說謊的那個人?」

    大阿哥就答道:「雖說臣子們對皇阿瑪忠心耿耿,卻也可能有別的心思,跟著監督員的侍從和侍衛都可以作為監察。」

    監督員不可能一個人上路,必然有侍從和護衛在,這些人也是皇帝最好的眼線和另外一重監督員。

    有雙重監督員在,就不怕有人隱瞞真相了。

    大阿哥又嘆氣道:「要是雙重監督都在說謊,除非他們所有人的口供都背得滾瓜爛熟,不然總會有破綻。」

    一個人說謊還能圓過去,三個人說謊就未必齊心,不止三個人呢?

    皇帝連連點頭,覺得大阿哥這話確實有那麼幾分意思:「不錯,就這樣辦吧。」

    大阿哥說得差不多,又讓二阿哥開始提起各處修路的細節:「兒臣打算讓人在中間位置建造一處水泥廠,圍牆能擋住視線,不叫人知道水泥的配方。又在近處,能夠從南北運送到各處去。」

    先在水泥廠這一處地方開始修路,然後慢慢向南北來延伸,路況好了,運送水泥也更方便。

    加上這個水泥廠的位置就在正中間,去兩邊都不算遠,也節省了很多時間。

    二阿哥讓人展開地圖,指了指中間的位置,還有這次準備修的南北主幹道大致的線路:「另外,兒臣準備在這條線路上修軌道。」

    也是跟地勢有關係,水泥廠的位置比周圍要高,那麼水泥用軌道推下去,就比用人力快得多了。

    皇帝有些驚訝,二阿哥這想法確實新穎。

    又聽二阿哥介紹準備在軌道車子上加上蓋子,還能鎖嚴實了。滑下去的時候就不怕翻了,哪怕翻了,裡面的水泥也不會漏出來。

    軌道比較平緩,也不容易翻車。

    只是在地勢高的地方能如此,下去後有些高的地方就不能用了。

    不過起碼有一段路能用上,就相當不錯。

    傅恆便問道:「回頭修好路,這軌道是要拆掉嗎?」

    軌道原本想用鐵,那就太費了,而且摩擦的時候可能會有火花,點燃地上的花花草草就麻煩了。

    後來想到用木頭,雖然有損耗,起碼不易摩擦生火,車子裝上滑輪就能一路滑下去。

    工匠們手巧,很快做出模型來。

    不過裝上水泥後要重很多,能不能順利滑下來還得試驗一番。

    皇帝看摺子是一回事,聽兩個兒子輪流解說是另外一回事,滿意地輕輕點頭;「此事就交給你們兩個來做,工部和戶部配合。」

    工部和戶部尚書連忙起身應了,兩位阿哥笑眯眯的,頗有成就。

    從御書房去長春宮的皇帝不由感慨:「孩子真是大了,也能為朕分憂的。」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