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頁

2023-09-22 01:05:26 作者: 岳月
    哪怕把緬甸周圍一圈都拿下種了,也得好幾個月後才能收穫一次,哪有直接買那麼容易?

    想想看,出錢讓西洋人運送糧食來,幾個月後估計糧倉就得溢出來了!

    「西洋商人運送糧食來的,就能優先採買咱們的茶葉、瓷器和綢緞,他們更是樂意了。」

    商人不就是為了賺錢,皇帝出得起錢讓他們賣糧食,只要價錢給夠,這些人出賣靈魂都願意啊!

    皇帝聽著蘇葉重點咬著「優先」二字就不由笑了:「不錯,只優先,價錢上卻沒什麼不同。」

    但是這對西洋商人已經算優待了,很多人得排隊買,這些人只要賣糧食過來就不必排隊能優先買到,誰不樂意啊!

    價錢不錯,又有別的利益,商人們必定趨之如騖,蘇葉已經可以預見往後他們都不會再缺糧食了!

    糧食就是國盛的根本,有糧食在手,不管天災還是人禍都不用太害怕了!

    然而皇帝跟軍機處商議的時候,軍機處大臣卻擔心西洋商人賣糧食會坐地起價,而且朝廷買那麼多糧食支出的銀錢實在太多了一些。

    戶部尚書就道:「誰給的價錢高,我們就不買誰的,誰給的價錢公道就一直合作。怎麼,那麼多商人,難道我們還沒有能選擇的?如果他們聯手提價,那簡單,我們不買就是了。」

    反正如今又不是那麼缺糧食,他們給的價錢已經比以前高一成,商人們要是貪心,那就把糧食砸在手裡唄!

    糧食跟別的不一樣,儲存條件嚴苛,送過來放著久了發霉壞了,那就不能賣了!

    商人不肯降價就拖著,看誰能拖得過誰?

    而且戶部尚書沒說的是,商人們未必都是一條心的。

    一起聯手抬價,總會有商人想要私下搶了這筆生意,就會偷偷降價。

    蘇葉也是這麼覺得的,商人真能一條心,這不是開玩笑嗎?

    尤其西洋商人還不是來自同一個地方,天然有競爭關係,而且賣掉糧食就可以優先取得採購茶葉、瓷器和綢緞的資格,當然是先買先得啊!

    先拿到手帶回去賣,先賣的人價錢必然是最高的。

    這筆帳蘇葉都能算得出來,更別提是那些經常行商的西洋人了,他們又不傻,能不知道哪個更有利嗎?

    果不其然剛開始就有商人聯合起來抬價,很快就有其中一兩個私下找戶部大臣,願意降價賣,有多少賣多少。

    戶部比劃了一下,覺得還能降一降,對方也爽快賣,只希望下次他們再過來的時候可以優先賣掉糧食!

    這敢情好啊,完全是長期買賣,採購價錢能低一點,商人又有了實利,維持大客戶的交情,又能持續不斷做買賣,不必千里迢迢過來還要頭疼賣給誰。

    那麼大一筆糧食,分開賣就麻煩了,一起賣根本沒多少人能完全吃下。

    如今朝廷來買,當然多少都能吃下,又不缺銀錢,給得爽快,這麼好的客戶去哪裡找,西洋商人誰不樂意長長久久跟這個大客戶做生意?

    抬價的商人後來得知後就傻眼了,然而他們再想降價賣,朝廷卻已經收得差不多,不是很需要了。

    他們又不能把糧食砸在手裡,只能再次降價,最後跟以前的價錢差不多,那一成利益就沒能吃到,一個個簡直要氣死了,開始埋怨剛開始提議一起抬價的商人!

    於是朝廷這一手又輕輕鬆鬆瓦解了這些商人想聯合抬價,吃虧了一次,以後誰都不會再做這樣的傻事,把機會拱手讓給別人了!

    第92章 可惜  ……

    朝廷買下的糧食陸陸續續送去各地災區, 填滿了無數的糧倉。

    百姓看著都要落淚了,他們終於不用挨餓了!

    皇帝擔心有人對糧倉伸手,制定了一個規矩, 就是糧倉有三個人來守。

    鑰匙被分開成兩半, 另外還有半個假鑰匙,三人必須貼身帶著。

    需要的時候三人取出來交給當地父母官, 他親自拼合後來開門, 每次開門必須同時有八個人在場。

    收買一兩個, 兩三個人容易, 一次收買八個人就不一樣了。

    哪怕真收買八個人, 他們還有親朋戚友在, 真能徹底守住秘密嗎?

    而且一旦被發現,父母官和守倉庫的三人都要斬立決, 其他五人也要被流放。

    這麼重的罪責,就因為伸手進糧倉買這麼點銀錢, 哪裡划算得來?

    雖然早朝上有大臣認為此舉過於嚴苛,有違法理, 皇帝依舊一意孤行拍板實行。

    不嚴苛怎麼行, 就是過於寬鬆才會讓當地官員對糧倉一再下手。

    糧倉填滿後, 猶如一塊甜糕放在蜜蜂附近,那香甜的味道蜜蜂能忍得住嗎?

    猶如蝗蟲一樣的貪官自然忍不住,哪怕是清官也可能受不了。

    蘇葉感覺沒必要考驗人性,還不如皇帝這樣直接給極重的懲罰。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那麼重的懲罰在前,他們就會掂量值不值得。

    要是弊大於利,他們自然不會伸手了。

    要利大於弊,他們不伸手才怪!

    她覺得那些反對重罪的大臣可能有親屬朋友在當地, 心裡有鬼呢!

    不然大臣們為何反對,就因為懲罰看著重嗎?

    只要不犯,那不就不重了,只是瞧著嚇唬人?

    就是想伸手的人,才會覺得懲罰重了。

    蘇葉跟皇帝嘀咕的時候,皇帝也這麼覺得:「朕是要好好查一查,他們底下人是不是有這樣的心思,或者就有人做過。」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