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頁

2023-09-22 01:05:26 作者: 岳月
    又是特意等著金貴人送鴿子湯來,然後小栗子還故意在李玉面前迫不及待喝了兩口。

    起初李玉還覺得小栗子是不是餓狠了,都顧不上回去再慢慢喝。

    後來又懷疑小栗子是故意喝一口夸一句,來哄著李玉的。

    但是李玉在宮裡多年,很快就回過味來,立刻就跟皇帝提了。

    皇帝一聽,就命張明去查,小栗子自然是最重要的一環。

    張明進去行禮後就解釋道:「皇上,這種藥丸曾是太監手裡的秘藥,奴才卻是好幾年不見了。服下這個之後人會立刻渾身紅腫,然後發出疹子,就像是蕁麻疹一樣,一定會被挪出去。但是只要半個月之後,紅疹就會慢慢褪去,不留一點痕跡。」

    皇帝挑眉,居然還有這種作弊的藥丸?

    「這東西怎麼來的,如今太監手裡還有?」

    張明搖頭道:「這是早年不知道哪個懂藥理的太監弄出來的,賣出了天價,一般的太監買不起,買了的也可能用掉了,如今還能在手裡的沒幾個。」

    聞言,皇帝就放心了,他並不想再看見作假的太監。

    這種藥丸就是為犯錯的太監金蟬脫殼用的,還天衣無縫!

    要不是李玉察覺不對讓張明去抓人,估計這個小栗子就能逃出生天,因為重病被挪出宮去!

    等出了宮,再找到人就沒那麼容易了,跟大海撈針一樣,指不定外頭還有接應之人!

    皇帝想想就惱火,吩咐道:「你好好查一下這個太監,他是不是還有同夥,接應的人又是誰。」

    張明應下,回去慎刑司就開始審問小栗子。

    小栗子作為釘子,這些年來謹小慎微,他只要一口咬定沒有,身份上壓根就沒什麼痕跡留下。

    可惜他這些年沒了金三保的約束,在後宮裡從來沒被人發現過,於是收下嘉嬪的賞銀後也沒特地藏得嚴實,就被張明派去的人找到了。

    這麼些銀票不是一個小太監能得的,他要不肯招供,張明多的是辦法。

    最後小栗子沒辦法,只好把珍珠吐露出來,還幫忙找了藉口道:「金貴人對嘉嬪娘娘十分無禮,又借著金家的關係話里話外要敲打嘉嬪娘娘,把娘娘險些氣病了,珍珠姐姐看不過眼,就想要小的幫忙教訓一下。」

    張明知道他沒說實話,卻也沒打算追究下去。

    畢竟追究一個大宮女和一個嬪位的娘娘,那分量自然是不同的。

    他把口供呈上去,皇帝一看就明白,不悅地皺眉。

    金家是越發不知道收斂了,以前有金三保約束著,後來有金簡盯著,如今兩人一個外調京城,一個沒擼了官職,金家就自以為能有機會,送了個沒腦子的姑娘進來就算了,嘉嬪現在也開始用昏招了?

    雖然看樣子嘉嬪是沒膽子真敢在鴿子湯里動手,畢竟皇帝一般不喝,但是誰知道那天會不會突然就喝了?

    然而皇帝還是心裡不快,回頭跟蘇葉抱怨了幾句:「以前瞧著嘉嬪是個好的,怎麼進宮後越發不像樣了?」

    蘇葉聽得挺驚訝,又覺得嘉嬪可能真的被金貴人氣瘋了,才會如此不擇手段。

    不過她沒想到,金三保居然還能在宮裡藏下釘子。

    畢竟之前皇帝和翁果圖反覆查探過,清理掉了大半,竟然還有漏網之魚?

    翁果圖聽說後又再次查探一番,連帶找張明幫忙,不怕查錯就怕漏掉,又清理了一批宮人。

    只是他也明白,清理一次是乾淨的,過陣子這些乾淨的宮人很可能又被誰收買,變得不乾淨,還成為誰手裡的釘子了。

    翁果圖只能反覆篩查,隔三差五打探一番,叫宮人跟驚弓之鳥一樣,反倒是一件好事,叫宮人們收斂了許多,生怕被查出什麼,都不太敢伸手,後宮一時乾淨了許多。

    嘉嬪聽說小栗子被抓了,還驚慌失措了幾天,誰知道皇帝沒發作。

    她才鬆了一口氣,就見張明過來要帶走珍珠。

    嘉嬪瞪大眼要攔著:「怎麼回事,你們隨隨便便就抓走我的大宮女,還把我放在眼內嗎?」

    張明好笑,面上依舊恭敬道:「這是皇上的意思,而且小栗子已經把珍珠供了出來。」

    所以嘉嬪還攔著,是打算一併栽進來嗎?

    嘉嬪詫異地看向珍珠,珍珠也是滿臉驚惶,她想要張口求饒,卻明白嘉嬪如今是自身難保,眼神不由黯然下去。

    她在嘉嬪身邊多年,太了解這個娘娘的性情,能保住自己,那就絕不會吝嗇犧牲別人。

    跟嘉嬪求教,她哪裡會救自己,還不如閉嘴別浪費口水了。

    張明見珍珠面如死灰的樣子也有些唏噓,奴才們都聽主子的命令行事,有什麼事卻只能被踢出去當替罪羔羊,生死不由命。

    不過誰讓她是奴才,嘉嬪才是主子呢?

    不聽話要死,聽話了出事的話還是得死。

    不同的是前者死得窩囊,後者好歹風光一陣子才死。

    唏噓歸唏噓,張明下手是一點都不含糊。

    可惜這個珍珠要比小栗子嘴硬得多了,其實他也能理解。

    畢竟珍珠的家人還在金家,確切來說在金三保手上,她能怎麼辦?

    她未必對嘉嬪真是特別忠心,卻也不能不顧家人的死活,只能一口咬定是自己對金貴人心生不滿,把罪過都攬到自己身上去。

    對這樣的忠僕,張明知道問不出什麼,索性就稟報了皇帝。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