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頁

2023-09-21 13:54:27 作者: 海青拿天鵝
    他們原以為要發生一場大戰,城中必然要殺得血流漂杵,大軍圍城以來,個個關門閉戶不敢出門,唯恐遭遇殺身之禍。

    但沒想到,這一切都沒有發生。

    僅

    僅一夜過去,不但京城已經變了天,傳聞中已經被袁氏刺殺的廣陵王竟完完好好地回來了。

    城頭的天子大纛,以及街上威風凜凜入城地朔方兵馬,一切都真實不已。

    許多百姓擔心這些人會像袁氏的兵馬那樣,來一撥搶一撥,連忙關門閉花,將自家僅剩的物什藏好。但捱了半天,卻發現風平浪靜,小心翼翼開門查看,卻見那些朔方的軍士仍然到處可見,卻只在街上待著,累了困了便席地坐臥,與民秋毫無犯。

    而接下來,外頭傳來了更讓人吃驚的消息。

    廣陵王從朔方和并州調集了大批糧草送入京城,周濟百姓,並在各街坊之中設點施粥。

    京城百姓們這大半年來受夠了欺壓和饑饉,得了這消息,無不欣喜,終於覺得這真是王師回來了。

    而當他們聽說廣陵王率領朔方兵馬,不費吹灰之力就攻入宮城,將袁皇后、陳王以及袁氏一眾族人拿獲,更是無不拍手稱快。

    但同時,更多人關心另一個問題。

    廣陵王當真還活這麼?他究竟是什麼做的,竟總是這般命大,死也死不了?

    「京中袁氏舊部,陣前歸降者五萬三千七百五十二人,加上別的雜兵以及大小官吏,共七萬六千六百七十九人。」宮城前,主簿崔延意氣風發,向蕭寰稟報導,「人數太多,目前只得就地看押,未知殿下意下。」

    蕭寰頷首,道:「京中有幾處教場,都足夠大,可將他

    們押往各處教場看押。而後,照先前議定之策,派人甄別審訊,視罪行輕重,或拘役勞改,或處刑,一切照規矩行事。」

    崔延應下。

    王隆在旁邊聽到「勞改」二字,不由睨了睨蕭寰。

    這小兒現在想法多得很,動不動就會說出些他從沒聽過地自然,然後解釋出一堆地大道理。

    比如這所謂的勞改,用蕭寰的話解釋,叫勞動改造。

    每個字王隆都聽過,但合在一起,他聽不懂。

    在王隆眼裡,這些袁氏的兵馬,既然有膽子作亂犯上,惹出那麼大地亂子,那麼便死有餘辜。抓到之後,就算主動投降,一個個殺了也一點不冤。反正律法上寫了謀反者族誅,只單單要這些人的命,已經是寬容了。

    但蕭寰卻不同意。照他看來,叛亂的罪魁禍首,以及手上有無辜人命的,自當殺無赦。可律法中的條款其實寫得頗是籠統,若其家人清白,那麼族誅連作則大可不必。

    至於那些夠不上死刑的人,罰沒為奴或者流放,蕭寰也都並不支持。用他地話說,懲罰的目的,乃在於讓這些人改過自新,重新回歸社會。天下經過一番動亂,已經更加凋敝不堪,正是需要用人的時候,如果效仿對待滕氏地時候那樣大開殺戒,乃有弊無利。

    ——「那你打算如何懲處?」王隆聽到這說法的時候,啼笑皆非,「按你這辦法,天下將來無官奴可用,邊疆亦無犯人可守。」

    「

    奴婢之法,本非仁政,歷代蓄奴之風盛行者,皆大衰之兆。既然如此,官府以身作則,不設官奴,又何患之有?」蕭寰道,「至於邊疆,遷民實邊乃國策,既然要鼓勵中原百姓到邊疆屯墾,便要倡導以此為榮,又怎可將邊疆作為懲戒之所?」

    王隆狐疑地看蕭寰:「你的意思是……」

    「勞改。」蕭寰斷然道,「如今天下凋敝,水利不興,道路損毀,田地荒蕪,正須得大批人手。日後,朝廷獄中不養閒人,罪犯無論貴庶,皆以勞役代罰,間以教習農工手藝,待他們服刑期滿,便放歸回鄉。反正都是庶民,他們願種田的種田,願務工的務工,豈非大善。」

    王隆無語。

    蕭寰要做的哪裡是仁政,分明是給這些叛黨當起了保姆,連將來怎麼過日子都操心上了。

    那些達官貴人們知道自己將來雖然免了死,卻要真的要去修路造橋下田種地,恐怕會更願意一死了之。

    第355章 奸細(上)

    由於駐守京城的北軍和駐守宮城的禁軍投誠,一夜之間,京城和宮城被朔方兵馬攻入。

    蕭寰的幕僚們,對入城之後的行動計劃得十分周全。破城之後,兵馬首先包圍了袁氏黨羽要犯的府邸。

    宮中也是一樣。

    袁皇后、陳王和袁廣本想依託太極宮堅固的宮牆死守,但連半個時辰也沒有堅持到,已經全然喪失鬥志的一干近侍就索性投降,打開了宮門。

    據說,被捕的時候,陳王高聲咒罵,要跟蕭寰決鬥。

    袁皇后則要求召見蕭寰,與他當面對質。

    將官來稟報的時候,蕭寰沒有理會,只繼續巡視各處,接見投誠的北軍和禁軍。

    一眾將士坦著右臂,站在宮城之前,見蕭寰來到,紛紛行禮。

    蕭寰看到蒯頭領也在其中,露出笑意。

    「此番禁軍舉義,蒯頭領與眾弟兄功不可沒。」他說,「孤聞得諸位事跡,亦敬佩不已。」

    蒯頭領忙禮道:「在下出身禁軍,不忍舊日同袍為賊人所累,陷於不義。禁軍弟兄心懷聖上,故決意起事,在下與幾個弟兄不過順勢而為,何言功勞!」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