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頁

2023-09-21 10:41:27 作者: 丹錦
    張嶠一心兩用地笑著回他:「成,你不嫌煩就行。」

    賀蘭和驚訝地看一眼白殊:「三郎,你真要聽啊。我每次聽到那些人之間那麼多七彎八拐的關係,真是頭都要暈了,寧願去造兩架織機。」

    這話聽得白殊和張嶠都笑起來。

    白殊當然是不耐煩去記那些,不過他有小黑這個作弊器。只要讓張嶠對著小黑講一回,以後他就可以隨時查詢。

    *

    那邊小值房中三人說說笑笑地幹活,這邊偏殿的氣氛可還緊繃著。

    按著兵變逼宮,成功的人該急著繼位,可謝煐卻只不緊不慢地喝茶,竟像是沒有先開口的意思。眾官員看他不透,都在心裡琢磨著——莫不是還要走個三請三讓的程序?

    如今殿中實職最高的是尚書右僕射,其次是御史大夫。右僕射看看上首的謝煐,給御史大夫使個眼色,御史大夫回他一個眼色——你官大,你說。

    右僕射心中嘆口氣,只得帶頭站起身,群臣也紛紛跟著起來。

    謝煐放下茶盞看過來。

    右僕射躬身:「臣等恭請太子繼位。」

    群臣跟著躬身:「恭請太子繼位。」

    謝煐抬手:「諸公且坐。」

    這一句卻是搞得群臣更是莫名,一時間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最後還是御史大夫道:「敢問太子,對聖上有何打算?」

    謝煐掃視群臣:「孤之皇位,不隨偽帝。」

    群臣聽得心中一咯噔——太子竟是真要不認嘉禧帝的帝位!

    兵變逼宮,廢立皇帝,這種事史上不乏有之。可不承認前一任皇帝的合法性,這可就不太讓人能接受了——嘉禧帝都成偽帝了,那他們這些得他賜官的臣子,是不是也成了偽臣?

    不過,看看殿中諸多東宮衛,倒也沒人敢站出來反對。嘉禧帝執政十幾年,敢當面犯顏直諫的那批硬骨頭,不是被整死了就是下調地方了。至少,在這裡的人都知道講究個變通的方式方法。

    有人便道:「可是,太子,您的太子之位便是聖……是今上所封。」

    言下之意——不認這皇帝,那謝煐的太子身份也就沒了。

    謝煐目光轉向他,直看得他垂下眼去,才道:「孤乃康宗皇帝唯一子嗣。」

    父死子繼,名正言順。康宗的兒子就謝煐一個,太不太子的一點都不重要。

    下方那人頓時噎住。卻又有人道:「可今上當時是由宣賢太后所立,亦合理法。」

    不過他立刻收穫身邊眾多同僚的一堆「蠢貨」視線。

    謝煐這回看都懶得看那人,只道:「宣賢太后被偽帝所欺騙。若她知道先帝是偽帝所殺,如何還會留他。」

    嘉禧帝謀害先帝後,這已是鐵案。一時間眾人也想不出該如何繞開這一點,去給他爭取合法性。

    最後還是御史大夫道:「太子不欲繼今上之位,可朝中又無太后主持大局,那……該如何繼位?」

    不管事實如何,明面上,朝中臣子都不能以下犯上去廢立皇帝。逼宮的情形下,要麼是由前一位皇帝「讓位」,要麼是由太后、太皇太后來行廢立之事。

    現在謝煐不承認「讓位」,又沒有更高輩位的太后主持,這個「繼位」一下就給僵住了。

    眾官員紛紛向御史大夫投去敬佩的目光,果然薑還是老的辣。

    卻在這時,有人忍不住笑出了聲。眾人又循聲望去,發現是安陽府尹謝元簡。

    謝元簡道:「太子是繼康宗皇帝之位,自然是憑藉康宗皇帝的遺詔。」

    眾官員的臉色頓時變得微妙起來——這是要矯詔了。

    御史大夫沉著應對:「時間過得太久,十幾年前的遺詔,聖旨的編號差得太遠。」

    謝元簡直接挑明了說:「尋一封當時不甚重要的聖旨,取而代之便是。」

    這下御史大夫也沒了法子。

    不過,卻聽一聲穩沉之後從殿外傳來:「你們不必尋思那些亂七八糟的,當年先帝就留有詔書傳位於子。」

    眾人一驚,抬頭望去,就見衛國公與一頭髮花白的文士一同走進殿來。

    衛國公先對謝煐抱拳:「稟殿下,北地來的一萬精兵已入北辰宮,衛率正在安排布防。」

    謝煐頷首:「辛苦外祖父。」

    一句「一萬精兵」,聽得眾官員心底都打了個顫,今日是再沒了爭下去的膽氣。

    卻見謝煐起身走去,卻是扶住那文士道:「先生請上坐。」

    文士對謝煐笑笑,讓他扶著自己走到上位,卻沒坐,而是取出一封明黃聖旨,朗聲道:「當年先帝所立傳位詔書在此,請太子奉詔繼位。」

    此時不少兩朝老臣已認出他的身份,右僕射失聲道:「呂玉?」

    懷傷笑道:「難為李公還記得在下。其實先帝很早便已立下傳位詔書,此詔的存檔亦可查到。只是知道這事的人不多,當年偽帝弒帝逼宮,衛國公遠在北地不及救援,我等度其情勢,認為一詔不足以救太子於水火,才隱而不提。」

    隨後他又提了兩位致仕還鄉的老臣之名。

    衛國公環視殿內,哼笑一聲:「諸位看,是現在就念,還是待去查過底檔,出京去請來那兩位,再讓太子繼位?」

    兩人說得如此有底氣,想來那詔書不會有假。最主要的是,一萬精兵在外,誰敢說讓太子再等上一兩個月?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