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頁

2023-09-21 01:52:37 作者: 荔簫
    而且,這回罵他的人實在太多了,沒有成千也有上百。葉正要是不主動來跟他謝罪,他估計永遠不會知道其中有他。

    他來了,起碼說明他有擔當。

    不過謝遲還是認真看了看葉蟬,然後認真地誇了句:「但這一點上你比你哥強。」

    葉蟬有一個特別大的優點,就是對自己不懂的事情,不會妄加評論。

    許多事情,都只有對它足夠了解的人才能去做、才有權去做。否則容易幫倒忙,容易平白多出許多麻煩。

    這一點看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難。很多讀書人做不到,很多官員也做不到。就連謝遲自己,都是在官場上待得久了之後才逐漸意識到個中的重要性,時時自省。

    可葉蟬從一開始就做得很好。對於不懂的事情,她一個字都不會摻和,她活得比許多人都通透多了。

    第124章

    年關轉眼就過了,謝逯的那幾碗粥,可想而知救不了多少人。上元之後,城外已是漫山遍野的屍體。

    謝遲仔細算過時間,在臘月二十八時將調糧的文書發往了周圍各郡縣,於是在上元後兩天,各處的糧食都剛好運抵洛安。

    城外還剩下的大約萬餘災民,終於得以活命。

    這粥施了有二十餘天,這二十餘天裡,謝遲緊懸著心期待天氣轉暖。

    各地的儲糧都是有限的,他此番也不敢把周圍的糧食都調空。如果今年的寒冷長上一陣,河道凍著,災民難以回家就只能繼續在這裡靠施粥活命。多個十天半個月的,糧食就要斷了。

    好在臨近二月中旬時,天氣如期轉暖。

    河道融開後,朝廷掏銀子雇了船,送災民回南邊。除此之外,每戶補貼二兩銀子,以防在來年豐收前無法過活。

    待得他們回到家鄉,地方官衙也會按旨適當調撥糧食和各樣種子。

    當然,這些救濟並非只給從洛安返鄉的災民,逃往其餘各地的災民也都需要。謝遲於是又忙了好些天,按照各地所報的人口流失數量,估算出了大致的返鄉人數,又算出了所需錢糧,詳詳細細地寫了封奏章呈進了紫宸殿。

    皇帝一邊讀著奏章,一邊讚不絕口:「好、好,這次的差事辦得不錯。」

    謝遲啞聲笑笑,其實心裡略有點虛。他想著先前民間的風聲,雖知是有人在煽風點火,還是覺得有自己沒應對到位之處。

    ----當時那些風聲起來,他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雖則直至現在,他也依舊不知該如何是好吧,可他覺得若換作別人,換作比他更有學識的人,興許就有辦法了。

    謝遲於是斟酌著言辭跟皇帝提了提這事,有心討教一二。

    皇帝瞧了瞧他,首先好笑地問:「你不知此事有人背後作祟麼?」

    「……臣知道。」謝遲道。

    「知道便好。你若不知道,那是你不夠心細。知道了卻無力應對是難免的,畢竟尋你麻煩的人,也不是個傻子。」皇帝輕鬆地啜了口茶,「再者,那些後來不是也平息了很多?你不必為此自責。」

    謝遲頷了頷首,又有點無奈道:「可那事得以平息……左不過是臣運氣好。」

    他都不知道讀書人為何突然轉了性,好像是和什麼姑娘家愛讀的話本有關。他能好巧不巧的碰上這話本,可不就是運氣好麼?他對平息這件事,沒起到一點作用。

    然而皇帝一哂:「成大事者,運氣原也是個緊要的長處。你能得上蒼庇佑,就珍惜這份運氣便是。」

    傅茂川在旁邊聽得直一哆嗦,心道陛下您就差直接說他有帝王命了。

    謝遲也沒敢貿然多應這話,皇帝復又看了看那奏章,便暫且闔上冊子放到了一邊:「你坐,朕還有些事,想跟你議一議。」

    謝遲一揖,便去殿旁的位子上落了座。皇帝便問他:「六世子謝逯煽風點火這事,依你看,朕該怎麼辦他?」

    謝遲啞然,遲疑道:「陛下,這事臣……」

    臣說話不合適吧?!

    皇帝笑了一笑:「你但說無妨,朕只當隨意一聽,說錯了也不打緊。」

    謝遲隱約感覺到了,皇帝好像在考他……

    他於是認真思量了一下,道:「臣覺得,陛下不能辦他。」

    皇帝未予置評,示意他繼續往下說。

    謝遲拱手道:「謝逯在陛下眼中有錯,是因陛下知他在其中煽風點火。可在百姓眼中,讀書人對朝廷口誅筆伐,是讀書人的事;謝逯出城施粥,是謝逯的善舉。謝逯只有賢名在外,沒有罪名可尋。陛下如果下旨懲辦,縱使以他煽動讀書人為由,也難免讓人覺得子虛烏有,百姓勢必會為他不平,於陛下反而無益。」

    皇帝聽到此處十分滿意,點點頭,又說:「然後呢?」

    「?」謝遲怔然,和皇帝尷尬地對視了一下,道,「臣說完了。」

    皇帝哈地笑了聲,擺了擺手:「你啊,有見地了,但還是年輕。罷了,近來你也辛苦,回家歇一歇吧,等過幾天……月末的時候,進來跟朕下盤棋。」

    言外之意,是讓他這幾天先別出門,好好在家待著,避一避風頭。

    謝遲於是出宮之後就先向顧玉山告了假,顧玉山聽他說完就點了頭:「我料到了,你去吧。」

    謝遲便回府歇著去了。正好二月十六是元顯的七歲生辰,二月二十七又是元明的四歲生辰。謝遲心無旁騖地在府里給兩個孩子賀了生,元明生辰當天晚上,傅茂川竟親自來了,抑揚頓挫地給他說了一遍朝中進來的動靜。

    想也知道是奉旨來的。

    傅茂川說,陛下幾日前,先在早朝上盛讚了他,說他這差事辦得好,合理地調運了周圍幾郡縣的糧食救了城外的災民,後續報上來的所需款項也都有理有據,治災有功!

    對於外頭死了幾萬人的事,皇帝沒多提,朝臣也不是傻子,朝野內外的口徑旋即隨之轉變。人們逐漸開始議論,說敏郡王不開城門並非不願救人,而是當時糧食已在路上,沒有讓災民入城的必要,反正入城之後也沒地方安置他們。

    然後,在今日早朝上,陛下又誇讚了謝逯一番,說謝逯菩薩心腸,雖然因為力量十分有限沒施幾天的粥,但這份善舉也值得稱道。

    再然後,

    ----「陛下封六世子做了善郡王。」

    「善郡王?!」謝遲當時就在書房裡驚呆了,三日之後,他奉旨入宮和皇帝下棋時,心服口服,「還是陛下的辦法好……」

    治災的事了了,皇帝近來心情都不錯。被他一夸,配合地顯出了點得意,調侃道:「薑還是老的辣吧?」

    謝遲悶笑:「是是是,這法子臣先前真是一點也沒想到。」

    按照本朝的規矩,世子雖然要經正經冊封才作數,但不算個正經的爵位,因為除卻這個稱呼以外,世子冊封之後幾乎也沒什麼好處,連俸祿都還和普通的王府公子一樣。

    而郡王,則是個實打實的爵位。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