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4頁

2023-09-21 01:09:24 作者: 猶似
    只是,虞幼窈的及笄禮,他怕是沒有機會參與了,殷懷璽拔開木塞,仰頭喝了一口藥酒,神色間透些許遺憾。

    虞幼窈向朝廷遞了摺子,五日之後,朝廷送來了欽天監測算的黃道吉日,時間就定在十月初六。

    比預期還要更早一些。

    與此同時,太后娘娘賜婚她和武穆王的消息,也在朝廷刻意的安排下,在大周朝傳開。

    李公公、禮部、宗人府的官員,並虞氏族裡,九月初三出發,動身前往襄平,為韶懿長郡主籌辦及笄禮。

    虞幼窈有些吃驚,且不說禮部,京里無論哪家籌辦宴都要花一筆銀錢,請了禮部的官員過來周全,以免出了差錯。

    至於宗人府,那是專門負責處理,皇室和宗親各種事宜的地方,所謂特事特人特辦。

    時至九月,虞幼窈始換常服,動身回了襄平,當下又拿了一筆銀子,請人將襄平驛站里里外外都修繕了一番。

    朝廷派來的人,九月初十才抵達襄平,一起過來的,還有宮裡、宗室,以及京中各家為虞幼窈準備的及笄禮。

    韶懿長郡主雖然不在京中,可禮數上卻不容差錯,京裡頭但凡有頭有臉的人家,都要送上及笄禮。

    及笄禮暫由禮部保管,及笄禮當日才會以賀禮的名義送來。

    虞幼窈派了得力的人去驛站周全。

    第二日上午,朝廷來的一行人,就來虞園拜見韶懿長郡主。

    虞幼窈在錦州呆了一年多,謝老太太將虞園擴建了兩進院子,以山林入景,移栽了許多北方的奇樹。

    欽天監認為虞園風水上佳,及笄禮就定在虞園舉行。

    與此同時,韶懿長懿主要舉辦及笄禮一事,也遍傳了天下,韶懿長郡主的婚事,也成了眾人關注的問題。

    遠在邊城的殷懷璽,卻正忙著練兵、排陣,迎接北狄接下來的強攻猛進。

    他身後守護的,正是虞幼窈的三千繁華。uu看書

    及笄禮正在如火似荼的籌備。

    虞幼窈接到消息,朝廷安排了宗室里福壽安康,頗有賢德名聲的隆郡老王妃為虞幼窈做正賓。

    虞氏族裡也出動了二老太太、宗長太太等人過來周全。

    一行人,於九月二十六日動身前往襄平。

    她人雖然不在京中,但前朝後宮,該給的體面,卻一點也沒含糊,這讓虞幼窈突生了一種勞師興眾之感。

    眼下大周內外,正值多事之秋,外有蠻夷虎視眈眈,內有梁賊作亂,行竊國之舉,關中大旱,仍未得降甘霖。

    總覺得,及笄禮不該這樣辦。

    但及笄禮要怎麼辦,是個什麼規制,朝中已有議定,並非虞幼窈可以左右,便是虞幼窈極力避免勞民傷財,與禮部多番言商,禮部也酌情聽取,但也有一定的流程。

    虞幼窈雖然無奈,可自己也沒有閒著。

    九月是高梁和番薯豐收的季節,整個遼東都瀰漫著豐收的喜悅。

    百姓們開始準備冬小麥播種,擴大毛葉苕子的種植,遼東一帶的畜牧業,正在以一種不可思議的發展速度,快速增長。

    原來是去年吃到了毛葉苕子的好處,讓許多以畜牧為主的商家,還有畜牧改善生活的老百姓們,從中看到了商機。

    虞幼窈將幽軍從北狄搶掠而來的羊皮卷,翻譯整理成大周文字,從中發現了不少,遊牧民族放牧,伺養的經驗,其中包括了牧馬、飼牛、放羊。

    第1039章 再見驪陽公主

    虞幼窈尋了許多擅長畜牧的老農,與他們一起將這些寶貴又難得的經驗技術編寫成冊,請了書局大量印刷,以每本八十文的價格售出。

    隨著印刷術的廣泛應用,書籍的價格隨之降低,一本普通的書籍,大約需要二百文,不會低於一百文,還要視用紙的好壞,以及字數多少而定。

    韶懿長郡主推行的《飼牧志》,分上中下三冊,總結了大周與北狄畜牧的優點,受到了不少人的推崇,八十文的價格,真是太低了。

    韶懿長郡主鼓勵畜牧業發展,想要擴大畜牧規模,百姓們就不會吃虧。

    誠然八十文對老百姓來說,是普通四口家庭,三四個月的開銷,但是書是可以共享的,許多村子,都由村長帶頭,採取分攤法,每個家庭出少許的銅板,大家集資買書。

    家裡有餘錢的,可以自己養,條件比較困難的,就幾家、整村的人一起共同飼養,一起分錢、分肉。

    《飼牧志》推廣後,遼東一帶的畜牧,又增長了許多。

    京里來的一應官員,見此情形,也不禁感慨,韶懿長郡主雖是一介女流,卻精於農工農事,以一己之力,為遼東做了不少事,也改變了遼東缺乏物資的境況,紛紛上摺子,將這些情況一一奏明。

    不知不覺,就到了十月初二。

    隆郡老王妃一行人,也順利抵達了襄平。

    隆郡王府是殷氏一族地位崇高的大族長,執殷氏祖宗法典,掌宗人府,是宗室里最顯赫的宗親,便連宮中的皇上、內命婦,都要受其祖宗家法的約束。

    隆郡老王妃,也是宗室里最德高望重的大長輩,能請得動她的只有當今皇上。

    虞幼窈不敢有絲毫怠慢,當下就派了車馬去龍城接應,等隆郡老王妃抵達襄平的消息傳來,她又派了一道人去城門口接應。

    隆郡老王妃六十多歲,身上披了一頂,已經半舊的豆綠姜色團壽紋長身斗篷,頭髮已經花白,梳了一個普通的圓髻,以一根鎏銀簪子固定,額頭上系了一條薑黃團紋壽紋碧璽抹額,就像一個普通的老人,顯得樸素大方,和藹可親。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