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頁
2023-09-21 01:09:24 作者: 猶似
岳嬤嬤面帶難色:「久旱必有蝗,而蝗蟲過境,往往顆粒無收,北境多地區連年乾旱,若是鬧了蝗災,遼東一帶隔得近,肯定會受到波及,六七月份正是番薯的生長期,而蝗災多在六七月,若不加以防治,恐怕……」
百姓們對蝗蟲的應對方法,都是蝗災來臨之後,進行捕捉、火殺、誘埋、聲驅等,可如此一來,作物必然是要遭到重大損失。
虞幼窈面色變得凝重,沉吟了半晌:「我記得《天工開物》里,有記載以砒霜輔以草木灰拌種,能有效防治蟲害。」
「《霍文敏公文集》也記載了,廣東產一蟛蜞,能食谷之芽,大為農害,惟鴨能啖食焉,故天下之鴨,惟廣南為盛,蟛蜞就是指蝗蟲。」
「的《氾勝之書》中也記載了,用馬骨、蠶糞、羊糞、附子等混合浸種,莊稼就不會生蝗蟲……」
虞幼窈對關心農事農物,也看了不少相關的書籍,一時間腦子裡千頭萬緒,也沒一個正經主意,就只好道:「容我仔細再想一想。」
岳嬤嬤和幾位管事,見小姐雖然一時,沒拿出什麼好主意,卻也不是完全束手無策,頓時都安心不少。
虞幼窈暫時將蝗蟲的事放下,轉而又問起了:「我記得去年,在北境各地區試種了棉花,只有遼東南部一帶,初步種植成功了?」
岳嬤嬤連忙道:「遼東一帶氣候濕冷,唯有南部少數氣候溫暖的地區能種植棉花,主要分部在大凌河、小凌河、繞陽河、女兒河一帶,因這一帶棉植期較其他地區要短一些,所以去年育種晚了。」
第861章 病疫
「今年尋了熟悉當地氣候,又精通農事的百姓,調整了種植時間,第一批棉花籽已經育苗了,第二批在月底育苗,如番薯種植時間差不大多。」
虞幼窈心中一定:「番薯和棉花是重中之重,萬不能輕忽,其他作物的試種,也要盡力嘗試。」
岳嬤嬤和幾個管事走後,虞幼窈派人去請了安遠將軍過來議事,之後就去了書房,將自己所知的,有關蝗蟲的防治方法詳細地寫下。
這時,夏桃過來稟報:「小姐,安遠將軍和黃軍師一起過來了。」
虞幼窈有些驚訝,連忙去了花廳:「鞍山那邊都處理妥當了嗎?」
黃文獻點頭:「都安置妥當了,李大人沒有懷疑,殷七安排了人,接手金礦開採的後續事宜,後面的事都由他負責。」
殿下將他派去小王妃身邊,也是為了協助小王妃處理一些瑣事,以免小王妃辛苦,他自然不會在連城那邊久呆。
虞幼窈笑了:「朝廷可有消息傳來?」
黃文獻道:「朝廷不久前下了表彰文書,剿匪一事有功無過,宮裡還給您下了賞賜,只說太后娘娘感念郡主聖善,仁義,給郡主壓壓驚。」
虞幼窈這才注意到,花廳里還擺了一口樟木箱子。
太后娘娘的賞賜,無非是一些精貴的藥材,香料,還有一些精巧的金銀珠玉。
宮裡向來不缺這些稀罕東西。
太后娘娘也不吝賞賜。
而這些東西,在外頭往往價值連城。
平白得了好東西,虞幼窈自然高興,倒沒急著去瞧,轉而談起了正事:「遼東一帶湧入了大批難民,那些難民都是怎麼安置的?」
安遠將軍道:「龍城是遼東的門戶之城,難民安置也需要時間,就暫且安置在龍城城外,由幽軍鎮守,官府會出面核實難民的身份,」說到此處,他多了一嘴:「您的族兄虞善德就在那邊,流民們以他馬首是瞻,諸多事宜都是我們和他商討,由他出面與難民溝通,倒是方便了不少事。」
虞幼窈也一直在關注虞善德的消息,對這事也有耳聞。
安遠將軍繼續道:「識字和精通手藝的人,會根據需求優先安置,剩餘的人會有專門的人教授養蠶、打漁等技術,因北境要大力發展蠶業,絲織印染方面的人稀缺,也會從難民之中挑選一些人學習。」
最好的人才,都優先郡主和謝府的需求,餘下的才會由武穆王府分配。
倒也妥當,虞幼窈又道:「到了三月,天氣開始大幅度升溫,天氣濕熱會滋生病菌,大批的流民聚集一起,容易傳播病疫。」
也是岳嬤嬤提了蝗災一事,她才想到,比起六七份才會出現的蝗災,四五月份卻是最容易滋生瘟疫。
這才是迫不眉睫,刻不容緩。
而眼下給他們準備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此言一出,不光安遠將軍,就連黃文獻臉色也鄭重起來。
幽軍只負責收容、鎮壓、安置流民的相關工作,其他的都是官府的事,因此他們並沒有太在意。
災情往往伴隨著疫症,官府也做了相應舉措,流民收容營里,就安排了大夫,以及一些防治的藥材,以備不時之需。
但伴著流民的大量湧入,官府的準備明顯不足。
官府也不是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只是流民太多,北境又缺乏物資,官府人手不足,精力有限,難免顧此失彼。
加之遼東一帶氣溫濕冷,就是在歷史上,也鮮少有病疫發生,難免就抱了僥倖,想著儘快在天氣大幅度升溫之前,將流民安置疏散,就能避免疫症爆發。
眼下韶懿郡主直接指出,卻容不得他們輕疏。
虞幼窈繼續道:「要從城中召集大夫,常駐難民收容營,成立巡羅隊,每日檢查難民收容營里的清潔,強制要求流民注意個人清潔,鼓勵難民互相監督舉報,若有身體不適之人,立刻隔離治療,以防感染更多人,以致疫病傳開,一定要將病疫的嚴重性,和難民們交代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