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頁
2023-09-20 19:13:41 作者: 珊瑚與夏天
哪知皇帝拒不接受蕭攸的建議。
作為皇帝,他自然也有自己的小算盤。
三皇子這事不成了,需要再找一個人去給他收拾爛這一攤子,若是下一個接手的人能耐比不得他,這事情就解決不好,反而累贅。
下一個接手的人比三皇子能耐固然是好,但那個人只能是自己的另一個兒子,不能是旁人,若是叫人發現自己的三皇子還不比其他的宗親有能耐,皇帝別的不說,面子上也是過不去的。
皇帝意思堅決,蕭攸無奈之下只得答應了。
想到這裡,他越發恨起了三皇子這個人來。
三哥這人大聰明沒有,小聰明一堆,以前時候從沒辦過差事,只會紙上談兵想當然。
為了顯得自己比他人更加能耐,他遇到事情後並不喜歡聽從有經驗的官員建議和勸告,而是為了展現自己的心計謀略選擇捷徑,希望可以出其不意一鳴驚人,但通常連最基本的把事情完成的能力都沒有。
實在叫人頭疼。
蕭攸剛開始辦差的時候,最先接手的就是刑部。
在任期間辦了不少大案要案,還曾作為欽差兩次南下,辦過通寶銀號和江浙官場上的案子,這件事情對他來說根本不叫個事兒。
蕭攸只管按著規程辦案,該走流程走流程,該找證據找證據,一切都有條不紊的進入了正軌。
這事他要辦了也不算什麼,只是希望三哥不要再接其他新的什麼差事了,否則爛攤子是永遠收拾不完的。
蕭攸查出的結果和陸想容料想中一致,在這次的事件當中,主考官韓大人的確有著不小的問題,副考官卻並非如此。
因為帶頭聯名上書的那兩個刺兒頭也跟副考官沈大人發生過衝突,故而他在這場事件當中一直站在主考官這邊,替主考官說話,這樣看起來叫人卻以為他是在包庇對方。
但實則沈大人不過是因為脾氣壞了一些,不太通曉人情,所以名聲不好,但本人還是正直的,並未做過什麼有損國家和朝廷的事情。
事情查清後,蕭攸便著大理寺和翰林院給沈大人恢復了名譽,蕭攸也因為圓滿解決這件事情而變得名聲大噪。
慈寧宮內,太后聽說事情來龍去脈後,只覺得胸膛堵得厲害,一口氣沒上來,心裡頭梗得都有些疼。
太后也沒想到,三皇子有著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能耐,最是善於察言觀色、洞察人心,卻偏偏在辦差一事上這般不中用。
前幾次的事情沒有辦好,還可以說是沒有多少辦差的經驗,而這次辦案並不是三皇子一個人單打獨鬥,太后和承恩公府都是出了力氣幫了他的,可是三皇子實在太過剛愎自用,一心想著求功不聽旁人的勸。
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又被老四拔得了頭籌。
太后對著薛姑姑嘆道:「就老三這情況,是不是讓他去管內廷司一類的那些不容易出錯的地方更好一些?」
薛姑姑道:「太后莫要憂心,三殿下那麼多年都臥病在床,身體也一直不好,一時糊塗也是有的,哪裡就能夠跟十八歲便開始辦差的四皇子相比呢?俗話說的好,吃一塹長一智。三皇子是聰明人,如今在這些地方栽了跟頭,日後定然會加倍謹慎小心行事,必然不會負了太后所託。」
太后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出來。
聽薛姑姑這麼一說,她更加覺得三皇子這會兒選得路是錯的。
既然辦差方面能耐實在比不過老四,那就揚長避短,不要總想著把差事辦好表現自己,而是去比點兒別的。
況且考三不是十足的草包,又不是沒有其他優勢在,未必需要總盯著這一處使勁兒。
如今看來,還是催著皇帝早些立太子得好。
畢竟時間拖得越晚,變數也就越大,老三如今成了皇帝器重的皇子,日後辦差什麼的都是免不了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手上的差事越來越多,大家就會越來越發現老三比不得老四。
如此說來,還是早些塵埃落定得好。
= =
又過了幾日,宮中傳來消息,太后接了三皇子的兒子入宮,自己親自教養。
據說三皇子自打接管內廷司後恪盡職守,盡心辦差,只是內廷司是新接觸的東西,這些日子難免忙碌,對於不能時時在太后身邊盡孝這件事情,三皇子很是內疚,故而把孩子送到了慈寧宮中,讓他替自己在皇祖母面前盡孝也是一樣的。
這一番話說得冠冕堂皇,但宮裡的人大都也知道是怎麼回事。
皇帝被貴妃上了多次眼藥,對最近太后把手伸得過長的這些行為越發不滿。
可不管怎麼說,老三府上的孩子都是他的親孫子,既然人都來了,見還是要見見的,故而皇帝特意抽出時間來慈寧宮陪著他們用了膳。
一頓飯吃得很是溫馨,孩子表現也很是得體。
用過午膳後,太后讓孩子去內殿休息,轉頭對皇帝道:「這孩子教養得好,跟老三一樣孝順,不管長輩們說什麼都是聽得。老四和老四家的那個王妃是什麼脾氣,哀家不必多說,皇帝想來也是知道的,這樣的夫妻,自然教不出如此孝順聽話的好孩子。」
太后這話皇帝還是信的。
畢竟從前他對老四說不上好,中間還隔著他母親受了多年委屈的事情,老四對自己不說懷恨在心,但也絕對沒什麼好印象,如今對著自己也沒多少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