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2023-09-20 15:17:24 作者: 晨曉茉莉
「鄉親們送些議程來也是一番心意,湊個喜氣以及將來若有了難處也有求神拜佛的地兒。就如幾十年前,此地大旱但當時的縣令為了不被上官責罰隱瞞不報,致路有屍骨,悽慘之極。」
「後來是先曾祖母休家書一封給了在外為官的令祖父,劉老太爺費盡心思託了御史往朝中參了一本方大白於天下。 」
「所以說,」陳世文最後總結道:「這中了舉人,便是有了官身,不但可見官不拜,還能庇護鄉里,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啊。」
「曾祖母和祖父?」劉玉真驚訝極了,忙問道:「真的嗎?」
「此事你不知道嗎?」陳世文也很驚訝,「這是令祖父此生最應以為傲的一件事,當年教導我等時說了不止一回。」每回說都要囑咐他們照拂鄉里,做一個好官。
劉玉真搖頭,道:「宅子裡頭很少會提及祖父之前的事。」
「那我便與你說一說吧,」陳世文起了興致,「當年……」
顯然陳世文對這段往事是很熟悉的,從他的敘述中劉玉真很明顯地感覺到他對祖父的尊敬,也明白了幾個之前的疑惑。
比如,陳世文雖然敬祖父為師,但實際上並沒有拜師,因為這世間師者如父,一人不可能有兩個父親,同樣的也不可能有兩個師傅,除非一個是鄉間啟蒙秀才一個是傳授經義指導舉業的大儒。
祖父覺得他只是一個屢試不第的舉人,陳世文若拜他為師那往後便尋不著別的師傅了,他應該有更好的選擇所以一直未提此事,後來有了招他為孫婿的想法那就更沒必要拜師了。
比如祖父是一個非常重視鄉親的人,凡是在他門下學習的人都被他反覆提點要多為鄉親做事。劉玉真猜測這可能和之前母親提起過的曾祖父小時候是吃百家飯長大的事情有關係。
再比如,二嬸在家中宣揚的原本應該給王家侄子的省城明山書院的名額,的確是老太爺給他的。但那只是一封薦書,明山書院是南越省的頂尖學府,非各府稟生不能進。
而王家那邊只有一個表哥考中了童生,很明顯進不去,二嬸並不了解實際情況。
劉玉真忍不住問他,「所以其實祖父是有讓你在明山書院那邊拜個大儒為師的想法?」
陳世文沒有回答這個問答,說道:「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老太爺不但傳我詩書經義,還教我為人處世,做官為民。有沒有師徒名分並無區別,他是我學問之師,道義之師,我已有師。」自然不需要再拜師。
劉玉真莫名感動,這人還真是有君子之風啊,這心裡頭想著,臉上不免露出了痕跡。
陳世文望著她甜美的笑容,一時間愣住了。
第8章 嫁妝的用處
耳房裡,段嬤嬤沒找到人,轉身看見春杏提著個嶄新的銅壺匆匆回來,頓時冷了臉道:「春杏,你這是去哪了?姑爺回來都半盞茶功夫了,怎麼還沒有上茶?」
春杏小跑得臉上泛起紅暈,解釋道:「嬤嬤恕罪,您先頭吩咐我給姑爺上茶,我把姑爺喜歡的毛尖找出來後便想著去廚房提水,可沒想到廚房裡沒有熱水,我便等著顧廚娘燒開,這便晚了。」
段嬤嬤臉色稍緩,道:「陳家確有諸多不便,明日理嫁妝的時候你記得把姑娘燒茶用的那一套傢伙什找出來安置在這裡,多放幾個爐子還有那銅鍋也找出來,再把那無煙碳搬一袋子。」
「往後這裡便是咱們的茶房了,不要斷了熱水,再有吩咐顧廚娘每次做飯都留幾樣姑娘愛吃的,你和桂枝挑個沒人的時候提回來。」
春杏疑問道:「嬤嬤,姑娘這是在飯桌上吃不飽嗎?」
段嬤嬤嘆了口氣道:「你這傻孩子,新媳婦哪有能在飯桌上吃飽的,誰不是回房再添補?就今日這餐我看姑娘就沒吃兩口,這一家子人吃飯唏哩呼嚕的。」
「尤其是姑太太那小兒子,七八歲也不是小娃娃了,拿筷子將那菜翻來覆去攪動,姑娘那樣精緻的一個人,哪受得住啊,都沒伸兩筷子。所以往後你們就在這茶房裡常備些點心,挑姑娘愛吃的多端些到房裡,可別讓姑娘餓著了。」
春杏點頭應是,「婢子明白了。」
段嬤嬤就著熱水沖好了茶,端入屋內看兩人正在柔聲說話,這臉上不顯但心裡頭卻笑開了花,這股子喜意在她回到耳房的時候都沒有消散。
春杏在埋頭整理茶具,瞧著段嬤嬤喜笑顏開模樣好奇道:「嬤嬤您是遇到什麼喜事了?」
段嬤嬤欣慰地回道:「我剛瞧見姑爺和姑娘在說話呢,一起看那冊子,阿彌陀佛太太之前一直擔心他們兩個年歲相差較大,又有大姑娘擱在前頭說不了貼心話。如今可好,有商有量的,瞧著也登對,太太知道也能放心了。 」
春杏聞言也喜道:「這可好了,姑娘和姑爺琴瑟和鳴,咱們的日子也好過了,待姑娘將來生了小主子就沒人能越過姑娘去了。」
「很是。」段嬤嬤臉上的喜色漸漸淡去,喃喃道:「是啊,等過兩年生個小少爺就好了。」
怎麼要過兩年?春杏想問但看到段嬤嬤的臉色又頓住了,埋頭繼續整理茶具,這不大的耳房內就只聽到銅壺內傳來咕嚕咕嚕的響聲。
******
張氏享受著親朋鄰居的奉承,樂呵了一整天,但第二天午飯過後卻是拉下臉來,在房裡長吁短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