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2023-09-20 08:40:47 作者: 餘溫酒
「假如是你,突然得知自己男人的過去,並發現他今晚就要回到以前的火坑,你會做什麼?」
林芽一頓,沒說話。
初戀離開寢室時,只帶了那本記載著顧嘉南過往的書,勉強稱它為書,還有搭公交的兩塊錢。
她昨晚看到凌晨五點,然後坐在床上,發呆到五點半,大腦漲得發疼,又似乎一片空白,想了很多,又好像什麼都沒想。
最後,她實在沒法忍下去,或者說,有太多心疼,需要馬上見到顧嘉南,跟他說一句話,隨便一句都好。
初戀幾乎沒思考,出於本能地這樣做。輕手輕腳地下床,跑到樓下等著。宿管阿姨一開門,就跑出來。乘著天色暗,保安轉過身接水的瞬間,以這輩子最快的速度跑出校門,趕上最早班公交車。
書上的內容,她挨著挨著地看完了,連標點符號都沒放過。結合顧嘉南以前的隻言片語,還有那些當時不覺得、此刻再回想就很異常的舉動,能判定有些是真的,而有些明顯是從網上複製粘貼的輿論,還是最難堪和骯髒的那些,勢要將他貶低得連垃圾都不如。
抽菸、喝酒、當街辱罵狗仔,等等,在當時還沒成年的顧嘉南身上,好像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他的每個舉動都充斥著銅臭和成年人的欲望,包/養、被包/養、害死父親、幫母親拉皮條,等等,做盡一切毫無人性的事。
好像這不是個畫畫的未成年,而是個遊戲人間的風流鬼。
對此,初戀只覺得好笑,寫下並發表這種文章的人都是腦癱?龔芝琪竟然拿到她面前來,是在懷疑她的智商,還是怎麼回事?
以前閒暇時,初戀看過幾本有關輿論的書。那段時間,還關注過娛樂圈中的明星,主要是他們的緋聞。
輿論操作存在於現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縈繞在每個人的生活中,小到在路邊人群中隨便聽見的一句話,大到各種社交軟體首頁的各種信息。
其中,最能體現輿論的地方當屬娛樂圈,幾乎隨時隨地、每時每刻都在生長,以最野蠻的姿態破土、發芽、開花、結果,並以強勢的態度入侵眾人的生活。
輿論的形成,一般來源於群眾自發和有目的引導。出現「新的風暴」時,群眾們會自發或分散地表明態度,體現著自己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素養。當人數達到一定程度,相互傳播和影響不可避免,這個時候,有多少人能堅持自己最開始的想法?
網絡空間無法丈量,言論機制如此自由,讓非理性言論的流行更肆意。處於扁平的非線性的網絡傳播關係中,站在滋生各種不當謠言的溫床中。誰分得清哪些是發自內心的言論,哪些是毫無底線的宣洩,哪些是不眠資本的操縱?
輿論漩渦中,心理和行為基本跟著呼聲高的走,沒思考,沒自我,對自己的追求缺乏準確認知。尤其是三觀還沒成熟的人,很容易被謠言影響,直接信以為真,成為別人的鐮刀,幫人割韭菜。
這類人往往具有較高的衝動性和攻擊性,下意識地用言語攻擊別人,以獲得自我認同。在謠言的濃雲散開時,發現真相與自己的堅持完全背道,也很難真心誠意地說一句抱歉。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人並不少。
太常見了。
即便是個普通人,長時間身處輿論,頻繁地看見導向,也很有可能被潛移默化地影響。
輿論的傳播方式有點像流感病毒,結果卻截然不同,得了流感,受傷的人是被傳播者,輿論戰場中,只有他被攻擊。
只有他。
輿論結束後,有的人銷聲匿跡,有的人輕飄飄地道歉,還有的人死鴨子嘴硬,並不覺得自己做的事是錯的。
他們可能覺得這個人立馬死掉,也是自己心理太脆弱,扛不住壓力,跟他們毫無關係。
顧嘉南所經歷過的輿論與書中或電影中的一般無二,按照書中所記載的,沒人幫他,甚至他的父母是把他送上絞刑架的人。
初戀想起,她誤會顧嘉南有女友那天早上,他接了一個「麻煩女人」的電話。後來,她問過他幾次,他實在鬧不過她,才不情不願地坦白——那是他的母親。
事情已經過去這麼多年,顧嘉南還不願意對外承認她,直呼她是個「麻煩女人」。當年,她肯定做過對不起顧嘉南的事。也許是那份合約,也有可能還有其他事。
到底是什麼事,才能讓兒子對母親生出這麼大的怨念,時隔多年,都沒法原諒?
書中和電影中並沒這種親人案例,主角們雖然深陷輿論,經歷重重挫折,但電影結束時,必定是掌聲雷動,經久不息,帶著「正義必勝」的美好理念。
但現實生活中,遭遇類似的輿論,並沒那麼多的美好。
初戀突然覺得冷。
那種無能為力的感覺,讓人渾身上下,連汗毛都顫抖,像置身及膝雪地,還被兜頭潑下一大桶混著冰塊的冰水。
顧嘉南經歷這些事時,才十二歲,比現在的她還要小四歲。
那年,他才十二歲。
這個時間點,公交車上只有她一個人。車廂里很安靜,隱約能聽見窗外的車鳴聲。突然有人喊「小姑娘」三字,把她從走神中拉出來。
初戀回過神,驚覺臉頰有點濕。她抬手一摸,低頭一看。指尖也是濕的。
不知道什麼時候,她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