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2023-08-29 16:22:21 作者: 夾心棉花糖
這也是徐元第一次來買冬儲菜,對他來說,這種經歷,還是有些新奇的。
倆人沒急著出家屬院,而是走到了筒子樓的後面去,那兒有一大片空地,平常是大傢伙兒晾衣服的地方,每到冬季,要放冬儲菜的菜窖,也會挖在這裡。
因著地方大,筒子樓人又多,所以,家家戶戶的菜窖並沒有被合併成一個,頂多是平時關係比較要好的三五戶人家,合力挖了個更大的菜窖罷了。
徐家沒圖省事兒,徐來福、徐進生、徐元,祖孫三代齊上陣,給自家挖了個大小差不多夠用的菜窖,至於去年挖的,早就在開春的那一陣兒被填上了。
畢竟,筒子樓里的孩子們平時也沒處去,就是在這一片兒空地上玩,萬一菜窖上蓋著的板子經不起重量,孩子踩了一腳、掉進去了,這可怎麼辦?
誰家沒有孩子?或者說將來不會有孩子?所以,在樓里的老大姐一聲號召過後,大傢伙兒的意見都達成了一致,這幾年也就漸漸養成了這麼一個「用過以後填上菜窖」的習慣。
話說回來,為著方便拉冬儲菜,於晚菊專程去跟人家借了兩輛板車,她為人和氣,又懂分寸,跟誰都能嘮上幾句,徐家在筒子樓里住了這麼些年,也甚少聽人說過他們家的壞話,所以,上門剛把來意一說,對方就很爽快地答應了。
板車也不是用過一次就會壞的東西,這個時候,家家戶戶,相互借著用,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當然了,「懂事」的人家也不可能就這樣腆著臉白用人家的板車,除非確實困難,否則,還車的時候總要給對方家裡的孩子帶一把奶糖或者帶幾個雞蛋的。
於晚菊是跟另外一棟筒子樓里的人家借的板車,昨晚,這兩輛板車就被徐進生和徐元拉到了自家菜窖邊兒上放著,這會兒,父子倆一人拉起一輛,往菜站走去。
等他們到的時候,果不其然,菜站還沒開門,門口卻是已經排起了大長隊,幾乎每個排隊的人,旁邊都停著一輛板車。
畢竟,動輒要一次買幾百斤的冬儲菜,單靠自行車拖回去,這得拖到什麼時候去?何況,這麼重的東西,對自行車來說也是負擔,萬一車子被壓壞了呢?
這個時候,自然是不值錢又結實耐用的木質板車,該派上用場了。
即便前面已經排了許多人,徐進生父子倆也並不為此懊惱,人到底不是鋼筋鐵骨,總得休息好才能做事,為了買冬儲菜,把自己的身子折騰出什麼毛病來,這可不划算。
父子倆都把手放在棉衣口袋裡,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時不時地在原地活動活動胳膊腿,免得身子被凍僵。
菜站還沒開門,隊伍自然是停滯不動的,直到門口的燈「啪」一下子亮了,人群頓時像熱油鍋里進了一滴水似的,再也按捺不住,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響來。
不過,菜站的工作人員對此也早有準備,打開大門後,拿著大喇叭在那裡喊:
「今日供應白菜、蘿蔔,菜量有限,每人限購五百斤,大家排好隊,一個一個來,不要擁擠。」
大喇叭的聲音一直傳到了隊伍的中後段,徐家父子倆自然也聽得清清楚楚。
「得,明天得再來排一次隊,拉到菜站來的,還不一定是土豆。」徐元忍不住小聲抱怨道。
白菜、蘿蔔、土豆,這是最主要的三樣冬儲菜,此外還可以準備些乾菜,像是黃瓜乾兒、豆角乾兒、茄子乾兒,也都能保存很長時間,否則,光是白菜、蘿蔔,估摸著一個冬天過去,家裡指定人人都「面如菜色」。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蔬菜公司底下有這麼多菜站呢,得把收購來的菜統一分配好,哪兒能面面俱到呢?
你該慶幸的是,咱們家人少,蘿蔔、白菜什麼的,買上五百斤也就差不多了,像是有五六個孩子的人家,這個冬天,怎麼著不得買上一兩千斤的大白菜啊?
除非全家老小齊出動,不然,光是買大白菜,都得再來排一次隊。」
徐進生「苦中作樂」地說道,事實上,其他人家動輒買上兩三千斤的冬儲菜,這也是實在沒法子的事兒。
地窖只是地窖,跟冷庫的效果沒辦法相提並論,何況,即便是擱在冷庫里的東西,放的時間長了,也依舊會壞。
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得定期清理大白菜腐爛的葉子、發芽霉變的土豆,還有已經糠了的蘿蔔,這兩三千斤的冬儲菜,至少得有一半,都是被白白扔掉的。
徐家也就是得虧人少,實在不行還能一天三頓飯都在職工食堂里吃,否則,他們家購買的冬儲菜數量,最起碼也得同樣翻一倍。
隊伍慢慢地往前挪動著,天色也從漆黑一片到蒙蒙亮,再到完全大亮,然而,隊伍的總人數卻是有增無減,還有人不斷地排在隊伍的末尾,絲毫不考慮,輪到他們的時候,菜站還有沒有蔬菜可賣了。
徐進生看了看手錶上的時間,已經八點了,好在,也快到他們了。
「同志,要五百斤大白菜、五百斤蘿蔔。」每個人限量五百斤,徐進生跟徐元,加起來正好可以買一千斤的菜回去。
這兩樣菜每斤都是一分五厘錢,也不用票,徐進生把糧油本和十五塊錢遞過去,報了他和徐元的名字,看著對方在他倆的名字後面,寫上了「11月24日,已購」的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