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2023-09-19 13:54:05 作者: 竹筍君
    顧慈剛剛鬧了笑話兒,便乖乖的什麼也沒問,掏出方竹青色的帕子遞給她。

    張知魚將一粉一青兩條帕子一疊,抽了袖口一點絲綁住,眨眼的功夫就做了個簡易口罩給顧慈扣在口鼻處,多少也能擋些灰。

    顧慈嗅嗅鼻子,果然覺得好受了許多,亮晶晶地看她笑:「這個真管用,我覺得好多啦,你趕緊看書吧。」

    張知魚點點頭,兩人合力將大箱子打開,坐在地上一本一本地翻起來。

    看著上頭滿滿都是顧教諭的筆跡,張知魚便明白為什麼顧家不肯把這些書擺出來,只因上頭記的每一行字都跟顧慈和阮氏有關。

    顧教諭看見裡頭寫一個丈夫的妻子病了心情難受,也會附和一句深有同感,字裡行間都能看出他是一位性格活潑的人。

    有本《女症雜談》,卻只有他寥寥幾句話,張知魚起了興趣便仔細看起來。

    這書記載的乃是前朝一位名醫記錄的女子求醫瑣事。

    前朝某代皇帝從小就在他國做為質子長大,登基後也帶回來不少塞外習俗,要求女子求醫必須得帶著面紗,大夫給女子看病也必須得帶手套把脈,再尊貴的女子得了病只能由人轉述,就連宮中妃嬪也不例外,甚至在皇帝眼皮子底下被管得更嚴密,有的還得自己判斷病症讓人拿藥,僅此一朝宮女嬪妃便病死無數。

    皇帝卻認為是大夫不盡心,他在位時太醫院每日都得往外抬受罰的太醫,杏林女科大夫本來就少,幾十年下來更是興起一股「寧醫十男不治一女」的風氣。

    民間婦人即便願意也求醫無門,有錢醫治的貴婦受禮條約束更深,怕墮了家族名聲,更是寧死也不肯見醫。《女症雜談》里便有這樣一個故事,在某年某地有位婦人得了怪病,雙手高舉不能放下,家中請來名醫為她治療,名醫到後便一件一件地脫女子衣衫,脫到只剩中衣時,女子羞憤難忍竟將雙手放下捂住胸口,此症從此不藥而愈。

    顧教諭內斂的筆鋒在此一轉,龍飛鳳舞地寫了五個大字。

    ——玉願為良醫。

    張知魚便猜「玉」是顧教諭的字。

    顧慈的臉上也浮現出一點懷戀的神色,「我娘和我的病,我爹看了幾本書就把自個兒當神醫去,常自己給我們開方子。」

    阮氏也算官家女眷,前朝遺風尚存,她本就是鄉間婦人出身,一個圈子的人常拿她的粗野打趣顧教諭,阮氏不想給丈夫再添麻煩,回回都忍著不說不肯出門看病,顧教諭勸她不過便自己學著看,有關女醫的書記錄的都是與阮氏相關的病症。

    張知魚將這些書輕輕挑出來,整理出一份兒科書籍,上頭果然就全是與顧慈相關的,但小兒金貴,能在民間流出的書不多。往往一本書從頭翻到尾才只能找到一兩個有用的信息,就這她也逐漸發現顧教諭的醫書許多都與五臟相關。

    顧教諭是一個很認真的人,每一個他覺得有效的方子都會去求證真偽,裡頭就記錄到他發現顧慈與許多胎里就弱的孩子不一樣,顧慈似乎是五臟出了問題,恐怕五臟沒有完全成熟就生了出來,其實早產兒多少都有這個問題,只是顧慈的要嚴重些,那些缺陷會隨著抽高的身體不斷地被拉,等徹底不能夠維持他身體正常運轉時,便再也回天乏術。要讓他像常人一樣活著,就要讓他的五臟重新長好。

    保和丸能對顧慈有如此奇效,那肯定裡頭就有可以彌補五臟缺陷的法子。

    顧慈道:「保和丸的效果還不是最好的,往常我爹給我吃過一顆他不知從哪兒得來的宮中秘藥,我娘說我就是吃了那顆藥之後才能逐漸下地的。」

    據說他小時候身體還要弱些,只能成日躺在床上度日,顧家找了多少大夫都說他活不成了,顧教諭卻不知從哪兒打聽到宮中有專治小兒不足的秘藥,便想盡辦法給顧慈弄了兩丸,顧慈吃了一丸就好了許多。顧教諭想再買,卻沒了路子。

    他便將第二丸切了一小塊後就封存下來給顧慈留著日後救命,切下來的那一塊兒他常用水化開一點,用舌尖去嘗味兒,企圖把能肯定的都記錄下來,說不定以後能還原五六分也未可知。

    這當然是妄想,顧教諭再厲害他也不是大夫,味覺再靈敏,沒有劑量也做不出藥,但顧教諭怎麼也是個舉人,他能不知道嗎?

    顧慈低低道:「但我爹自我兩歲起,為了維持味覺靈敏,除了嘗藥時,就只吃清淡的食物了。」

    張知魚又扒拉了幾本書,果然見著有零星的筆跡提到這事,忽而心頭一動問:「剩下的藥呢?」

    門口站著的阮氏聽到這句話,看著兩個孩子身邊熟悉的爐子,身子一沉差點栽到地上,林婆子趕緊扶住她,阮氏穩住身子看著兩個靠在一起的小人喃喃道:「這兩個孩子,實在是跟玄玉太像了。」

    林婆子也長嘆道:「老爺真的走的太早了……」那樣的人物,怎麼就走得這樣早?

    火中熟栗不停地發出響聲,張知魚和顧慈一起用力將箱子推回原處,轉頭看到阮氏,兩個素來大膽的孩童一時都不敢細看她的臉色,都低了頭鵪鶉似的立在門口不敢動。

    阮氏走過去,看著兩顆都快垂到胸口的小腦袋,半天才道:「把你們看到寫了秘藥的書都給我找出來。」

    兩個人心裡愧疚,不到兩刻鐘功夫就將書翻了出來,為了防止遺漏,還互相檢查了對方的書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