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頁
2023-09-19 05:38:06 作者: 令疏
慎妃回過神來,趕緊順著白穗的話想了下去:白穗說得不錯,一定要強調彩雲是好幾天前就離開含章殿的,才能打消一些永宣帝對她收買穩婆、殺人滅口的懷疑——好幾天前就離開含章殿的宮人,中間接觸了什麼人,背叛了主子,也是常有的事情。
若是永宣帝執意追查下去,那麼慎妃也是不慌的:雖然她的旗子被莫名消去了大半,但是宮女局、太醫院那邊還是有人的,口供必然是對得上的。
然而出乎慎妃意料,永宣帝直接吩咐了何長喜:「何長喜,你立刻派人出宮去亂葬崗,找到彩雲的屍體,看看是否是因病而亡!」
慎妃原本退路滿滿的大腦瞬間放空,全身的血液幾乎要凝固起來——彩雲,是被她吩咐勒死的,勒痕極深,一看便知。
眼見何長喜抬腳就要走,慎妃下意識喊住了何長喜:「何公公留步!」等何長喜停下腳步後,慎妃有些口不擇言地說道:「時間緊急,公公不如直接帶了含章殿的宮人過去吧,也好認出彩雲。」
永宣帝眼中是「果然如此」的譏嘲。
正在此時,外頭有人來報,說是沈小儀撿到了白穗的東西,差人給還回來了,還順道送了一句話過來:「白穗姑娘下次可要看著點,別貼身的首飾被死人拿在手上都不知道。」
這裡的死人,指的就是昨天半夜被白穗親自送出宮門的彩雲。
白穗一看到來人手上的小銀鐲,立刻就白了面色:那個小銀鐲,是安國公夫人獎賞她伺候周到,特意賞的。這滿宮裡頭,只有她和青麥有這個。
但根據她前面所說,彩雲是在宮女局病死,隨後直接被送到亂葬崗的。既然如此,那彩雲身上怎麼會有她的小銀鐲呢?
白穗慘白著臉,哆嗦著嘴唇卻發不出來聲音,腦海中是一片混亂:她昨天親自送走彩雲的時候,有戴過這個小銀鐲麼?
「皇上,這幾日臣妾都沒見過白穗帶這個鐲子,可見是被彩雲偷了。」慎妃惱怒於沈小儀的橫插一腳,卻不得不穩定心緒,將此事解釋完全。
永宣帝確實一副渾然不信的模樣,執意讓何長喜去亂葬崗眼見為實。
慎妃咬咬牙,對永宣帝道:「皇上,彩雲的死的確是有臣妾的授意在裡頭,但是皇上是知道原因的!」
「彩雲是許太后安排在臣妾身邊的人,一直惟許太后的命令是從,還利用香灌蠟燭,讓臣妾今後難以有孕!」提及此事,慎妃眼中閃過幾分扭曲的痛色:「如今許太后倒下,臣妾自然殺了彩雲泄憤!」
「但是臣妾以安家的列祖列宗發誓,彩雲之死,絕對和穩婆的事情無關!」
「彩雲往日裡做了些什麼,臣妾也是一概不知道的。」慎妃舉手發誓。
聞及慎妃難以有孕之事,永宣帝輕輕轉了一圈玉扳指,面上卻是不為所動:「是麼?」
「朕的確知道彩雲是太后的人,但慎妃你特意說出來,是想提醒朕,許太后也極有可能利用彩雲做出此事。」永宣帝眼眸沉沉:「慎妃你的言下之意,是這個麼?」
作者有話要說:
抱歉才更,讓有的小天使等到現在QAQ,本章評論發紅包補償
今天事情很多,十點多才動筆,又因為室友熄燈睡了,電腦碼字有挺大的聲音,所以我用蝸牛速度在手機上碼完的_(:зゝ∠)_
下一章應該就是慎妃徹底下線,正文完結啦
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結局 ·
「皇上!臣妾絕沒有這樣的意思!」慎妃不敢置信地盯著永宣帝, 眼中是顯而易見的傷心:「臣妾從小和皇上一起長大,為了皇上進宮,又辛辛苦苦地管理後宮。難道在皇上心裡, 臣妾就是這樣一個誣陷他人、謀害他人的妃嬪麼?」
「你是為著朕入宮, 還是為了自己的痴心妄想入宮,你自己心裡有數。」永宣帝眼中閃過嗤笑與厭惡:「有沒有謀害過旁人, 你自己心裡也應該是知道的。」
慎妃被永宣帝眼中閃過的神色深深刺傷了心, 當下就是脫口而出:「臣妾從來沒有謀害過別人,心裡怎麼會知道呢?不如皇上來給臣妾列舉列舉,臣妾害過了哪些人?」
聞言, 永宣帝面上露出了一分極為驚詫的神色:至今為止,他問詢過無數有嫌疑的妃嬪, 恭妃、端妃她們都尚有害怕恐懼之心。可是慎妃, 居然能將這樣理直氣壯地睜眼說瞎話?
「朕知道你做了許多惡毒的事情, 但是從前朕因為母后與舅舅,縱然心裡頭懷疑, 也沒有仔細追究過。」永宣帝用龍爪敲了敲一旁的桌子,清脆的響聲直直拍打在慎妃的心頭:「你既然問了朕,朕就直接問你一句——兩月前,永熙宮那摻了東西的蠟燭,你敢說不是你做的麼?」
這一番話如同冷水一樣澆頭而下,一下子將慎妃發熱的頭腦給降了溫。
「這件事情,的確是臣妾一時糊塗做下的。但臣妾已經改過自新, 後頭再也沒有生過這樣的心思, 反而任憑皇上在殿中省做了處置, 這些皇上你都是看在眼裡的。」慎妃極後悔自己一時腦熱說錯了話,思量一番後, 用一副不卑不亢的姿態跪下:「但除此之外,臣妾真的是問心無愧。尤其是此次穩婆的事件,臣妾發誓,絕對不是臣妾所為!」
永宣帝幾乎是氣極反笑:「你是改過自新,任憑朕處置,還是生怕自己從前的事情暴露出來,才不得不變得安分起來呢?」
慎妃暗自咬牙:她是極為了解永宣帝的,雖是不怎麼發怒的皇帝,但內心是極為多疑的。若是在永宣帝的心裡留下懷疑的影子,若非有鐵證,否則怎麼著都會留下一點疙瘩。如今有人陷害自己,巧妙地利用彩雲的死 ,將這樣大的嫌疑按在了自己的頭上,讓永宣帝直接進入「嫌疑過大,直接認定,不聽解釋」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