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頁
2023-09-19 05:20:12 作者: 孺人
也如永興帝所預測的一樣,接下來林立文便跟永興帝說起了他這次進宮的目的。
林立文說道:「臣,懇求聖上一件事。」
永興帝聽了這話後,用著很平靜的目光看向林立文。
林立文並沒有直接說是什麼事,他反倒先對永興帝先說起了他這些年,在各府州外放,負責某種農作物種植時所看到的景象。
「早些年時,良種尚未得以培育……」那時候,皇朝各地的百姓吃不飽,穿不暖。畢生的追求也莫過於吃飽這般最簡單的心愿了。然而後來,良種得以培育了好些出來,《農學》一書也隨著培育好的糧種,一起被朝廷推廣至各府州。
如那良種尚且還好些,在朝廷推廣下去後,大部分的老百姓也種植了起來。但那《農學》書裡面所寫的種植技術,尋常百姓依舊不知。
朝廷一直便看重教化百姓,因此各地主官的職責之一,便有教化百姓這一出。但要林立文看來,這種教化不單單是思想上的,也還應該有生活技能上的。
封建社會下,以種地為生的老百姓最需要朝廷教授他們什麼樣的生活技能?
自然是跟種地相關的。
民富國強。
歷朝歷代的統治者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才有了司稼寺的前身----司農寺出現。
最開始的司農:司農者,田官也(1),其主要職責便是「命司農,計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2)
但後來,司農寺改為司稼寺,田官就變成了如今的「京官」。其過去主要負責的教授百姓稼穡農桑一事,也不再是他們的主要職責了。
當然,林立文此刻提起這些,也並非要改制司稼寺。對現有部門官職做改制一事牽扯太大,即便是永興帝肯同意,只怕那些朝臣們也不會答應。
對於林立文來說,能通過司稼寺考核,進入到那官辦農學裡的每一個人,都是善農事的好手。所以每一個這樣的人才,林立文都想把他用起來。所謂的特製科考核,只是林立文根據朝廷當時的需求,先將一部分在茶樹種植上出色的人選□□,去解決朝廷暫時最急需的部分。
之後的這一部分人,有擅長者去到擅長領域去做事。再剩餘的那些,既然各地主官皆有徵收賦稅,教化百姓等職責,那麼何不選拔一些善農事者作為下屬,分配至各府州協助當地刺史,教導百姓稼穡農桑呢?
而這,也是林立文之前提議開設官辦農學,增設特製科的最終目的。
事實上,面對永興帝的老去,林立文也慌了。只是這種慌,林立文並非是在慌自己的前程。
林立文只是很清楚,如永興帝這般看重農業,支持他做事的君主實難碰見了。所以林立文的慌,更多的是著急。
林立文著急有些事情,如果現在還不去做,將來他很可能便再也沒有機會去做了。
因此,林立文在說完那些話後,便朝著永興帝行了一個大禮,躬身拜在地上。
這一拜,便是好長時間的安靜。
久到林立文忍不住閉上眼,呼吸也變得有些急促了起來。
終於,上頭傳來了永興帝的聲音:「可。」
「臣,謝聖上。」這話喊出來後,林立文才發覺長久的等待下,自己的聲音都跟變了。
第205章 再招
永興三十六年冬,臘月初九。
眼見著馬上便要過年了,然這一日的早朝上,眾朝臣們再一次驚訝的發現,那位林大郎再次出現在了這朝堂之上。
說起來這位林大郎,官做的也很是有些與眾不同。不敢說什麼後無來者,但絕對可以稱得上一句前無古人了。
雖是京官,可大多數的時間裡,林立文都是被外放去了外地。少部分能留在京中的時候,林立文又多在莊子上忙那培育良種的事。
朝會林立文沒來上過幾次,便是永興帝賞賜給他的京城坊內的那座上好的宅子,林立文也沒去住過幾回。
也就是上次林立文從益州回來後,因著永興帝同意了他開設官辦農學一事,農學院的選址又設置在京城內,林立文方才在京城多待了些時間。
所以此刻面對林立文的突然出現,朝臣們驚訝過後,很快便又不停的在心中暗自猜測了起來。
今日這個林大郎上朝,莫不是又想折騰什麼大事了?
之所以大家會這麼去想,也是因為上一次林立文這般突然出現在朝堂上,便折騰出了官辦農學,和開設特製科選拔的事。
這一次,林立文提議道,官辦農學既已開設,那麼便應該將它的作用發揮到最大。農學班給朝廷培養和選拔出善農事的人才,那麼這些人才就該把他們每一個都用起來。故往後農學班裡凡考核達標者,可作為下屬農官,將其分配至各府州去協助當地主官,負責教導當地百姓稼穡農桑一事。
然後這話一出來,朝臣們便被震驚到忍不住紛紛看向林立文,卻無人出一聲。
而眾人皆不出聲的原因,是因為朝臣們雖震驚林立文這一次的大折騰,但卻尋不到反駁他的點。更甚至,還有一部分朝臣不僅沒有想著去反駁,反而還因林立文的提議,開始認真思考了起來。
要知道歷朝歷代,雖講究的是以士為尊,但同樣也都很看重農業。在治國上,統治者一直實施的都是「重農抑商」的政治思想。更一直以來還有「皇帝之功,勤勞本事。上農除末,黔首是富。(1)」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