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2023-09-19 04:20:19 作者: 冉珏兒
    人的人,一個農村小作坊能出多大的產量?

    但是面對沈衛民,她就是不想解釋。田桐皺著眉偏頭看天。

    沈衛民從來不跟錢過不去,他看了眼田桐,「抱歉,我剛剛不該那麼說。不過我說真的,這月餅不能久放,一家真的吃不完,你看這還挺難做的。」

    田桐本以為沈衛民會針鋒相對,沒想到卻等來他的道歉和委婉解釋。

    田桐大小姐懟天懟地就沒輸過,就算現在她身份尷尬,但是還沒到落魄的地步。姐有的是錢,過的也是瀟灑日子,其餘隨你們說去,愛怎麼說怎麼說。

    已經很久沒有人跟她說過對不起了,明明那些人做的很過分。

    沈衛民突然這樣說,她臉上突然有點不自然。

    低聲解釋了兩句,田桐提著自己的包包轉身離開。

    沈衛民無念無想,只要不是浪費糧食就行唄,這麼多人的話,肯定能吃完。

    說起來,現在月餅的價格還是田桐給定的,比沈衛民的定價高不少,也就是大小姐人傻錢多。轉身回到宿舍,徐新華才醒:「衛民,今天好不容易能睡個懶覺,怎麼起的這麼早?」

    以往他們來省機械廠,就是出差,該休息休息,該吃吃。現在可不一樣了,衛民被工會的花姐看上。每次來省機械廠,休息的空檔都被拉去幹活,而且還是做義工。也就是衛民好說話,換做是他早撂挑子了。

    「剛剛有人叫我有事,出去了一趟。」

    「嗯。」徐新華迷迷糊糊應著。

    作者有話要說:撤換了,為表歉意,周一雙更!!!

    第50章

    接到了意料之外的訂單, 沈衛民稍稍開心。回程一路心情都稱得上愉悅。

    「衛民,你今天回家,還是留在廠里加班?」徐新華坐在副駕駛問。雖然是淡季,他們兩個卻出奇的忙, 不連這次, 他倆已經放棄了兩次休息日。

    所以徐新華才佩服沈衛民,連著忙了這些天, 到了省城還是忙, 他卻一點不見疲憊。說好了身體不好的呢, 但是現在瞧著對方精力可比他好多了。想著,徐新華又打了個呵欠。

    「要是廠沒事, 我就回家。」沈衛民微微笑,算起來他已經十多天沒著家了,家裡可別出亂子才好,爹娘和兩個小傢伙都要好好的才好。

    徐新華點點頭, 又突然想到什麼,「唉,你就算不回家也沒事, 反正弟妹時常過來看你。」

    沈衛民笑:「是啊。」

    徐新華不雅的翻了個白眼,他得收回剛剛對沈衛民的同情,這傢伙有什麼值得同情的,不回家也有人來看他。每次來還都去食堂親自燒菜給他吃,徐新華有幸跟著吃了兩次,那手藝比孫師傅也不差了,也怨不得孫師傅哭著喊著要收衛民未婚妻為徒,後來實在不成,才退而求其次稱為「小友」。

    接觸到徐新華的滿腹怨氣, 沈衛民低頭笑笑。他其實也不想的,每次都讓趙琪跑這麼遠,多累啊,不過嘴角掀起的笑意,卻說明了一切。

    回機械廠看沒什麼事,和徐進山徐新華說一聲,沈衛民下班後就回家了。

    有段時間不回家,紅池山的山楂紅了,柿子黃了,還有晚熟的青桃豐收季。青桃是紅池山一大特色,個頭不大,青中帶紅,清脆香甜。

    沈衛民卻無心欣賞這些,離老遠都就看到吊橋上倆小孩正夠頭往這看。看見沈衛民第一時間揮手呼應。

    倆小孩也明顯有了進步,想到他們來沈家溝的第一天,過來接沈衛民,就趴在兩邊的圍欄上看人抓魚,眼睛都不眨的,現在卻看都不看。上次入水捉魚還有之後帶他們玩了幾次水,效果還是很明顯的,起碼他們對水沒有那麼大的好奇心了。

    也因此,現在兩個小傢伙獨自到吊

    橋來,沈父沈母並不會拘著。

    當然也有可能是玩膩了,沈衛民雖然經常不在家,但趙琪經常帶倆人在吊河捉魚的。

    十多天沒見倆小孩對他的回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沈衛民一下自行車,就被他毛蛋大侄子抱住了腿。

    「小叔,小叔。我好想你哦!」

    「我看你不是想我,是想玩具吧。」沈衛民無情戳穿。自從上次他終於把已經打磨好的玩具送給小哥倆,倆人就表現出了非凡的好奇心和創造力,聽沈衛民提到後面還有,能讓他們組裝成更多玩具,他們早就在盼著了。

    然後就拿眼睛渴求的看著沈衛民,讓沈衛民最後鬆口答應,下次過來的時候,就給他們帶回來。要不然你以為兩人會正巧等在這邊?隨著和小叔越來越親近,最初的那種特殊依賴漸漸轉型,已經很少來吊橋接迎了。

    「嘿嘿,」李家康直笑。

    「沒有,我們就是來接小叔回家的。」旁邊的葉聰神色認真,一字一句的停頓,表示強調。

    沈衛民覺得無比欣慰,也不枉他在外面拼死累活,掙錢養他們。拍拍后座的背簍,「走吧,回家。」

    「耶!」李家康無比激動。

    沈衛民嘴角也閃過笑意。

    沈家院子現在只剩沈衛民一家了。前段時間沈大柱沈二柱的房子終於建好了,這年頭建房沒有那麼多花里胡哨,只要準備好材料,叫村里人來幫忙,很快就能完工。

    木頭當然是山上伐來的,這個只要和生產隊長說一聲就行,不過每家每戶一年都有定量,而且有規定說來年春要種雙倍的樹苗在山裡。這項規定在沈家溝深入人心,祖祖輩輩就是這麼傳下來的。沈衛民第一次聽說,不得不佩服先輩們的生存智慧。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