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頁

2023-09-19 02:00:28 作者: 無限循環
    「嗯,我知道了。」

    張一飛點了點頭,現在所有的賽車調校,都是比賽工程師按照自己的經驗,以及車隊往年的賽車數據進行調校。

    這只是一個初步的調校,並不一定適應新賽車以及車手本人。所以最終比賽調校,還需要經歷三次練習賽,根據賽道屬性的反饋,再做出最終的調校決定。

    張一飛這邊做好發車準備,另外一邊阿萊西,同樣跟他的比賽工程師科德溝通結束,開始把頭盔給罩上,準備坐進賽車裡面,進行澳大利亞大獎賽的首輪練習賽。

    阿爾伯特公園賽道的第一輪練習賽時間,是周五早上的十點到十一點三十,總共用時一個半小時。但是練習賽的時間並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據每個賽道所處地理位置的不同,練習賽時間也會做出相應的更改。

    同時練習賽還有很多跟排位賽以及正賽不同的地方,那就是練習賽都是從維修站發車,並不強制車手同時發車。同時對車手進站、出站時間,甚至是跑了多少圈數,都沒有任何硬性規定。

    所有的F1車手,都可以根據自己車隊的建議跟策略,在練習賽這一個半小時時間段裡面,自由出入賽道進行賽車測試。

    一般情況下,練習賽出入賽道分為兩種情況下,分別是技術檢測圈跟計時圈。

    技術檢測圈顧名思義,就是上賽道對賽車的動力系統、傳動系統、空氣動力套件等等方面,進行一個系統的檢測,然後把反饋傳遞給維修站,這樣車隊就能根據車手的要求,完成對於賽車的調校。

    所以技術檢測圈不追求速度,一分多鐘跑完的賽道,技術檢測圈跑兩分多鐘很常見。

    計時圈就更好理解了,當技術檢測圈跑的差不多,進站調校之後,自然就是要在賽道上實驗一下能跑多快。這時候賽道圈速就開始計時,甚至還會有車手圈速排名。

    觀眾從圈速排名中,也能提前的了解車手的實力跟賽車的性能。

    當然,這種排名並不是絕對的強弱之分,更多只能起到一個參考作用。排名靠前的正賽不一定能拿冠軍,但是大概率不會墊底什麼的。

    排名靠後的,基本上都是一些沒有競爭力的車手跟車隊,其中也有可能是試車手在跑。

    比如說中國首位進入F1的車手馬青驊,就曾經代表著HRT跟卡特漢姆車隊,跑過F1官方練習賽。

    只是很可惜,馬青驊的這兩次練習賽,成績都有點慘不忍睹。就拿12年他首次參加的義大利蒙扎賽道練習賽來說,面對當時已經算得上「老年」車手的舒馬赫,他足足落後了5.817秒。

    問題這還不算什麼,當時那場練習賽,舒馬赫是跑出了所有車手最快圈速,落後第一名還能接受。

    真正讓馬青驊沒有跨過F1試車手這道門檻的,是他當時落後倒數第二名,就是他的HRT隊友德拉羅薩,也差不多接近2秒!

    倒數第一能落後倒數第二2秒,那真是被拉開了一個巨大的檔次,完全達不到F1正式車手的合格線。

    其實這也不能完全怪馬青驊實力不濟,畢竟他起跑線上落後太多,甚至為了支撐自己方程式訓練,中途還時不時要參加一些房車賽事賺錢補貼。

    這種情況下,能堅持自己方程式賽車的夢想,已經非常不容易,想要跑出好成績,真的太難了。

    維修通道上兩盞綠燈亮起,這意味著車手可以進行發車動作。如果是紅燈亮起的話,就代表著正有賽車通過,為了避免賽車事故,是禁止賽車在這個時候開出維修站的。

    綠燈亮起之後,張一飛並沒有著急發車,因為排位賽沒有哪位車手,會傻乎乎的跑一個班小時跑滿,這樣就沒有體力支撐正式比賽。

    所以正常排位賽,都是在這一個半小時裡面,走走停停的跑個二十圈左右就收工。賽車沒有調校好的,可能會超過25圈,而適應快的車手,只需要15圈就能搞定首輪練習賽。

    戴好通話耳機,張一飛結果武田純子遞過來的水杯,喝了一大口水補充水分。還沒有等到他把頭盔帶上,旁邊就已經傳來了發動機的狂暴轟鳴聲音,法國老將阿萊西已經按耐不住,衝出維修站開始自己的練習賽。

    這是枯木逢春了嗎?法國老將這麼有激情?

    張一飛看著搶先測試的阿萊西,嘴中嘀咕了一句後,開始戴上頭盔。

    一做好駕駛準備,四名技師就拿到覆蓋在輪胎上的軟胎毯,同時阿虎帶著點火系統,介入賽車尾部的開關,張一飛進行點火發動。

    「轟~~!」的排氣聲響起,迴蕩在維修站的小空間裡面,震的在場所有人都感到有點心臟發顫。

    掛一檔,松離合,補油開動,因為是在P房裡面開出去的緣故,所以張一飛沒跟比賽起跑一樣,搞什麼一腳地板油下去瘋狂加速。加上這是技術檢測圈,所以他慢悠悠的啟動駛離P房,進入到維修通道。

    當張一飛賽車開上賽道的時候,現場開始是響起了不大的掌聲跟歡呼聲音,然後突然出現了更猛烈倒彩聲音,好像並不是很歡迎張一飛。

    賽車裡面的張一飛,在發動機噪音,以及頭盔跟耳機的隔離下,自然是聽不到這些倒彩聲音。但是站在維修站裡面,正期待著張一飛表現的阿虎跟陳志兩個人,卻把看台的噓聲給真切的聽到耳中。

    這一幕讓他們兩個人也是很意外,要知道張一飛上次喝彩占據主流,還是在德國的霍根海姆賽道,因為車手的聯合指責,讓張一飛背負了「賽道公敵」的罵名,觀眾們自然也不爽這種不知道哪裡冒出來的中國車手。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