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朝廷一定能重視的
2023-08-29 06:42:19 作者: 一條尾巴長
陽公秉自己掏腰包買斷了白梧桐的圖紙,就立馬跑去和崔世澤吸取經驗,怎麼樣才能將噴霧機圖紙最快速推廣開。
崔世澤最近和盛懷宣聊過很多,如何讓皇帝對經商不忌憚,又能發展經濟。
聊來聊去,大概只有一個法子,老百姓一邊在家種地,一邊賺錢,這些錢來路明確,皇帝才能安心。
陽公秉得到了白梧桐噴霧機,是利於種地的好東西。
崔世澤腦海里突然閃現一個想法,召集所有木匠,創建官營噴霧機作坊,統一售賣物美價廉的噴霧機,不僅能將噴霧機快速推廣開,官府還能有額外的財政收入。
比起百姓們私下售賣,需要大量交稅的產品,官府製造定然能物美價廉。
崔世澤想的很美好,陽公秉卻皺起眉頭擔心,會被人檢舉用官權斂財,而且臥乾鎮人口有限,市場太小,建作坊費銀錢,還要統一木匠所需的各種設備,若是木匠的家很遠,還要另外建房子供他們休息,給木匠開穩定的工錢,陳本過大,陽公秉覺得有些不現實。
崔世澤卻讓他稟告曲元獻,若是曲元獻同意,建作坊的錢由他來出資,臥乾鎮市場不夠,那就打開平陽縣的市場。
曲元獻作為平陽縣的縣長,只要知道這件事,願意為其承擔責任。
陽公秉將帳目完全記載清楚,證明不是以權謀私,就能實施他的設想。
而源源不斷賺到的銀錢,成為官府的財政收入,就能讓作坊順利擴大發展起來。
陽公秉再用賺到的錢,向白夫人買潔紙方子,建潔紙作坊,就能讓潔紙走進千家萬戶。
崔世澤已經想像到整個華州國泰民安的畫面了。
若是噴霧機的作坊能夠順利的實行,那其他的項目也能如此如法炮製,不僅能讓百姓賺到錢改善生計,也不會耽誤耽誤他們種地,導致上面怪罪。
崔世澤要無償為臥乾鎮出資辦噴霧機作坊,令陽公秉深受觸動,他不再顧慮,回到臥乾鎮就立刻寫了一封公文,連同崔世澤的信件,還有噴霧機的圖紙樣品一起郵寄去了。
曲元獻收到信的時候,剛被新來的落川府知府尤懷節穿了小鞋,讓他在今年年底之前,平陽縣的財政收入,一定要增加百分之二十以上。
尤懷傑是司會華特意提拔上來的人,司會華提拔他,就是為了讓他收拾曲元獻,若是他不好好照做,他之前在安寧縣偷摸乾的「好事兒」就會曝光。
他哪能不照做。
而且,同為一方縣長的時候,他也看不慣,處處比自己高一頭的曲元獻。
現在他成了曲元獻的頂頭上司,曲元獻要是沒點真本事,正好可以把他擼下去,讓自家侄子頂上他的位置。
讓財政收入一下增幅百分之二十,還是凌國限制經商的時期,這怎麼可能!
財政收入能不下跌就不錯了,曲元獻破罐破摔,他有種就把自己現在革職。
收到臥乾鎮的東西,曲元獻看完信件,立馬讓下人將噴霧機裝滿水,按照信件上的操作,舉起噴杆對著花園裡的植株澆水,可控的水流,讓他眼睛的光越來越亮,思索片刻,就壯士斷腕般下定了決心。
干!
臥乾鎮建的作坊一旦成功,他就在平陽縣建幾個噴霧機作坊,將噴霧機賣到整個凌國去。
噴霧機賺到的錢,肯定能提高整個平陽縣的財政收入!
陽公秉很快就得到了曲元獻的回信,他不但同意了陽公秉開辦官營作坊,還主動撥款讓陽公秉用於建噴霧機作坊。
這樣一來,就不需要讓崔世澤出資了。
陽公秉將好消息告訴了崔世澤,並且商議過後,就在玉靈山有家村旁邊,選定了建造噴霧機作坊的地址。
玉靈山木材豐富,有陽公秉的許可,工坊就能就近用料。
官家親自辦的作坊,要是能進去,吃的可就是令人羨慕的官家飯。
而且給的工錢還不低,有每製作一個噴霧機除去每月的利錢,還能提成。
最令人高興的就是,官家還提供住宿和一日兩餐,逢年過節還有年禮收。
要是被錄取,就證明他們的木匠工藝是全鎮上最厲害的,官家認可的,多麼讓人揚眉吐氣。
噴霧機作坊招工的告示一張貼,但凡會點木工手藝的人都來報名了。
還有很多不會木工手藝的人,收到消息,為了吃官家飯,花了大價錢找木匠師傅連夜惡補,學了一點東西,也想跟著去面試。
趙生手上的活計太多了,最讓他緊張的是活字印刷術的雕刻,但他是整個鎮上手藝最精湛,第一個打造出噴霧機的人。
陽公秉點名道姓要他去擔任面試官,他只好將活字印刷術的雕刻工作,暫時先放一放去面試木匠。
他出的面試題也很簡單,就給了他們一個零件,讓大家做五個時辰,五個時辰後他檢查,合格的人就能進入作坊成為正式師傅,再從剩餘的人裡面挑選一些學徒工。
別看只是一根不起眼的噴杆,裡面的設計卻很機巧玲瓏。
經過五個小時,只有三個人完全達到了趙生的要求,其餘人打磨的很好,卻差點悟性,稍微再培訓一下,也能成為正式工。
劉牛覺得自己是鎮上最厲害的木匠,沒想到非凡沒有合格,還被三個名不見經傳的傢伙踩在頭上,還要跟其餘人一起學習後還能進入作坊。
他覺得受到了侮辱,對趙生極其的不滿,但礙於陽公秉就坐在趙生旁邊,他不得不忍下這口怒氣。
回到家中,大家都圍過來問他:「爹,你選上了吧?」
他爹的手藝這麼棒,不可能會選不上。
劉牛掃了他們一眼,不怎麼開心地道:「選上了,作坊建好,就能去上工了。」
劉牛手藝好,平日在大戶人家接些活計,不比陽公秉開出的工錢少。
但劉牛兒子劉池是個秀才,在鎮上當個了個私塾先生,兩國交戰,科舉已經停兩年了,他想通過科舉出人頭地,不知道還要多少年,就想走陽公秉舉薦的路子,混個一官半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