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2023-09-18 17:20:34 作者: 葉百果
    而這其中最讓世人好奇的有三。

    一是叛亂那日,聽聞皇帝親口承認,襄王並非王室正統,乃是貴妃當年為了固寵私通侍衛所得。

    第二,是穆寧年間那位向來喜好鬼神之說,並對之如痴如醉的皇帝,在此次叛亂之後,肅清朝綱,監.禁了國師,遣散了所有術士,並明令禁止了民間的巫卜交易往來。從此,齊國術士的地位一落千丈。

    至於其三,便是那位向來由人津津樂道的靖勇侯府遺女謝氏了。

    謀反平叛,襄王下獄,關于禁巫卜的聖旨也早已頒了下去,故前兩件可不必再提。

    只是這位謝姑娘太過傳奇,惹得眾人好奇不已。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那位得勝歸來的九皇子,當庭表示可以不要封賞,只求娶靖勇侯府嫡女。

    *

    明德堂。

    一場戰事過後,平鼎軍徹底控制住了宮內的禁軍和襄王府兵。而後九皇子派兵迂迴,解了京外的三城之困,同留守在外的林旌將軍順利會師。

    三城之中,南面駐軍被平鼎軍兩面夾擊,手忙腳亂,當天晚上便投了降。

    襄王謀反,這其中牽扯出一大堆明線暗樁。

    第二日朝堂上,百官出聲討伐姜思南。而與襄王有所勾結的一派大臣則膽戰心驚,不敢有一絲言語。

    穆寧皇帝當庭下旨,將五皇子貶為庶人,又派人查清此事。

    然而姜思南在朝堂多年,有哪些人同他有勾結,哪些人屬於對立面,一概不好說,爭來爭去,竟然一時間沒有合適的人選。

    這時候是大理寺卿戴樂山開口:「陛下,此次平叛,九皇子自戰地回防功不可沒,又素來與庶人姜思南沒有交集,可擔此任。」

    站在武將之中的九皇子眼觀鼻鼻觀心,一點反應都沒有。

    若是從前,即使是他救駕有功,未經傳召而帶回平鼎軍,也多半是要被一些大臣指摘的。

    可是今日,襄王一倒,陛下遣散了術士,鬼神之說從此子虛烏有,這京中眼見最有可能即位的皇子竟然就是他了。

    姜之恆掃了一圈那些一直對他頗有微詞的幾個大臣,個個低頭順目,竟無一人出聲。

    眼下這個時機,即使襄王一黨的幾個大臣再不願意讓九皇子接手此事,為了避免此地無銀三百兩,也就只能閉口不言。

    穆寧皇帝剛經叛亂,百感交集,只看過來:「老九?」

    此時,竟是真的沒有比姜之恆更適合的人了。

    九皇子終於出列:「父皇,兒臣願領此命。」

    「嗯。」穆寧皇帝看著這個兒子,忽然發現,不知什麼時候起,這個孩子已經長成了他不熟悉的模樣。

    又思及此次救駕一事,男兒已可以獨當一面,足有大將風範,便脫口道:

    「老九此次立了大功,可有什麼想要的賞?待此次塵埃落定,封王列將,朕都允了!」

    姜之恆眉眼一低,不知道怎地,就想到了先前夢中那個在兵馬道上,也沒能追上流放途中心愛女子的離王殿下,左心口的位置忽然一痛。

    於是忽然撩袍下跪,雙膝著地。

    穆寧皇帝一愣,笑道:「看來老九當真是有所求啊。」

    姜之恆低聲道:「兒臣不求封賞爵位,只有一份心事,懇請父皇恩准。」

    什麼心事如此重要?皇帝略略展顏,起了幾分好奇:「說來聽聽?」

    只見九皇子躬身下拜,當著滿朝文武的面道:「靖勇侯嫡女瀟灑恣意,乃是一代巾幗,兒臣,思慕多年,惟願可得比翼。」

    這話一說出口,滿朝文武大臣全都回想起了叛亂當日,襄王以謝臨香的性命要挾九皇子一事,以及說出的那番話,一時間各自表情紛呈,面面相覷。

    謝臨香,可是先帝欽定的襄王妃啊。

    穆寧皇帝斂了方才的笑意,皺起眉。

    明德堂忽然安靜下來,空氣冰冷,連站在一旁的陳夕澤都不得不為他捏了一把汗,欲上前來的那隻腳抬也不是,不抬也不是。

    「你可知,謝姑娘是先帝御令,許給姜思南的?」

    雖然還沒過門,但是謝臨香身上始終有這婚約束縛,若是按照大齊律法,最後為姜思南定罪時,她甚至有被牽連的可能。

    九皇子沒有起身:「我知,但先皇將忠勇之後許給皇家,是為了褒獎謝侯一生功績,若皇爺爺在世得知今日襄王謀逆,也定會取消此令。」

    「且襄王謀逆,謝姑娘無辜,當日還曾與姜思南言辭相向,並且險些受其所害。」

    「他二人並未完婚,既無夫妻之名,又無夫妻情分,謝氏一門忠勇,不該為其所累。」

    「兒臣願以此次軍功交換,只求與心上人共度餘生。」

    ……

    陳夕澤邁出去的那一腳,終究還是安安穩穩地收了回去。

    不想平日裡悶悶的九殿下,對待情誼深重的人,不僅能夠生出三寸不爛之舌,還能捨得下功績,竟然要以軍功交換。

    穆寧皇帝搖了搖頭,無奈道:「你可想清楚了。」

    姜之恆平起身:「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那好。」皇帝金口一言,「謝氏忠勇,確實不該因此被波及,銷了婚約乃是理所應當,此番就依你!」

    九皇子面上一喜,還沒來得及謝恩,便聽皇帝又道:

    「然救駕之功,不可不賞,待查清了此事來龍去脈,再來跟朕論功行賞吧!」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