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2023-09-18 17:10:37 作者: 雲遮霧掩
    她提前買好了夠吃幾個月的糧食, 還有些布料針線保質期長的食物等等,裝滿了所有的倉庫,才終於湊夠了升級的要求。

    「您已在本超市消費超過一百萬元,恭喜您升級為二級會員,在本超市購物將享受九八折優惠。」

    「尊敬的二級會員:您是本店唯一一位二級會員,感謝您對我們的大力支持。本店營業額達標,即將升級,周邊店鋪二次建設中,您的意見將是我們升級的方向,請謹慎選擇。」

    熟悉的字樣出現在收銀台的小電腦上,宣寧看見「九八折」,對超市的摳門程度有了深刻的了解。她毫不猶豫,輕車熟路地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店面,再三核實後點下「確定」,同樣熟悉的金色字樣再次出現:「周邊二次建設完成,請查看。」

    「尊敬的二級會員:您的剩餘積分為:1積分,一個月後若仍未達到二級會員最低積分線(一百萬),您將降為初級會員,請理性消費。」

    「下次升級要求為:一千萬積分。」

    宣寧:「……」

    別想太多,下個月她估計連二級會員都保不住,到時候還不知道書店要怎麼樣呢。

    她開開心心在藥店旁找到了一扇木質的門,推開後,看見了一整排的書架。

    儘管意識之中沒有嗅覺,但宣寧看見這一本本無價之寶,下意識做了個深呼吸的動作,仿佛能嗅到滿屋的油墨香味,然後就投入了剁手大業之中。

    小學數學?買!

    中學化學?買!

    高中物理?買買買!

    本草綱目必須有,黃帝內經和傷寒論也要,還有力學機械農業水利……

    書店不大,所售賣的書籍也算不上全面,但對宣寧來說很夠用了。她先把早就想好的幾樣買了,然後試圖按貨架把所有可能用到的書都囤一本,直到餘額不足,她才意猶未盡地停住了手。

    如果沒有意外,書店只能存在一個月,之後會變成什麼樣子誰也不知道,但買到手的書就是宣寧自己的了,書本不厚,裡面字字句句都是一個個時代的精英們反覆質疑反覆求證,歷經幾百年最後沉澱下來的知識。每一本書放到這個時空都是無價之寶,少買一本書,少任何一個知識點,對所有人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

    為這,繡品廠自從成立,一直處在加班狀態。雖然招工有一定的門檻,但每隔一天會有人擔任臨時老師,公開講解刺繡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項。只要有心,自己在私下裡練練,考個兩三次就能進廠。所以繡品廠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出產的繡品無論從質量上還是數量上,都比以前強出了一大截。

    宣寧有些不舍地看著面前的書架,書本不同於其他,可能怕她只看不買,每本書外面都有一層塑料薄膜,購買才能翻閱。

    只能等繡品廠這批做完送過來,然後她才能繼續買書了。

    宣寧遺憾地嘆了口氣,把視線移到了剛買到手的書本上,或明亮或嚴肅的封面格外好看,宣寧欣賞了一會,把外邊的薄膜挨個撕開,手指在目錄上滑動。

    農莊缺的東西,該從什麼開始呢?

    宣寧的手指一頓,迅速翻到了想要的位置,一張有些複雜的結構圖占了一整頁紙,各種線條參數看得人眼花繚亂。不過要是稍稍離遠一些,只注意圖里事物的輪廓,它就變得眼熟了起來。

    那是一輛人力三輪車。

    再往前翻翻,就能看見自行車的圖紙。

    農莊在縣城外,說遠不遠說近不近,打個來回需要兩個時辰,對於要經常在兩邊來回跑的人來說,那就是一段很長很花時間的路程了。

    每天天不亮,去縣城的人就要動身出發,等太陽完全爬到天上了才能到。干一天活,等太陽西斜再次出發,等到了傍晚,天都快全黑了的時候才能回到農莊。

    因為實在太折騰,等城牆修繕好,護衛隊也派了幾支小隊負責站崗。不少人迫不及待地收拾東西,帶著全家住進了縣城裡。當然,他們也優先建好了幾個大房子,一群人帶著被褥打地鋪,全當是臨時宿舍。

    不過,人可以直接住在城裡,很多東西還需要從農莊這邊運過去。小推車和板車整天在縣城和農莊之間穿梭。送一趟的重量不算什麼,都是莊稼漢子,再沉的東西也提過背過。但是花在路上的時間太多了,為了保證供應充足,還多找了不少人負責運送。

    這些人總是來回跑還廢鞋,有的人在十天之內磨壞了三雙布鞋,心疼的不得了,乾脆不穿鞋子了,天天光著腳跑來跑去。

    除此以外,對於有些家在農莊但想去縣城幹活的人來說,要想省點力氣省點時間,那就得和家人分開,但要想和家人在一塊,那就得來回跑。

    總之,無論是運人還是運貨,人力三輪車和自行車都面臨著極大的需求,需要儘快解決。

    想法是美好的,可要做一樣東西,卻不是一拍腦袋就能完成的。

    宣寧坐擁一個小書店,擁有許許多多可以參考的知識和原理,還有許多技藝精湛的木匠和鐵匠。她早早把自行車的圖紙原樣畫了出來,拿給專業的技術人員看,還把搜集到的注意事項念了一遍。

    技術人員表示理解良好,但受限於時代,要做出來卻不簡單。宣寧一直泡在他們的小屋裡,把所有相關的書籍翻了個遍,對自行車的構造有了相當充足的了解,還為了解決技術難關,又造了一些別的工具。歷時近兩個月,終於做出來了第一輛自行車。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