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頁

2023-09-17 20:36:18 作者: 閆桔
    不過女學倒是讓人們詫異。

    素來都是男兒開智啟蒙,忽然生出一個女學來,不免叫人揣測議論。

    梁螢打算先在東城開辦學堂,如果順利,西城也會陸續開辦。

    為了能順利招收到女娃,她和譚三娘走街串巷,在市井裡同婦人們嘮嗑。

    人們聽她說起女學,個個都覺得沒有必要,因為以後閨女都是要嫁出去的,且又不能像男兒那樣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何必白砸了錢銀進去?

    這是多數人的觀點。

    譚三娘聽得著急,梁螢卻沒有跟她們講大道理,只採取了反向操作,令譚三娘徹底見識到了什麼叫有效溝通。

    梁螢是這樣跟她們說的,「公家開辦女學,且不用繳納束脩,除了自帶飲食外,花不了咱們一枚銅子兒。

    「像六歲大的女娃,留在家裡頭能有什麼用呢,又幫襯不了什麼,若是送到學堂里去,那裡有女先生和婆子給看管著,上午送去,下午領回來,豈不省事兒?

    「誰家裡頭的婦人能閒著呀,織布做家務侍奉公婆忙得腳不沾地,把孩子送到學堂一呆就是整日,只需早晚接送,還沒人耽誤幹活,有學堂免費帶娃,這樣的便宜,你們會忍著不占?」

    聽到這話,眾人皆笑了起來。

    一婦人道:「這倒是真的,六七歲的娃皮得很,大人忙著生計,哪有閒心管他們?」

    梁螢:「所以丟到學堂里省事呀,有婆子給看管教養,自己帶上飯食到學堂,中午伙房伺候,下午再接回來,一天就這麼過了,總比纏在身邊應付來得好。」

    她這一說,婦人們七嘴八舌議論開來,似乎都覺得可行。

    一些婦人要收拾家務,還得做刺繡或其他生計,有孩子在身邊總是需要分身去看管的,直接丟到學堂確實省事,且還是公家的學堂,有公信力,也無需擔憂出岔子。

    換一個角度,把學堂當成託兒所,婦人們的接受度一下子就高了起來。

    也有人覺得去學堂的作用不大,以後始終得嫁人,就算再有學識,最後也不過是在後宅相夫教子。

    梁螢再次反向操作,說道:「這位大娘目光短淺了,我就只問你,兩位同等的姑娘,一位能寫會算,一位是文盲,你若是男兒郎,可願娶誰呀?」

    那婦人被問住了,「這……」

    她旁邊的年輕女郎應道:「自然是娶有學識的好,就算是相夫教子,做娘的肚子裡有墨,教出來的孩子也不一般。」

    梁螢贊道:「就是這個道理,家裡頭養一個能寫會算的閨女,以後不用再求人寫家書,就算她出嫁了,一個會識字有學識的女郎,挑選的夫家跟沒有學識的姑娘會一樣嗎?」

    譚三娘現實道:「就算討彩禮,也得多討些。」

    坐在矮凳上的老媼擺手,「終歸是夫家的人,娘家能把她養大就不錯了,還盼著供養她上學堂,哪有這麼便宜的事?」

    「對啊,肚裡再有墨,以後也會到夫家去,於娘家來說沒有多大的用處。」

    「我覺得,女郎家,還是學操持家務,會女紅來得實在。」

    梁螢笑著擺手,「你們不願自家閨女去學堂,無非是覺著是給夫家養的人,可是咱們永慶郡跟朝廷不一樣,女兒家只要有秀才的功名,以後也是能在郡里做書吏的。

    「做書吏有月俸拿,靠自己就能養家餬口了。

    「不僅如此,供養出來的娘家人還能免賦稅,每年還有太守府給的錢糧補貼。就算閨女嫁到別處,只要在職,這份供養就會一直給娘家人,而不是夫家。

    「這樣娘家就不會白養姑娘了,說不準以後光靠一個姑娘就能養老了呢,你們說這劃不划算?」

    經她這一說,在場的婦人們全都蠢蠢欲動。

    老媼半信半疑問:「真有這樣的好事?」

    梁螢點頭,「要不然太守府辦女學作甚,就是為了讓咱們的姑娘有出路,以後也能像男兒那樣考取功名,為家裡頭爭光。

    「就拿我來說,做到功曹,一年的月俸也不少,靠這份月俸養家餬口是足夠了的,在坐的諸位難道不希望自家閨女能靠自己立足掙錢,而無需仰人鼻息嗎?

    「人心都是肉長的,為何男娃能去學堂,女娃就不行了呢?沒讓她們去試一試,怎麼知道以後是不是能給父母爭臉面呢?」

    她說話的態度極其耐心,如涓涓細流,一點點流進婦人們的心間,替她們解惑答疑。

    畢竟這群人已經被三從四德馴化過,思維已經固化,需要極大的耐心去開導她們理解女學的真正意義和實惠之處。

    一旁的譚三娘欽佩不已。

    她覺得那女郎會發光,說話輕言細語,不疾不徐,既能跟這群底層的愚昧婦人笑談,也能引導她們積極向上,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俯視。

    那種感覺很奇怪。

    有時候她覺得能做到把控太守府內政的份上已經很了不得了,用趙老太的話來說,尾巴鐵定得翹到天上去。

    可是這女郎一點都沒有驕矜姿態,會給人一種非常舒服的狀態來洗她們的腦,聽她講話就是心境愉悅,令人充滿憧憬。

    哪怕是畫大餅呢,也畫得叫人信以為真。

    這不,接連好幾天梁螢都在市井裡畫大餅。

    最初的時候人們是抱著當託兒所的態度把孩子送過來,反正是免費的,這便宜似乎值得占。

    

     |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