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

2023-09-17 17:12:17 作者: 襄閱
    我很怕,自踏入疫區時每日都在怕,可卻從未像現在這樣絕望過啊。

    侯斯年哭了許久許久,才想起去拿紙筆,可提筆才寫了個准字,他便又將它劃了去。

    准......

    准准。

    他有千言萬語想要寫下來,寫給她聽,寫給她看,可寫下來又能怎樣呢?他不敢送過去,疫症這麼凶,要傳給她又怎麼辦?沒有郎中可以醫治,那時他不在她身邊,誰又能護著她?

    且,他會被關在這間屋子裡罷,直到他發病死去,他碰過的東西也不可能傳出去,它們會被燒掉,連同他一起,直到化成飛灰,也不可能再見到沈奚准,送到她的手中了。

    侯斯年突然心口絞痛,喉嚨中湧上一陣腥甜,他哇的一口,面前攤開的紙筆瞬間被他吐出來的鮮血湮了個透。

    他伸手擦過唇角,鮮紅的顏色刺痛著他的雙眸,他就這樣愣愣的坐著不知多久,直到有人捂著口鼻從他眼前抬走了江陰王的屍體。

    「叫王猛來。」他突然說道,「本王可能染上疫病,叫王參軍到此處,就說本王有事交代。」

    他是王爺,只要不死,就永遠都是王爺。

    是以侍衛趕忙去傳令,王猛來的很快,他要進來,可是卻被侯斯年攔下了,他讓他只遠遠站在院中,和他喊話,「江陰王不幸感染疫症薨逝,你代本王下令,封鎖整間院落,與本王同在場的四位府官也居家隔離,未排除疫症前不得擅出。」

    王猛看著他下頦上殘留的血跡哭的聲淚俱下,卻是連連道:「王爺您放心!您不會有事的!郎中已去配藥了!」

    侯斯年嗓音沙啞,他道:「......你去備副紙筆,以我之名代我寫封帛書,快馬加鞭送到長安,交給陛下。」

    王猛哭的更是傷心,「您說!除非王猛死,否則一定完成大人心愿!」

    王猛來時早知侯斯年會有事交代,這些他都備好了,聞言趕緊從懷裡往外掏,但掏的太急,懷裡東西都掉了出來,他跪在地上,扒拉出筆墨,趴在地上就提筆欲寫。

    可侯斯年卻直呼帝王名諱,「徐州疫情嚴重,江陰王已薨逝,我也不幸身染疫症,如今已有咯血症狀,想來命不長久。

    今我臨終將她託付於你,望你能接她離開徐州。」

    侯斯年咬了咬牙,又道:「她有......一月身孕,望你好好待之。」

    他未提及是何人姓名,可王猛自漢匈之戰就跟隨在他身邊,隨他多年,怎能不知他說的是沈奚准。

    聽他都要臨終托妻寄子,王猛哭的更凶,所以才未察覺出他直呼帝王姓名有什麼不對,又來不及想,沈奚准身為大漢長公主,便是沒他在身邊照拂,又何須旁人來照顧。

    --------------------

    作者有話要說:

    改了改

    第88章 新聲代故13

    ===========================

    他將寫好的帛書疊進懷中,沖侯斯年磕了個頭,才哭著去馬院找馬了,看守馬廄的下人問他道:「參軍要走多少腳程,是送信還是尋人,可要小人安排人嗎?」

    王猛眼中此時只有馬匹,聞言悶聲搖了搖頭,這是侯斯年親自託付他的,他怎可讓他人代勞?

    王猛想到侯斯年,就情不自禁想到了自己當年從家鄉一路跋涉去到長安的時候。那時他得人指點才入營參軍,也趕上了漢匈之間涼州的那場車輪戰,但因他初入戰場,不幸在沙場中迷失了方向,遭到了眾匈奴士兵的圍攻。

    那時他已是強弩之末,雙拳難敵四腳,即便不甘就這樣被人砍死,可也只能絕望的眼睜睜看著匈奴人舉刀向他劈來。

    原本他必死無疑的,可侯斯年的父親侯禹突然縱馬出現,用後背替他硬生生扛了那一下。

    當時侯禹穿著厚重的鎧甲,可他的血還是飛濺到了他臉上,他嚇壞了,只剩腦海中最後一點記憶,就是侯禹將他提到了自己的馬背上。

    他自己因此撿回了命,也記得侯禹因那一刀傷勢過重而昏迷不醒,記得軍中之中當日眾說紛紜,有人說他好運氣,也有人說他晦氣,更有人當面說他就不值被救。

    因那時大漢可堪領兵的將軍只侯禹一人,而匈奴的伊稚斜座下卻又無數猛將,他們雖在車輪戰中沒討到便宜,但仍在虎視眈眈的盯著涼州,說不準什麼時候就要再次進攻了。

    可侯禹病的越來越重,昔日的太子劉寡不得已向先帝劉豈請求朝廷派兵,可因各地諸侯王自身顧接不暇,劉豈只能派了自請命出征的侯斯年來。

    侯斯年是侯禹的獨子,年紀才十四五歲,而大漢軍營招兵男子需年滿十六方可入伍,是以侯斯年比軍營中任何一個人的年紀都小,可他一腔熱血要為父報仇,要收回河套,硬生生從一個清俊少年郎變成令匈奴聞風喪膽的少將軍。

    那時王猛遠遠望著他,他就想,若救命之恩他這輩子都無法報給侯禹,那他就報給他的兒子。所以他暗暗發誓,不論何時只要他在,就一定會擋在侯斯年身前護他周全,有關侯斯年的事,他也會萬死不辭。

    可那都是他的空想,事實上的侯斯年同侯禹一樣出類拔萃,幾乎沒有危險可以攔住他。他上陣殺敵時,同太子劉寡和益王劉敬並肩,私下裡商討應敵對策,也是和那個久負盛名的江陰神童扆升一起出謀劃策。

    他是同太子劉寡一樣的天之驕子,儼然只憑本事,不需要有人為他左膀右臂,更不需有人為他賣命。更遑論先帝劉豈已有令在先,凡事護好侯禹獨子,是以侯斯年出入時總有十幾個隨從跟在身邊。

    

    <span>傳送門: | |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