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2023-09-17 14:22:24 作者: 吃飯打怪獸
網大的特效,再簡單不過了,畢竟就是在電腦屏幕上播放的,和大銀幕根本沒法比。
同樣的鏡頭,如果要做到合格的標準,網大可能頂多幾十萬搞定,大銀幕最起碼要翻幾番,甚至翻上十倍都不稀奇。
「那跟《生死頻率》一樣嗎,主要以懸疑為主?」
佟莉雅又想起李謙過去兩部電影,《狙擊電話亭》、《大白鯊》也都是滿滿的懸疑色彩。
「同樣是小成本,不過差別很大,最起碼這次是真正的科幻片,而且內核也不一樣。」
李謙想了想那個故事,有些傷感,「《生死頻率》是個暖心治癒的故事,而那個故事,有些相反,講的是孤獨和傷感。」
「孤獨?」
第119章 給李謙打工了
回了京城,接下來還得把宣傳的程序走完。
雖然已經上映22天了,不過《生死頻率》的票房依然堅挺。
1月21號,第五周的第一個工作日依然拿下110萬票房。
電影市場依然沒有新鮮血液加入,《生死頻率》這110萬票房,也連續第八天霸占了日票房冠軍寶座。
由此可見,國內電影市場到底是有多缺好電影!
可以說,國內電影市場根本不缺演員、不缺投資、不缺觀眾,就是缺能拍好電影的導演。
現在還是賀歲檔,真正意義上的賀歲檔是從12月初直到春節之前的這將近三個月里,現在賀歲檔還沒過去,就整整一個月沒有片子可放。
整個一月,到現在,只有一部香江的恐怖片《錯愛》拿到了600萬票房,還有一部香江還請電影《蝴蝶飛》拿到了500多萬票房,除此之外,票房破五百萬的沒有了。
一年十二個月,最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電影院幾乎沒什麼片子可放。
看到這個情況,李謙也是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國內導演太少了,第四代導演退場,第五代導演雖然正值巔峰,但是張一謀忙奧運會去了,程凱哥現在在拍一部人物傳記電影《梅蘭芳》。
和《霸王別姬》一樣,都和戲曲有關,票房嘛就得到時候看了。
至於第六代導演,可以直接跳過了,用馬小剛那句話來說,他們都鑽地底下去了,見不得光。
雖然有些難聽,不過就是那麼個意思。
人才斷層了,沒有人能拍好商業導演。
這個時候,任何一個能賣座的導演,都是整個電影行業追捧的對象。
國家也需要能賣票房的導演來發展內地的電影行業。
行業要發展,靠的不是小眾文藝片,不是給外國人看的那些展現國內「真實」情況的文藝片。
文藝片,是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不缺的類型。
霓虹、南棒、歐洲,甚至很多小國家,都有很好的文藝片。
但是,本國沒有自己的商業電影,最終的後果就是淪為好萊塢的後花園,任別人予取予求。
李謙支持齊玉昆個郭凡拍電影,除了他們幫過自己之外,也確實想為華國電影發掘一些新鮮血液。
至於不是科班出身,這都不是事。
導演最重要的是那麼一點天賦和創造力,齊玉昆和郭凡兩人也確實有潛力,至於專業知識倒是隨時可以學的。
有能力的人,也就拉一把。
……
上午,李謙帶著他們去了趟光羨,把那兩部電影的合作和發行確定下來。
《大白鯊》的續集暫時定名為《大白鯊:復仇》,製作成本800萬,數字攝影機拍攝。
片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有的錢都花在拍攝上面了,其中大概600萬特效費用。
鯊魚完全出現的鏡頭很少,600萬也應該夠了,相對於獅子老虎,鯊魚還算是簡單一點的。
其中李謙投資60%,也就是480萬,剩下320萬投資,光羨和其他投資方分了。
電影的後期宣發涉及到了各個方面,多讓幾家有宣傳資源、院線資源的公司參與,對於票房也是有好處的。
《生死頻率》能有如今的票房,光羨和另外四省光電也出力不小。
沒有足夠的利益,別人幹嘛幫你。
而且,齊玉昆第一次執導,李謙最多偶爾去看看,電影的籌備、人員招募等等事情都得有光羨來幫襯著。
而郭凡的《127小時》,雖然規模小的不能再小了,不過李謙也給了郭凡足夠的空間。
100萬!
給了個整數。
這十幾二三十萬的李謙也沒必要節省,給他湊了個整,隨便去揮霍,就是拍兩個月都有多。
先把《大白鯊:復仇》的合同簽了,投資合同和發行合同兩份。
投資合同先和光羨簽,剩下的其他投資方,是置換宣傳資源,還是直接讓給別人,就光羨去操作。
發行合同,依舊是10%的分成,不高不低,另外光羨墊付250萬拷貝費用和500萬宣發費用,從電影通過審核立項之後就打錢進項目帳戶。
基本上是當做中等製作電影來發行了,250萬拷貝費至少是300個膠片拷貝。
《生死頻率》到現在為此,拷貝費用就達到了300萬,投入了370個膠片拷貝,550萬宣發費用,要不然口碑再好,也達不到這個票房。
畢竟同期兩部大片,還有一部口碑、票房雙爆炸的《集結號》。
05年的《瘋狂的石頭》,口碑同樣好,還是喜劇,可以說受眾、檔期都不存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