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2023-09-17 14:22:24 作者: 吃飯打怪獸
攝影機和膠片的成本就114萬了,這也是小成本電影選擇數字攝影機的最大原因。
太貴,而且難度大。
不過,大製作就可以忽略這個問題,動輒七八千上億的製作成本而言,這百來萬的根本不是事。
國內的膠片電影,配片比都在1:8—1:15之間,想達到1:8都不容易。
哪怕在好萊塢的電影工業體系中,正常的配片比也高達1:20。
也就是90分鐘的電影,要準備1800分鐘的膠片。
齊玉坤和郭凡兩人頂多就是半桶水,心裡默默地計算著這些數字,有些懵逼地看著李謙。
在座的也只有張忠華以前在江浙電影製片廠的時候,拍過幾部膠片電影,心裡大概合計了一下,差不多也是這個數字。
不過他也開口道,「可是劇組怎麼辦,臨時拼湊的劇組,到時候恐怕15的配片比都達不到,更別說四十天拍完了,搞不好這個成本還要翻倍。」
「這就要靠老張你了。」
李謙笑笑,「國內大大小小几十家電影製片廠,現在基本上都跟倒閉沒多大區別了,江浙也差不多,老張你看能不能找找你那些老同事。」
「至少也要給我拉個掌鏡師傅,兩個跟焦,兩個燈光師傅。」
沒想到還落到自己身上了,張忠華苦笑著搖搖頭。
不過製片廠一年到頭也開不了幾次工,那些人基本上都出去接活了,找兩個人過來倒沒什麼難的,也就應了下來。
「那我試試吧。」
「麻煩老張了。」
膠片電影,對攝影師、燈光師傅的要求太大了,甚至跟焦員的技術水平不夠,都會給劇組增加巨大的難度。
膠片機不像數字攝影機,現場導演通過監視器就可以看到拍攝效果。
而膠片機,都要當天拍完送去洗印,洗印完了拿回來,導演才知道拍出來的是什麼效果。
鏡頭、燈光等等問題,那就要兩位師傅的手藝了。
而鏡頭的好壞,燈光如何,只有攝影師能通過取景器看到。
當然,不是說膠片電影就沒有監視器了,膠片攝影機的監視器畫面,來源於給跟焦員用來檢查畫面的攝像機自帶的2英寸小監視器,再連接到17寸的大監視器上。
但是這個監視器上的畫面,特別模糊,畢竟是兩寸的屏幕放大到17寸的大監視器上,只能判斷開角,觀看演員大概的表演。
最終的成像,只能看洗印出來的成片,當天拍當天送洗,有問題了重拍。
所以,經常在拍攝現場,導演拍完還得問攝影師,攝影師說OK才OK。
要不然優秀的攝影師轉導演,怎麼比任何職位都更容易。
遠有張一謀,近有顧常偉,從一流攝影師到一流導演,都可以做到無縫轉變。
水平不夠的攝影師和燈光師傅,甚至能把兩個月的拍攝周期拖到三個月,1:8的配片比給弄成1:15。
這兩個職位沒問題,基本上劇組就好辦多了。
當然,膠片電影和數字電影,對演員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
不過演員倒好辦,內地的演員,尤其是一二線的男演員,便宜的很。
這都是供求關係決定的,演員太多了,商業電影又太少了,就算一線男演員,一年到頭都難接到一部千萬成本的商業電影男一號。
電視劇和小成本文藝片、偽文藝片男一號倒多得是,想接多少有多少。
所以李謙這部製作成本加光羨墊付的宣發成本,一共千萬成本左右的商業電影。
再加上光羨宣發,李謙本身也通過兩部經典網大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基本上可以隨便挑男演員了。
不會像李光傑那樣,還的看對方願不願意。
現在自己有了名氣,有大的宣發公司,再加上千萬級別的商業電影,一線男演員都得主動上門。
畢竟,現在別說上億的大製作了,中等製作的片子,基本上被香江的演員包圓了。
看看去年,《黃金甲》、《夜宴》、《寶貝計劃》、《傷城》、《霍元甲》、《龍虎門》、《墨攻》,這幾部兩千萬票房以上的國產電影,除了葛大爺和李聯傑,沒有哪一部的男主角是內地男演員。
對了,還有《瘋狂的石頭》和《雲水謠》是例外,後者是陳昆主演,三千萬成本換來了三千五百萬票房。
前年就更慘了,一個都沒有。
內地的中生代男演員,在大銀幕里,根本沒有多少機會。
劇組沒問題,700萬的製作成本將將夠了。
演員也沒問題,多的是人供李謙選。
宣發有光羨兜底,也沒什麼問題。
排除了種種困難,接下來李謙就可以安心閉關編寫劇本了。
其他的問題,就得到了拍攝的時候慢慢發現,慢慢排解了。
甚至,李謙還聽說過好萊塢有些特別嚴苛的劇組,每到一處外景之前,都要事先了解往年這個時候的天氣情況,不同天氣每個時段的光線情況,紀錄在冊。
第079章 《黑洞頻率》
第一部院線電影,選擇用膠片拍攝,並沒有別的什麼原因。
能用膠片,就不用數字攝影機。
兩者呈現在大銀幕上,是完全不一樣的美感。
李謙腦海里還沒出現在現實中的電影,大多數一看就是數字攝影機拍出來的。